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国家税务局河南局体检项目(河南省税务局公务员体检名单)

郑州的吴女士今年38岁,是一名标准的“白(领)骨(干)精(英)”。近期单位组织体检,同事告诉她到了这个年纪,平时工作又忙,除了普通体检,还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吴女士听完有些茫然:我这么健康,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有,怎么就要筛“癌”了呢?


专家提醒


常规体检就像个大筛子,先把“大石头”筛出来,但小个头的石头可能就漏掉了。河南省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魏君丽说,体检并不能包括所有的脏器,在未检的脏器里仍存在肿瘤风险。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爆发性和隐匿性两种,处在肿瘤生长隐匿期的早期肿瘤病人,很难被发现。


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它可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针对四大最高发癌症和男女性常见的癌症,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的筛查清单,赶快看一看吧~


高危人群和高发癌症


01、肺癌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


吸烟指数≥40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


戒烟时间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


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肺癌家族史。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启鸣: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若查出肺内结节,需到肿瘤专科就诊进一步检查。


02、肝癌


高危人群:


年龄40~69岁;


患有乙肝、丙肝,或携带乙肝、丙肝病毒者;


肝硬化者;


有酒精肝或其他肝病;


有肝癌家族史。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云检: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建议同时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检测;如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


03、结直肠癌


有两周肛肠症状,出现大便形状、性质改变,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等;


有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剑:一般人群每年做一次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每1~3年做一次粪便 DNA检测;每5~10年做一次精细放大肠镜检查;高危人群以第一次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次检查时间。


04、胃癌


高危人群:


45岁以上;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付强: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一17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萎缩程度,可作为每年常规筛查项目;幽门螺杆菌检查,判断有无感染,可作为每年常规筛查项目;当上述检查发现异常,建议做精细放大胃镜检查,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关于癌症的两个疑问


在决定做癌症筛查后,许多人会有疑问,是不是筛查项目越全面越好?肿瘤标志物一定准确吗?


筛查的项目越多越好吗?


癌症筛查并不是项目越多、价格越贵就越好。魏君丽说,不建议所有人都做全套项目,一是避免经济上的浪费,二是一些检查有损伤性,做多了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此外,一些体检机构将PET-CT作为癌症筛查的高端补充项目。魏君丽说,除非有特殊需要,或其他检查结果有较明显的癌症怀疑倾向,否则无论从经济还是辐射的角度看,常规癌症筛查都不推荐做PET-CT。


肿瘤标志物一定准确吗?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从细胞表面脱落,或肿瘤细胞产生,或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等产生的物质,但它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乃至正常组织中,感染、发炎等都可能使其升高。


肿瘤标志物敏感度不够,在我国也只能用于体检而不是筛查。王启鸣说,肿瘤标志物不是一个很精确的指标,很多因素都会造成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比如糖尿病、怀孕、炎症之类因素就会导致CEA(癌胚抗原)数值提高。另外,吸烟也会造成这项数值升高,很多常年吸烟者的CEA都在10左右。


文|河南省肿瘤医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