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国建设银行宜州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宜城市支行)


香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之一,其历史悠久,并与琴棋书画一般,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香学虽深,却并非高不可攀。



香的发展也伴随着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香器的制作、香席的设计、香室的布置、香方的书写都体现着香者的品味与格调,表现着香文化对于环境的诉求,也可见香道与视觉艺术的相互渗透与影响。


而中国香文化所承载的美学内涵,也是琴棋书画等其他传统艺术所共同具有的。香以鼻根入道,寻求身心清净,回归人与自然的统一。而文人之艺,皆大抵如此,但以之怡情养性,洁净自身,探寻中和之道,非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明心见性的法门。





何为香学?如何成为调香师?如何书写香方?


从无到有,三天让你开始香意生活。成为最有味道的人。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四般雅事”


古代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自北宋以来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和皇室贵族津津乐道的“四般雅事”,是古代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其中香事又是中国文人最爱的雅事之一。文人通过制香、品香、斗香、以香会友、为“香”吟诗作赋,抒发情怀,艺术性与欣赏性兼备,其高度也体现了文人的艺术造诣。大约魏晋之后香就常伴雅士,至唐宋香事鼎盛。文人盛行以香养性,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香具有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开窍、调和身心。而香更常常是其他文化活动中的雅伴,无论抚琴品茗,或是吟诗作画,都会燃一缕轻烟,以静气凝神,故文人雅集必会焚香作赏,所谓“无香何以为聚”。




中国文人盛行以香养性,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香具有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开窍、调和身心。一款文人香的好坏,除了制作工艺精良之外,更重要的是立意的高低。文人制香、品香,为香吟诗作赋,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宋代文豪苏轼、黄庭坚皆深谙香道,不仅会品赏,更懂得自己调香和香。苏东坡玩香可谓极致,例如“雪中春信”,专门收集梅上雪水,花了七年才把味道找对。黄庭坚有“黄太史四香”流传于世,仕途不顺时,被贬宜州,居室简陋,与屠户比邻,却仍设卧榻,焚香而坐,自得其乐。一款文人香的好坏,除了制作工艺精良之外,更重要的是立意的高低。文人制香、品香,为香吟诗作赋,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随着传统香文化的复兴,香薰、品香、制香再度成为大众所追捧的时尚。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怡情助兴,又能安神开窍。我们对香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深闺消夏无多物,一缕炉香一卷书。


热暑之际,打造一款你的专属味道,给夏季的酷热散播一丝清凉。





(美术报×三宜轩)


中国传统香学研修班


男神导师团





艺术顾问:何士扬


字壬元,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博士。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主任,艺术鉴藏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





香学导师:昌殊


号阙斋,三宜轩(杭州滨江传统养生香非遗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创始人,中国香文化研习者,制香师,国家二级芳香设计师,尤倾心于文人香之修和之法。“香学复兴,需要品鉴和制作行知合一,内外修”。长期以来昌殊身体力行,致力于中国香学的研究,创立“制香,治香,志香”的制香理念,借香与世界沟通,与知己交,与自我内省,在复兴中国香事的道路上由古及新,不断前行。





书法导师:周峰


书法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讲师,十亩田书院创始人。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职。2010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作品《藤王阁序》荣获优秀奖(最高)。2016年6月获博士学位, 导师陈大中教授。长期担任陈振濂名家工作室导师、陈振濂“蒲公英计划”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大型公益培训主课导师。







中医香养师 :黄永刚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杭州市推拿医院主治中医师,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幼承家学,好古敏求,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医学名典有深入的学习,善用中医外治法,近年来致力于中医香疗学的研究,善用香灸结合中医情志疗法,对现代高压力,高强度人群的肩颈,失眠、焦虑等亚健康问题进行疗愈。





高级香道师:胡洪钦


高级香道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三宜轩杭州滨江传统养生香非遗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创始人,致力于中国传统养生香的研发与制作,曾为湖南千金药业集团研制了国内首例“抗菌香”,对传统养生香的研制具有丰富的经验。




【课程安排】


8月16-18日


第一课


中国香文化简史(和香修身)





第二课


香品“拓燃法”,“薰埋法”的学习(和香审美)








第三课


香气的性味、知觉、意象(如何品香)








第四课


文人香艺术之初识(如何赏香)








第五课


和香组方与香方书写(香方)





第六课


制香、治香、志香(传统和香之心法)










第七课


师生互动(制作一款专属个人的和香)















【课程特点】


▎香学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现代人学香,从零基础开始,品鉴香韵,学习调香技巧,动手体验香药炮制与老师共同创作一款古法香品,是中华和香初级课程传习的重点。在香学文化复兴的当下,昌殊老师系统教授如何创作和合香品,亲自制作带有个人体悟的和香。让期待学香入门的朋友,轻松依止良师,系统传承中华香学的精髓,成为熏德复性,知行合一的学香雅士!


香学的普及与传承,不仅需要香文化、香道礼法的传播弘扬。还需要重视香品的制作与研发,闻香是动手和香、制香的缘起,会和香、制香才是对香学习、品鉴的真正完成。从而能够达到知行合一,内外兼修,以心法驭古法之境界。


▎学习中华和香,香材都不认识,真能自己制香吗?


本次课程重在系统带领大家了解文人和香的文化与制作。传习馆为大家准备了合香用的各类天然香药,以及手工制香用的操作器具。昌殊老师将带领学员现场学习品鉴香材,学习如何品香,调香,制香,大多数学员课程结束后,即可学到常用的和香香材的使用与炮制方法,以及制香流程。学员回家后也可以自己进行香品的制作。通过文化、香药、制法、品修的系统普及,一举让学员真正步入美好香意生活。


▎什么人最适合参加本次香学课程?


1.没有任何基础,想通过此次香学培训来修身养性的学员。


2.想要通过香学培训来感悟香意生活美学,并以此增加生活情趣的学员。


3.对传统制香手艺感兴趣,想亲自动手体验的学员。


4. 喜欢传统制香,并想创建制香工坊的学员。


5. 准备经营香道馆的学员。


【研修费用】


首期优惠价:4680元/人/期(3天)


课程中使用的材料,工具由学馆提供。


【报名咨询】


林老师:13588175888(微信号同)


黄老师:13732291934(微信号同)


【汇款方式】


①.名称:浙江《美术报》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体东支行


账号:1202007619900012501


②支付宝:1441695745@qq.com


备注:香道 姓名
















▲研修教室




开启你的香意生活


如此,时光静好,岁月安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