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银行开户行可以简写吗(开户行简称缩写是什么意思)


面对互联网平台的冲击,线下固然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可是没有网点的话,金融机构又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或者优势呢?微众与网商,都是无法复制的个例。




编辑:叶冬




关于银行网点的讨论从未止息。




布莱特·金在《BANK 4.0》中写道,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




这句话概括了金融服务泛在化、平台化的趋势,但有必要加上一个前提:就是不在那些老套、落后的银行网点。




当银行网点不再是过去的银行网点,它就有希望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在中国,银行网点的进化正在加速,跟传统意义上的网点越来越不一样了。




大可不必太悲观。




01



很多网点在死去,很多网点在新生。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简称“银行网点”)总数达到22.67万个,较2019年末减少了1300个。




此处的1300个是净增量,也就是扣减了新设网点的数据。2020年消失的网点应该远不止这个数。




按照银行业协会的口径,2018年之前,银行网点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其中2015-2017年,银行业新增营业网点分别达到6900个、3800个、800个。




与此同时,近年来银行业网点改造力度居高不下。2018-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造营业网点的数量分别为8006个、15591个、12900个。




此外,2018-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社区网点数量分别为5612个、7228个、5580个,设立小微网点数量分别为2706个、3272个、2206个。




银行网点建设正在呈现出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特征。




02



银行网点也在积极求变。




最近的案例是,平安银行与B站合作的电竞主题网点开业。该网点打造了电竞体验区、综合业务区、弹幕区等多个沉浸式空间,未来将紧跟热门电竞赛事,举办线下观赛或比赛等活动。




其实,建行与B站在网点方面的合作,还要更早一些。去年9月,建行宣布在上海、北京等十余个城市的众多高校周边,打造百家B站主题金融小站,年轻人喜爱的“二次元”文化元素、互动电视弹幕等随处可见。




所谓主题网点,并不是什么新玩意。10年前,中信银行就在长沙推出过一个占地面积1300平米的高尔夫主题网点。




过去数年里,为了探索场景建设,银行业进一步加大了对主题网点的投入力度,涌现出了亲子主题网点、家居主题网点、汽车主题网点、博物馆主题网点以及区域文化主题网点,等等。




银行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不思进取。




03



银政合作的深入,给网点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在江苏沭阳,当地政府把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开到了邮储银行窗口,将转移登记、预告登记等多项业务,交由银行网点在办理按揭贷款审批的同时一并办理,使二手房转移登记的办理环节减化为一个环节。




在广东广宁,当地政府携手商业银行,实现了社保、税务、公安等部门共37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所有银行网点的智慧柜员机办理。




在河南郑州,当地政府推出“社保进银行”服务模式,打造社保和银行一体化便民服务网点,将社保经办窗口前移并延伸到群众身边。




在山东威海,企业可通过银行网点递交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实现了从企业登记到银行开户的“一次办好”和“只进一扇门”“只跑一趟腿”。




对地方政府而言,银行网点的触达能力、技术能力与公信力,决定了其可以作为政务服务的至关重要的延伸载体。此举不仅方便了居民与企业,也增进了银行网点的活力。




银行网点的功能会越来越丰富。




04



不要忘了银行网点为什么而存在。




说到这里,要提到一桩陈年旧事。那是在1996年,招行沈阳分行开始在网点向客户免费提供牛奶、咖啡、冷饮和纯净水。很快,早上提着油条大饼来招行网点免费喝牛奶,成了许多沈阳人的新时尚。




彼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国人对银行的普遍印象,而招行的“牛奶咖啡”就像是一股清流,让这家网点少但办事体验与众不同的银行脱颖而出。




以“牛奶咖啡免费喝”为开端,招行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银行服务理念,包括站立服务、微笑服务、低柜服务等,它们也在后来成为行业标配。




回过头看,招行沈阳分行的创举,更像是对银行网点的一次主动革命,使得它真正成为了一个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所,而不是类似于“衙门”的办事机构。




网点因客户而存在,也因客户而变。




05



未来银行网点不一定会大幅减少。




除了银行网点本身蕴藏着可能性,还在于金融机构也是肩负着社会责任的,包括普惠与扶贫。




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面对互联网平台的冲击,线下固然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可是没有网点的话,金融机构又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或者优势呢?微众与网商,都是无法复制的个例。




线上已然是红海。从这几年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各方都在重新审视线下的机会,诸如当前炙手可热的新消费。




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臃肿、低能的网点终将消失。




原因在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已经很充分,网点布局亦相当下沉,因此网点数量本身已经不少,没有太大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是数字化冲击,既然很大一部分业务手机上就能解决,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低效能的网点了。




随着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银行业整体走向精细化、差异化,银行网点的形态和功能将日益丰富,并且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本质是不变的。




不管线上线下,这终究是个服务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