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内部审计)

一、审计全覆盖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头明确提出,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党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行审计全覆盖对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是推行审计全覆盖的重要对象和重要领域。


二、审计全覆盖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与困境


1.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以风险为导向,完整分析学校的组织业务流程,分类风险因素、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将有限的内审资源优先配置至高风险领域,以保障审计目标的实现。同时应将内控审计列为日常工作,主要途径有:审查各部门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控监督评价制度;定时对重要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和调查;通过对预算收支、政府采购、基建项目和经济合同等业务的内控情况和管理流程进行审计,以达到风险防范的效果。


2.开展预算管理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多数只审计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属于事后审计,而科学的预算管理审计要求做到事前参与、事中跟踪和事后评价。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出席有关资金使用的重大决策会议;及时跟踪资金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重点审点学科的建设经费和相关项目的执行情况;日常审查常规项目;在上述审计手段的基础上结合绩效审计,从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各单位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不同群体奖励性绩效重要性工资对比等维度对学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价并公布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对绩效较差的部门予以提醒,防止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3.增加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力度。伴随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高校用于教学和科研的资金投入也随之增长。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上还停留在静态管理上,存在盲目购置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联合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审计力度。对于固定资产,应对其购置、使用及处和置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落实管理责任;对于无形资产,主要集中审查无形资产是否流失、是否被无偿占用;对于校办企业,则需关注其是否履行国有资产的监管义务,审查国有资产是否实现保值增值,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合规,对外投资程序是否合理,投资风险是否可控等内容。


4.提前介入,拓展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范围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存有滞后性的特点,高校通常是在中层干部任期届满统一换届时,由组织部委托内审部门统一对他们的履职情况进行批量审计,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责任人对岗位的经济责任事项、相关财经审计法规不了解而造成的。审计全覆盖则要求改变以离任审计为主的现有局面,将经济责任关口前移,将重点放在任中审计上,全面监督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通过任前经济责任告知、年度经济责任履职情况报告、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干部经济责任事项的全过程监督。同时针对各个岗位特点,要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重点审查权力相对集中、涉及资金数额较大的重要岗位干部,使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困境内部。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校审计资源的匮乏与繁重的审计审计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而审计资源的匮乏主要集中体现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审计方法过于简单、信息化程度低;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1.人员配备不足,审计任务繁重。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应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但实际上,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普遍偏少,在审计全覆盖的趋势下,人员短缺问题越发突出。以浙江省78所高校为例,截至2018年底,共设置内部审计人员240人,其中专职的179人,兼职61人,平均每所高校配置内部审计人员3人,难以应对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


2.审计方法简单,信息化程度较低。高校内部审计面对的被审计对象的体量和资金量一般偏小,不需经常借用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来批量处理海量数据,内部审计人员易形成以主要依靠传统人工审计的一些审计手段、方法的习惯,较少利用统计抽样、计算机技术等新的审计方法,但实际上,传统审计手段已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目前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海量数据查找关键重要性信息,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然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的软硬件设施还难以满足该要求,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处理方式简单,云审计、大数据、审计信息共享等概念也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并未完全渗透进审计实务中,审计效率有待提高。


3.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成效不明显。部分高校对审计质量控制不够重视,未完全参照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来开展审计工作,导致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审计底稿制作不完整、审计报告撰写和审计档案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同时,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一般也只是把审计结果提供给高校领导或委托部门,审计报告仅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未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未重视审计结果运用工作,也没有建立审计整改工作实施办法来督促落实审计整改。


三、审计全覆盖趋势下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路径探析


(一)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创新审计工作模式。高校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一般偏少,可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力量来充实审计队伍,提高内审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开展联合审计。为保证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质量,高校内部审计意义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控制。一是通过政府采购程序,严格对社会中介机构的选取,中介机构必须具有合法资质及良好的执业记录,签订合同和保密协议;二是在审计项目开展前,进行充分地审前沟通,共同确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三是在审计过程中,参与关键审计环节及事项,及时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确保充分的审计范围,深入审计发现问题。四是逐步开展外包业务质量的后续评价,已对工程审计外包单位开展业务质量考评。


(二)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大力开展大数据审计,依靠现代科技助推审计全覆盖,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转型升级。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学习研究和业务调研,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总结实务工作经验,学习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经验;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针对其不同专业背景,组织跨专业培训,弥补个人的知识短板,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审计联席会议单位间的工作协同,研究讨论审计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协调解决审计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推进审计整改,交流通报重要审计情况,以利于整合校内审计资源,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利用审计协查工作机制,在审计项目开展实施前,向组织、纪检监察、人事、科技、资产管理、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审计协查委托书”,健全工作联动机制。


(四)强化审计结果整改,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1.健全常规审计公告机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校园网公开审计通知公告,欢迎职工提供审计线的索,同时也对审计组成员执行审计纪和律和工内部审计作作风情况进行监督。审计报告发文后向校领导、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被审计单位及个人公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审计结果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价、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提升审计结果的运用水平,增强高校内部审计的实效性和权威性。


2.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公告结果、高校推进整改。对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重大风险等情况进行汇总意义,加强对审计结果的的分析提炼,定期提交给校领导党风廉政分析会、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进行专题分析;在学校一些工作总结会上及时通报审计情况,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和落实审计整改。


3.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机制,以多种形式落实整改。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安排后续跟踪审计,检查之前审计项目的整内部审计改情况是否真实到位,并撰写后续跟踪报告。同时,要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制,将学校各部门在审计整改工作中的职责落实到制度层面,明确首要责任人。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较为严重的违纪违规或者管理不善等需要整改的问题,发出“审计整改通知”,要求对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发出“审计意见落实情况反馈表”,要求及时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进行落实反馈;对于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单位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但尚未造成后果的,发出“审计关注函”提醒其引起注意,并限期提出防范措施或解决方案;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建议,必须逐条落实;强化问责机制,对未按要求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或个人,依规追究责任。


4.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从审计项目业务安排到审高校计报告出具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实施、报告、后续等各个环节。同时,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制度,促进审计规范化建设。认真分析总结单位内部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遵从优化程序、高效实用的原则,根据工作实际和发展变化,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可操作性,确保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祝青.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4):64-68..


[2]彭凌.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8(12):58.


[3]陈洁.基于全覆盖视角的高校内部审计探析[J].商业经济,2019(3):192-19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