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东兴建筑劳务资质代办(劳务资质证书)


制图:李鹏涛,下同


从个股来看,医美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华熙生物(6.36%)和贝泰妮(18.42%)之外,剩余6家企业股价的涨幅普遍在30%-50%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在2021年上半年医美板块爆发之际,有不少“外行”乘机火速入局。其中,前身为地产股的奥园美谷、长期从事纺东兴织业的金发拉比劳务均在这一时期官宣跨界东兴。


千亿市场“阵痛”


一直以来,医美行业都是市场投诉的高发地。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5年间的投诉量足足增长了近14倍。


究其原因,在于整个医美行业发展参差不齐、虚假宣传、资质造假、“三无”产品等乱象层出不穷。互联网医美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正规医美机构市场规模约为878亿元,黑市规模约为1367亿元。


为了严打医美市场灰色地带规范市场,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在2021年6月出台了《打击资质证书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的专项整治工作。该方案一出,医美概念股瞬间“预冷”,开启下跌模式。


上述方案主要针对医美行业中游,即服务端的医疗美容机构的非法行为进行惩治打击。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美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开展执业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包括美容医疗机构应当向有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购买药品、医疗器械;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包括美容医疗机构需严格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未经依法审查取得批准,严禁发布医疗广告。


随后同资质证书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也发布《关于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的通知》;在医美广告领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医美广告的发布做出了细化要求和监管责任,对制造“容貌焦虑”等采取了重点打击,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医美广告监管。


一系列的重资质拳落地,医美行业短期内承受重压,这便是2021年6月以来医美赛道股价回撤的原因之一。资质不过,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行业健康成长,不会导致医美市场基本面出现“黑天鹅”。


东兴证券对此指出,政策短期或将对行业供需两侧产生一定影响,需求端会受到广告、医美贷相关整治的代办冲击,供给端则是重点整治非正规机构,但长期看,随着非正规机构劳务和产品的出清,行业供给端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将利好头部机构。


针对上述医美的监管政策,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员对观察者网讲道,首先是对行业利好,净化行业,惩治不良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其次对合法经营建筑、具有核心科技力、专注打造产品力的企业是个重大利好。同时,市场监管不断升级,加速了医美机构精细化运营,告别粗放式营销,提升消费者对国内医美行建筑业的信心。


事实上,医美相较于医药具备更强的消费属性,其本质在于“医疗为基 需求引领”,即医疗属性为行业构建起较高的竞争壁垒,而消费属性则赋予了行业消费升级下的较高天花板。


与此同时,医美因高毛利、高复购率和高门槛的特性,因此该行业被资本市场视为一个黄金赛道。


以医美项目中最火的玻尿酸为例,一直以来玻尿酸被称之为“女人的茅台”,除了它能让女性变美外,还有和贵州茅台一样的超高毛利率。财报数据显示,玻尿酸龙头爱美客的毛利代办率超过93%,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的毛利率也达75%左右。


总体来讲,医美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1975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中金公司研报也曾预判称,未来5-10年医美行业将保持持续高景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