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科技 >

这7款中国原生观赏鱼,一点也不比热带鱼差(二)

1.光唇鱼

  光唇鱼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吻圆钝,吻褶短,未掩盖上唇,边缘光唇;成体吻部具粒状角质突起。

  光唇鱼分布广,适应力强,是很出名且常见的山溪鱼类,水族市场上有时能见到。这种鱼对水温要求不高,度夏温度建议在32℃以下,在饲养过程中保持清澈干净的水质观赏效果更佳。但是光唇鱼脾气暴躁,攻击性强且好斗,建议鱼缸混养时要有所警惕。

2.丽纹云南鳅

  丽纹云南鳅体呈纺锤形,侧扁。背鳍外缘弧形,最末不分支鳍条短于第一分支鳍条。体侧具有12-17条细横斑,各鳍鳍条浅灰色或灰色,很是好看。

  这种鱼分布较窄,是一种喜欢清澈干净水质的小型鱼类,体质强健,适应力较强。食性较杂,尤其喜欢柔软、颗粒小的下沉性饲料。

  丽纹云南鳅喜好群游,性活泼,有时会追击、骚扰其他混养鱼类,但不构成伤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饲养丽纹云南鳅不能用沙质底的鱼缸,容易导致其误吞而导致肠胃梗塞死亡。

3.斑鳍鱥

  斑鳍鱥最大的特点就是体侧有两条棕红色带,分别位于侧线上下方。这种鱼分布范围狭窄,对环境需求较高,在野生环境中容易因为河流污染导致种群规模减小。

  斑鳍鱥虽然体色绚丽,观赏价值高,但因其饲养难度较大,在观赏鱼市场上很难见到;加之属于冷水物种,对水质和水温比较敏感,家庭饲养必须使用冷水机,这也是斑鳍鱥在观赏鱼市场难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4.中华鳑鲏

  中华鳑鲏属于鳑鲏类的一种,其体侧扁,卵圆形。在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左右各侧有一丛白色追星,眼眶上缘也有追星,背鳍和臀鳍边缘各有一橘红色色带,臀鳍外缘还有一黑色边缘。

中华鲏遍布全国,种群规模庞大,是最常见的鱼类之一。中华鳑鲏是杂食性的小型鱼类,体质强健,适应力强。这种鱼性情温顺平和,是很好的水族箱混养品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华鳑鲏发色需要合适的光照、茂密的水中植物、干净而清洁的水质、营养全面的饲料,缺一不可。

5.革条副田鱊

  鳑鲏类的一种。在繁殖季节里,雄鱼体侧金黄色,背鳍末端黄色,臀鳍末端黑色,内缘红色并排,具追星。

  革条副田鱊产于中国台湾省,偶尔出现在水族市场上,但大陆地区比较少见。这是一种喜欢清澈干净水质的小型鱼类,度夏温度建议在32℃以下。发色的要求同中华鳑鲏,但混养时需注意,革条副田鱊对同类和其他鳑鲏有较强的攻击性。

6.条纹小鲃

  体侧扁,纺锤型,有一对须。鳞片大,鱼体呈银青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金黄,体侧有4条黑色条纹,非常好看。

  条纹小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在其分布区有很大的种群规模。这种鱼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饲养起来容易上手。条纹小鲃性情温和,对水质和溶氧没有特殊要求,是很好的水族箱混养品种。

  注意:条纹小鲃会吃小虾,建议不要养在虾缸中。

7.圆尾斗鱼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我们的“人气王”圆尾斗鱼。圆尾斗鱼鳃盖上有一明显的青蓝色圆形斑点,尾鳍扇形,鳍膜间有许多蓝色小斑点。

  圆尾斗鱼分布广,对环境要求低,多数国内的水族爱好者可以对其人工繁殖,在各大花鸟市场上也深受追捧。食性杂,对各种饵料都能很好地接受,投喂干净的冻血虫搭配人工饲料能使其发色艳丽。

  注意,圆尾斗鱼性情好斗,和小型鱼类混养时需谨慎,同时因其有跳缸习性,在饲养时鱼缸一定要加盖。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绵长,湖泊众多,发达的水系孕育了极富魅力的原生观赏鱼。想要了解更多原生观赏鱼文化,可以点击关注以便进一步了解。

欢迎大家留言点赞,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