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腐竹出口编码查询出口退税率(海关编码退税率查询)


  “小米粉”做成了“大产业”。这一收获总书记点赞,又广受老百姓好评的美食产业背后,有不少税收惠企助农、支持地方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动故事,展示了税务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助力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积极作为。

海关

━━━━━


税费减负担


企业“放心大胆发展”


  提起总书记腐竹在企业考察时的情景,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印象深刻,特别是总书记提到让“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让他感动又温暖。



  柳州市柳南区税务局干部最近到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宣传辅导税收优惠政策。黄广隆 摄


  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


  “总书记对柳州螺蛳粉产业、对民营企业的期望,让我们非常振奋。有了税务部门的支持,我们也有更多的信心和底气让螺蛳粉企业做大做强。”陈生表示。


  螺蛳粉企业“放心大胆发展”,也得益于税收难题的及时解决。


  螺蛳粉要达到辣、鲜、酸、爽的独特风味,采用品质好的原料最为关键。生产袋装螺蛳粉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辣椒、花生、萝卜干、酸笋、酸豆角、木耳、蒜米和螺退税率蛳等农产品。



图片来源:央视腐竹财经  


  “令我们企业头痛的是,从农户手中购进的原材料难以获得发票,这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和成本列支困难,如得不到解决,则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广西螺状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海介绍。


  正如吴海所言,由于袋装螺蛳粉产品类型多、耗用农产品原料多、原料构成差异大等特殊性,导致传统的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投入产出法”难以适用,形成了困扰螺蛳粉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


  柳州市税务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成立专门的税收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全面测算原材料成本,掌握了充足的第一手数据,最终形成了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成本法”核定扣除的“柳州方案”。


  “按照新办法,我们公司农产品耗用率由原来的17.88%提高到现在的24.13%,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得到充分抵扣。”柳州市桂之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庄铭达高兴地说。


  政策好,还要落实快。


  在落实税收政策过程中,柳州市税务局全面推行核定扣除“成本法”,通过精准识别、精准辅导、精准施策,确保螺蛳粉企业懂政策、会申报、见成效,将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和疫情防控期间税退税率收减免等政策“秒送”企业,实现了螺蛳粉企业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应抵尽抵”。


  据统计,自2019年8月在螺蛳粉制造行业推行“成本法”以来,截至2021年5月,柳州市税务部门累计为螺蛳粉企业抵减增值税进项税额5850万元,切实解决了螺蛳粉生产企业购进农产品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充分导致的税负加重问题,减轻了企业生产经营负担。


  此外,2020年,柳州市税务部门还通过西部大开发、民族自治地方税收优惠等为螺蛳粉行业减免税收977万元,助力螺蛳粉行业轻装查询上阵、快速发展。


━━━━━


疏通产业链


做活“舌尖上的产业”



  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蛳粉产销两旺。图为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忙碌。荣鹿鹿 摄


  “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语中的,道出了螺蛳粉产业崛起的“财富密码”。螺蛳粉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口味上的独特,更饱含着有着工业传统、工业思维的柳州人对螺蛳粉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不懈追求和不懈努力。


  一碗螺蛳粉,带出了“螺蛳粉 ”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位于柳南区河西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内,目前已有34家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游有竹笋、豆角、螺蛳、腐竹等养殖、加工产业,中游是预包装螺蛳粉出口制造,下游为商超、便利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在柳州这座以汽车、钢铁为优势产业的工业重镇里,袋装螺蛳粉也走上了工业化生产之路。


  “我们能够迅速发展为具备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离不开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税务部门的帮助。”广西好望角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天义介绍,2020年,公司享受减税降费12万元,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公司螺蛳养殖面积已从200多亩扩大到1000多亩,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如何帮助螺蛳粉这个“舌尖上的产业”做大做强,是税务部门一直思索的问题。


  今年以来,柳州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主动出谋划策,促进螺蛳粉产业的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税务部门将“支部建在科查询上”拓展到将“支部建在螺蛳粉产业链上”,组织业务骨干梳理螺蛳粉产业相关税收政策要点,成立宣传团队上门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数据显示,2020年,柳州共有1019户次螺蛳粉相关企业享受到农业生产免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等近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螺蛳粉产业链上游,螺蛳、竹笋、豆角等农产品原料种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的出口退税问题,柳州市税务部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税务唱戏、多方联动”模式,引导产业链上游构建起“公司 基地 农户(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在税收政策等多项措施助力下,近3年来,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上游第一产业增收约40亿元,带动建立包括大米、竹笋等螺蛳粉原材料基地50万亩。2020年螺蛳粉生产企业农产品原料采购户数及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05.9%、160.3%。


  螺蛳粉编码上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农户变成了“产业工人”,收入大幅增加。据统计,2020年,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产业辐射当地2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6个,贫困户4500多户,均已全部脱贫。当年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同比增长33.4%,人均年增收超过9000元。


━━━━━


把脉税收风险


助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包括螺蛳粉在内的地方特色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今,即使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一碗口味正宗的柳州螺蛳粉。这得益于2014年袋装螺蛳粉的诞生。从做大到做强做优,从规模化、产业化到现代化、国际化,这也是螺蛳粉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骤之一。


  第一袋袋装螺蛳粉——好欢螺品牌创始人、柳州市得华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晓献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自己研发袋装螺蛳粉的海关初衷,源于让生活在国外的侄女也能吃上螺蛳粉的愿望。


  “从2003年我的第一家粉店开张,到2012年我又开了第二家螺蛳粉店。开起两家粉店,我用了近10年时间,而从实体店到好欢螺袋装螺蛳粉上线生产,我仅仅花了出口退税两年时间。”好欢螺的发展轨迹,是螺蛳粉行业发展的缩影。


  如今,袋装螺蛳粉已经远销到欧美、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产业大发展的同时,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柳州市螺蛳粉行业面前的问题。


  张晓献坦言,从小作坊到大企业的过程中,自己更多关注的是生产和发展,往往对涉税风险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出口产品方面,需要税务部门的指导帮助。


  这些螺蛳粉行业面临的涉税“成长的烦恼”,成为税务部门“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今年以来,柳州市税务部门结合“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行“螺蛳粉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指引”,组建8个党员攻坚工作组,主动到企业“问需问计”,通过“介入式”风险防控和“进驻式”纳税服务,梳理税收政策要点32项,分析行业风险点3大项,制定税收风险防范8大方面举措,针对两项可能会对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资金运行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出风险,发送风险提醒36次,及时帮助编码企业规避税收风险120次,助力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企业借助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发展机遇,纷纷布局海外市场,袋装产品陆续进入国外商超。为适应国际出口食品质量标准和口味习惯,企业还推出了“牛骨螺蛳粉”“冬阴功螺蛳粉”“酱香干捞粉”等多种产品,助推螺蛳粉“走出去”。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柳州市24家出口螺蛳粉备案企业,经本地海关监管出口螺蛳粉100余批次,货值3000多万元,是2019年出口总值的30倍。


  “税务部门不仅帮助我们梳理政策、排解涉税风险,还为我们启动了‘特事特办’绿色通道,详细解读最新出口退税政策和相出口关程序,让人非常感动!”柳州市得华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颜晶晶感慨地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1年8月4日A1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