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股市场来说,激发市场活力的举措正在向“纵深”发展。
11月23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先后发布《回购细则》,为上市公司在新的法律框架下进行股份回购,提供可操作、可实施的具体指引。其中,回购细则明确了回购股份的处理方式、决策程序、资金来源和防范忽悠式回购的措施。其亮点在于,从法规层面对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进行大幅松绑。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向市场释放正面信号,推动股价回归合理价值。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视为短期利好因素。但是,股价运行的大势取决于上市公司的长期基本面,回购并不能改变上市公司的中长期业绩状况。因此,投资者也不能奢望,仅仅依靠上市公司的回购操作,就可以推动A股短期内实现大幅上涨。
回购松绑,是“激发市场活力”之举
今年10月末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对资本市场,“激发市场活力”是高层会议三年来首次用词。这标志着继2015年年中展开的金融去杠杆、金融强监管的方针出现重大改变!资本市场从抑制活力到激发活力,从一刀切式严控风险到激发式的制度建设,表明资本监管方式开始转向,我希望监管从人治偏好走向制度有章可依。
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者们,将如何激发市场活力呢?在博览研究员看来,在眼下的A股市场上,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参与回购,上市公司也积极响应,这就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具体操作之一。
11月23日晚间,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具体来看,这两份“回购细则”具有以下核心看点——
1、新增股份回购的具体情形。
2、回购6个月后可集中竞价卖出。
3、可以用自有资金、借款及融资进行回购。
4、回购期限延长至一年。
5、严控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减持行为。
6、股份回购信息披露具备明确预期。
7、回购方案需披露各目的用途对应的回购数量、金额。
8、限定一定时期内的回购数量。
9、明确界定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
可以看到,《回购细则》主要提高了上市公司进行回购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其实,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的回购力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史上最大回购潮”已然出现。
2018年以来,已有638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次数930次,累计回购规模356.54亿元,回购股票数量50.42亿股。从回购规模来看,2018年以来A股公司回购规模较2017年全年增长了2.88倍,且已接近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四年总和。
实际上,早在11月9日,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意见》拓宽回购资金来源、适当简化实施程序、引导完善治理安排,鼓励各类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强化激励约束,促进公司夯实估值基础,提升公司管理风险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意见公布后,多家上市公司顺势提议修改公司章程。截止到11月23日,沪深两市已有138家上市公司发布修改公司章程公告,为回购做准备。
可预期的是,随着“回购细则”出台以及落地,在政策催化下,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有望持续上升,回购力度有望继续加大。
回购行不行,关键看疗效
大规模股票回购主要集中在市场处于较低位置或市场连续下跌之时,股份回购的相关规定将大大增加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积极性,并将提振市场信心。
事实上,统计数据显示大额回购确实有利于股价表现。如果将回购股份超过总股本1%的事件成为“大额回购”,并以2010年至2018年公布预案的大额回购事件为样本,就会发现上市公司发布大额回购预案后,公司股价将相对大盘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大额回购之所以能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作为最了解上市公司的持股人,回购反映了决策层认为公司的价值被低估,向市场传递了对公司长期看好的信号:
(2)股份回购缩减了公司股本总额,每股盈利(EPS)随之上升;
(3)股票回购有利于改善资本结构。
从个股的角度来说,股票回购确实有利于稳定股价。而从历史上来看,市场的底部往往也是在大量上市公司的回购中建立。然而,就目前A股的市场环境来看,股票回购要托起大盘仍需积蓄能量,这是要是因为还有部分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大额回购的空间相对有限。
另据兴业证券研究统计,A股上市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占资产比重平均值达15%,远高于美股上市公司的5.8%。政策松绑之后,鼓励现金较多的公司主动回购,可形成持续回购的可行路径。截至2018年中报,全部A股现金及等价物总额达26.15万亿。假设现金持有占比超过8%的公司将超出部分用于回购,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进行回购,总金额达3.49万亿元,对于46万亿元总市值的A股提振效应明显。
不过,有些投资者认为,不排除有些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公司通过喊话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在股价大跌时发布股票回购计划,在股价企稳后又借各种理由终止计划,忽悠市场和投资者。
对此,监管层早有准备。根据《回购细则》,监管层将从强化信息披露、规范回购提议、限制特定主体减持、不得随意变更或终止回购方案等方面入手,严格治理“利益输送”“忽悠式”回购等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股票回购制度改革之后,虽然短期催生牛市比较困难,但大额回购更加便捷,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稳定上市公司每股盈利,提振投资者长期信心,从而尽早迎来中长期上涨的大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