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投资的思考

做投资这么多年,有很多感悟,发现要想把投资做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需要能够深度思考,最后更是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这三点每一点做起来都是不容易的。

读过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者或许比较清楚,巴菲特很看重的财务指标是ROE(净资产回报率),说直白的就是权益资本回报率。它受三个因素影响: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杠杆水平)。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一个公司的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都一般,但杠杆率很高,可能也会有一个不错的ROE,那么这样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其实,我们可以拿典型的高杠杆行业银行和地产这个两个行业来思考。

地产行业的杠杆率很高,在地产高速发展的时候,房价的上涨使得净利润率有所保障,所以地产中比较好的公司ROE表现是不俗的,像万科的年ROE在15%左右。但为什么资本市场一直给予地产行业的估值很低?我的理解是市场觉得这个行业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当地产公司投资的项目内部收益率高于地产公司权平均资本成本时,那是在加速赚钱;但如果低于的话,也就是在加速亏损。一旦遇到房地产整体周期调整或是“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很多公司可能就扛不住。资本市场给予这么低的估值就是对这类商业模式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银行行业也是有着同样的道理。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是息差,当银行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个数字也是很客观的。但是我们相信如果银行出现了一笔坏账,是要赚多少息差才能赚回来的?所以,研究银行业,除了关注负债端成本和资产端的收益,同时还要着重关注坏账率。如同地产行业一样,资本市场给予银行业这么低的估值一样是需要更高的风险溢价。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经常思考的,我们是应该重点投资利润率高、资产周转率一般的行业还是投资利润率低、周转率高的行业?比如一些消费、零售行业的净利率不高,但是周转率快,ROE表现也不俗。净利率不高,但周转率都很快,当然股价表现也算不错的。

这个问题另一端就是那些净利率高但是资产周转率较低的行业,比如说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净利率在20%以上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总资产周转率能到1的确实寥寥无几。

这两类企业,用通俗的话来看,前者是“薄利多销”,后者是“物稀价高”。资本市场似乎对这两类企业有所倾向,给予后者更高的估值水平。

投资,需要思考的东西很多。市场偏好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所不同,我们要通过对本质的思考,去寻找投资中最有用的定律,方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获得长期的成功。

温馨提醒: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研究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