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项目主要包含线下线上两部分,线下监管场所可以满足海关对进出口跨境电商产品的现场查验,主要包括关机系统和同屏比对系统等;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是对接河南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集备案、报关、退税、外汇结算、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不仅能为综保区内的企业也能够为全市范围内的电商企业、平台企业、物流企业、支付企业、报关企业免费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通过时效性。去年10月30日,我市首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9610)试单成功,11月24日,首单跨境电商企业对海外仓业务(9810)试单成功,实现了南阳本地跨境电商出口零的突破,对于南阳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建设和综试区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南阳跨境电商迅速发展。据阿里巴巴及敦煌网数据分析,我市跨境电商B2B月均询盘数在中西部地区(中部6省、西部7省及重庆市),除省会城市外名列全网第一。”市商务局有关人士介绍说,我市制定并以省政府文件印发《中国(南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根据南阳实际提出“两平台、四行动、六体系”共12大任务13项具体措施,力争通过5年的探索实践,优化整合海关、税务、外汇等政务服务资源,加速形成制造、交易、物流、结算全产业链封闭式生态圈,向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南阳经验。
在镇平县广智工艺品有限公司,一摞摞包装严密的藤编户外家具正在装车,将通过海运发往法国。在该公司藤编车间,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制作藤编家具。“藤编工艺很简单,只要有劳动能力,培训合格以后就可以在加工点就业,原材料、半成品甚至可以带回家加工。”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立足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藤编户外家具产业,为群众致富增收开辟了道路。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藤编产品可以在南阳直接装货、直发欧洲,既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又为产业聚集创造了条件。
依托南阳资源优势,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我市引导各县区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提升自主品牌建设水平,包装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了多产业带共同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格局。目前,艾草、光学、胶片、装备制造、食品农产品、工艺品、纺织服装、仿真花、假发等产业已成为跨境电商主打产品和龙头产业。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副院长郭永奇认为,目前,南阳跨境电商发展存在企业规模小聚集效应不明显、物流服务能力薄弱、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乏以及跨境电商生态圈尚不完善等问题。南阳应着力实施电商集聚区提质工程、特色产业“抱团出海”工程、招大引强和自我培育工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强化工程、跨境电商人才引培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