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哪些公司)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三大考验


(一)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费用上涨,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原材料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成本要素,对企业的盈亏起着关键作用。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去产能、环保政策持续加力、疫情后供不应求、国际关系吃紧等因素影响,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供货价格一路飙升,对下游相关企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万州调查的5个企业中,有4家认为原材料成本上涨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重庆秦安铸造有限公司(江津)购进的主要原材料为铝锭和铜板,2020年下半年铝锭均价为15579元/吨、铜板为53957元/吨;2021年上半年价格分别价为17236元/吨、65084元/吨,涨幅分别达10.63%和20.62%。重庆久味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武隆)制作豆干的主要原材料自去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大豆从之前的4540元/吨上涨到6600元/吨,涨幅达45.4%;蛋白粉由16400元/吨上涨至22200元/吨,上涨35.4%;油料由疫情前的7000元/吨涨至11300元/吨,涨幅高达61.4%。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流动资金紧张,利润空间被压缩,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带来困难和阻碍。与此同时,物流运输费用的增加给原本已“负重前行”的企业又“雪上加霜”。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开州)主要承接美国、加拿大和南非的国际订单,物流依靠海运,今年3月以来,海运成本不断上涨,涨幅最高达200%。重庆丰都三和实业有限公司反映,去年以来,外贸物流班期减少,费用增加。船运班期从每周两班次减少为每周一班次,发往韩国仁川的单个20英尺集装箱运费从3800元涨到5600元,涨价幅度达47.3%,既影响交货期,又增加物流成本。


(二)招工困难和结构失衡并存,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招工和用工难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又一大难题。一方面,企业“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依然存在。重庆美心翼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涪陵)用工缺口一直存在。目前用工缺口在50人左右,相当于少了5条生产线的产能,对企业生产效益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劳动力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位于巴南区的重庆胡氏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渝文模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均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一线操作工均以老员工为主,新生代劳动力大都选择外出务工,且进入制造型企业意愿不强,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劲头,人员流动性较大。九龙坡区调研显示,该区超半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招工难和职工队伍不稳定的双重压力,68%的企业认为招工难的原因是求职者对薪酬、就业环境等期望过高。除此以外,用工成本增加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开州)反映,该企业用工成本上涨迅速,受社保基数调整、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企业每月的用工成本从原来的九十几万上涨至一百多万,在原料和物流成本费用上涨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负担。重庆市丰泰箱包制造有限公司(丰都)反映,社保基数从1800元调增到2800元,公司用工成本明显增加。


(三)税赋和融资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环境仍需优化


一是税费负担相对较重。虽然各级政府为应对疫情影响,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但部分企业在盈利下滑、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表示社保和税费负担依然偏重。武隆区重庆久味夙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在享受减免政策后,共缴纳税费123.3万元,加之为员工缴纳社保平均每月达13万元,全年税费和社保费用达280万元;二是融资难的问题依旧存在。目前能在银行贷款的民营企业基本都具备一定规模,且发展前景较好。劳动密集型企业通常不在优先融资行列,劳动密集型、特别是轻资产劳动密集型企业获贷困难。随着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优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改善,但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存在较大金融缺口。重庆财衡巨纺织有限公司(万州)表示,因为银行不认可抵押物等原因,融资渠道窄,融资仍是其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巴南区调查的2家企业均表示目前都缺乏流动资金,因为自身条件所限,金融贷款选择空间较小。丰都县调查的重庆建典混凝土有限公司、丰都永升陶瓷工业有限公司等受访企业反映,金融机构的“惜贷、恐贷、拒贷”现象依然存在,致使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依旧困难;三是惠企政策和服务效能有待持续落地见效。近年来,从中央到市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个别职能部门在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无法及时跟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一定程度流失现象。九龙区调研显示,近年来,传统产业中30余家大型企业关停,10余家企业外迁。


二、引导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强化宏观调控,推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受访企业表示在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希望政府加强市场调控,统筹推动降低原材料、物流以及人工等成本费用。构建完善本地原材料供应链,促进集中批量采购实现质优价低;大力发展海陆联运,提高港口吞吐量,畅通物流运输“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减轻用工负担。


(二)坚持多管齐下,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建立市、区、镇、村多级招工网络,利用大数据手段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求职人员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的精准匹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实行定向培养或者委培模式,为企业储备人才。逐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