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公寓,尤其所谓CBD也好、TBD的也好,有2个指标供参考:
1、每年对外出租租金/总房款>5%
2、该处房产年收益(含租金)*15年>该房产购买价
1、周围半径3公里已经投入使用公寓价格、租金情况
2、你的目标公寓半径500米附近有无地铁口及大型购物中心、消费中心
3、周围办公楼金融类企业、国企入住情况
综合考虑后,再行决定。切记,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如果是用不到的钱,可以投资,反正跑不赢印钞机的速度,贬值起来很快的,不动产最起码可以对冲下吧。最后,如果有合适的住宅,建议优先考虑住宅,其次才是公寓。
2017.07更新:由于住宅限购,咨询公寓的越来越多,电话营销骚扰也越来越多,相信大家都接到过不少,但实际上投资公寓怎么样?
原则上,公寓投资价值小于住宅;但从资产配置角度考虑,可以配置一些公寓。
为什么不是很推荐公寓呢?
公寓与住宅产品有很多不同。比如,公寓的产权,一般是40年、50年;公寓的贷款首付比例,一般是50%;公寓不能落户,不能让孩子上学;公寓水电按商业计费,费用更高,等等。
另外,公寓的居住舒适性比较差。
正因为上面这些原因,居住的升值空间要小于住宅。
更重要的是,公寓的交易成本太恐怖了。
交易成本高得吓人
二手公寓交易的税费,有两种计税办法。一种是全额征税法,另外一种是差额征税法。
在实际交易中,可以选择税费最低的方法进行计税。
一、全额征税法,总税率按照总价的14.7%征收。
详细的计税明细是这样的:
(1)增值税:5.6%;
(2)土地增值税:5%;
(3)印花税: 0.05%×2;
(4)个人所得税:1%;
(5)契税:3%;
合计:总价的14.7%
二,差额征税法。
这个比较复杂,并且涉及很多抵扣项。详细如下:
(1)增值税:(现值—原值)×5.6%
其中,5.6%的增值税中含有0.6%的附加税
(2)土地增值税:(以增幅<50%为例)
[现值-原值-原契税-本次附加税-本次单方印花税-加计扣除项(如有)] ×30%
注:如有不动产发票或增值税发票,可直接按发票金额的5%/年加计扣除。
(3)印花税:现值×0.05%×2
(4)个人所得税:(现值-原值-原契税-本次附加税-本次土地增值税-本次单方印花税)×20%
(5)契税:现值×3%
在这些税费中,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都由卖方承担;契税由买方承担;印花税由双方承担,也可自由约定。
公式很枯燥。举个例子吧:
如果一套原价50万的,现价60万元。买卖双方需要缴纳的税费是这样的——
一、全额征税法:
总价×14.7%=60×14.7%=8.82万元
二、差额征税法:5.2305万元
(1)增值税:0.06万元
(现值-原值)×5.6%=(60-50)×5.6%=0.56万元
注:增值税中含有本次附加税本次附加税为(60-50)×0.6%=0.06万元
(2)土地增值税:1.0245万元
[现值-原值-原契税-本次附加税-本次单方印花税-加计扣除项(如有)] ×30%
注:如有不动产发票,可直接按发票金额的5%/年加计扣除。
现值:60万元
原值:50万元
原契税:50×3%=1.5万元
本次附加税:(60-50)×0.06%=0.06万元
本次单方印花税:50×0.05%=0.025万元
加计扣除项:按照每年5%,2014年至2016年共2年,一年5%,2年10%。
50×10%=5.0万元
总计:[60-50-1.5-0.06-0.025-5.0]×30%=1.0245万元
(3)印花税:0.06万
0.05%×2×现值=60×0.05%×2=0.06万元
(4)个人所得税:1.686万元
(现值-原值-原契税-本次附加税-本次土地增值税-本次单方印花税)×20%=(60-50-1.5-0.03-0.015-0.025)×20%=1.686万元
(5)契税:2.4万元
4%×现值=60×4%=2.4万元
差额计税法所交税费=5.2305万元。
在上面的例子中,按照差额征税法,税费较低。
按照少的计算,在增值10万以上,这套原价50万的公寓,买卖双方需要承担税5.2万元。其中,卖方需要承担3.76万元以上。
也就是说,买卖双方承担的税费,超过了升值部分的一半以上。
这个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属于比较正常的比例。
一般来说,房屋升值越低,用差额征税法计税更划算。当用这种方法征税时,它能达到增值部分的一半左右。
而房屋升值越大,用总额征税法更划算。比如,一套70万的公寓,升值100%后,总价140万元,按照总额征税法,要征收20.58万元的税,远低于升值部分的一半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