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仙人河黑臭水体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后不到24小时,吉林方面已作出回应。
11月15日,吉林日报全媒体发布消息,针对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辽源市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督察情况的通报,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今天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摸清情况、查实责任,对违法违纪者严肃追责,决不姑息。
11月14日晚,生态环境部通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案例,吉林辽源被指在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上敷衍应付督察,浪费财政资金。
仙人河是东辽河一级支流,长19.3公里,流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均在辽源境内,在主城区汇入东辽河。多年来沿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混排入河问题突出,加之河道淤泥、垃圾长期未予清理,仙人河污染突出,黑臭问题不断加剧,沿岸群众反映强烈。根据2018年以来的监测数据,东辽河干流在仙人河汇入后的财富桥断面多为劣Ⅴ类。
2017年8月,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将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问题作为督察重点。督察反馈指出,辽源仙人河污染治理项目长期未实施,中央财政补助900万元资金逾期被收回。为此,吉林省整改方案要求,辽源应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截污干管迁移工作,明年12月底前消除该河黑臭水体。
督察发现,辽源在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中,思想认识不到位,控源截污严重滞后,做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既未达到整治目标要求,也未达到督察整改进度。
对此,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批示中指出,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和省委省政府的整改要求,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坚决整改到位。对敷衍应付、虚假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决不姑息。要举一反三,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自查,坚决防止出现类似问题。由省纪委省监委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迅即赴辽源市调查核实。要从政治纪律查起,并提出处理意见。
省长景俊海批示指出,要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排查和摸清辽源市在辽河流域治理中存在的敷衍应付、虚假整改等问题,并举一反三,防止其它地区出现类似情况,切实以最严格的要求,最扎实的作风,最有力的举措,抓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对违纪违法者严肃追责,决不姑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