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观察者网 奢侈朱琳)
让人奇怪的是,有那么多一线大牌明星加持过的上美集团,为什么旗下产品还是逃脱不出“低端”,“微商”的印象?
图自招股中国书
图自招股书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包包中国高端及以上化妆品市场国外巨头把持,雅诗兰本土黛、兰蔻、资生堂、LVMH等大公司拿走了整个行业大部分利润。而上美集团所在的市场恰恰是厮杀极为激烈的大众化妆品市中国场。这也就决定了上美集团很难摆脱依靠营销砸钱获取流量和营收的路线。
这样的路线,反过来抑制了上美集团对研发的投入,进一步导致上美品牌难以进入高端化妆品市场。
不仅如此,上美的产品还排行榜屡屡出现质量化妆品问题。
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韩束”可以发现296条结果,投诉量74条,已完成的仅有化妆品37条,售后事件处理完成率仅有50%。搜索“一叶子”可以发现92条结果,投诉量有53条,已完成的有36条,售后事件处理完排行榜成率仅有67.9%。搜索“红色小象”可以发现36条投诉结果,投诉量有11包包条,已完成的有4条,售后事件处理完成率仅有33.36%。以上投诉的品牌主要内容包括虚假宣传,使用后过敏,产品内发现异物等问题。
中国银河证券的研报指出,长期来看,化妆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研发层面,具有竞争壁垒的核心有效成分将提升品牌的议价能力,稳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获得消费者对应品奢侈牌的本土忠诚度。
上美如何摆脱营销依赖,打造更强力的产品,维持自身的营收利润增长?这是留给上美集团IPO后的一个大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