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张“2021款罚单”
剑指涉房信贷违规
近些年,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然而,违规现象仍屡禁不止。近期,更是屡有消费贷、经营贷等各中国监种信贷资金涌入楼市的消息传出,而从今年开具的53张涉楼市罚首页单揭示的违法违规案由来看,该类行为依然存在。
例如,银银保监会厦门监管局1月11日作出的处罚决定显示,当地一家城商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1月18日作出的处罚决定显示,某股份制银行成都某支保监会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之一为,“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严重违法审慎经营规则”。
此外,还有银行因“顶风作案”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全部领罚。例如,银保监会官网从2月2日至2月4日陆续披露的5张“2021款罚单”,由同一案引发,被处罚单位为云南一家农商行及其工作人员,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之一是“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官网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第(二)项,银行和涉事人员分别被处以罚款95万元和警告。
某国有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因包含“贷款被挪用于购房”在内的违法违规事实较多,被合并处罚,所领罚单金监额在年内53张中最高。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1月18日作出的处罚决定显示,“共计对机构罚款人民币2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164.58元”。
“从罚单情况来看,释放出监管层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监管信号。”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朱奕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将严格落实“房住不炒”这一政策,严查、严控信贷资金入楼市,保障楼市、股市等市场的健康、银稳定发展。
专家支招:
从供261号文需两端发力化解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述53张涉及楼市的罚单中,从类别来看,被处罚银行业机构涉及开发性金融机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及农村信用社等,其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共领罚单17张。
“现在银行业机构的合规情况首页总体来说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去解决。”董忠云认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说明部分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合规经营意识不够,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在信贷审查银保审批、贷后管理等重要银保环节存在漏洞,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带来可乘之机。
虽然监管部门频频“重拳”出击,但涉房贷款违规现象并未彻底销声匿迹,未来相关部门还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相关违规行为出现?
董忠云建议,从供给端,要继续加强对违法违规的银行业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公司治理,强化合规经营意识,确保合规和风控措施到位。从需求端,应加强对贷款人的宣传教育,强化贷款人对违规使用消费贷、经营贷购房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的认知,官网如保监会可能面临贷款被提前收回、因造假被列入黑名单、影响信用纪录等,从需求端遏制261号文违规信贷资金入楼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