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资料图,新华社发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车企、电池供应商、换电站设备供应商、换电站运营商相继在赛道上寻找机会,多个环节迎来增量市场。宁德时代推出了标准化的“巧克力换电块”。博众精工的换电站产品已迭代6次,是蔚来汽车换电站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国电南瑞提供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科大智能已获得吉利汽车多套换电站生产订单并实现部分交付。
“各方看好换电赛道。”协鑫能科总经理费智说。
以重卡为例,在碳减排政策要求下,传统柴油重卡的使用面临限制,但充电模式下的重卡车价高、充电慢,经济性偏低。如采用车电分离模式,可有效解决充电重卡的痛点,特别是在运行路线、运营场所相对固定的场景,换电重卡有望快速推广。
中国石化依托3万多座加油站网点优势,布局充电、换电等业务,加快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规划建成5000座充换电站。
3月2日,中国石化浙江石油与蔚来汽车合作建设的首座换电站在杭州萧山杨家墩加油站投入运营。作为车主的“电池银行”,该换电站每天可为300余名客户提供服务。
(小标题)模式尚待完善
目前,“换电”发展主要依靠车企“单打独斗”,换电站只能为自有品牌车辆提供服务,运行效率不高。由于投资大,这种模式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在换电站建设环节,土地多为租赁性质,可选择土地很少,建站需求和土地、电力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由于跨品牌、多车型、换电平台和装置技术、换电电池包通信协议、电连接器技术等不统一,一座换电站只能服务于单一车辆品牌甚至单一车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在汽车行业专家叶磊看来,由于没有更为细化的行业标准指引,加之车企对技术路线的理解不同,同一车企不同车型采用的电池标准都难于一致,更不用说不同车企的电池标准实现统一。
电池标准化是换电模式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同级别车型电池包标准统一或许是短期内实现破局的思路之一。叶磊表示,从理论上讲,尺寸相近、续航里程接近的同级别车型容易统一。比如,由宁德时代作为标准电池包供应方,联合上汽、吉利、广汽等车企成立换电联盟,尝试将不同车企同级别车型电池标准进行统一,有助于打破换电模式推广瓶颈。(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