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
据香港教育局最新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本地公营小学有账户15532商业个空缺学生名额,与登记证去年10月中旬的7198个空缺名额相比,翻了一倍。换言之账户,在2020—商业2021学年期间约有8300名小学生退学;而公营中学7月底的空缺学额有45801个,较去年10月增加了5864个。即在2020—2021学查册年,合共14164名就读公营学校的中小学生退学。
图登记证自港媒
仁济医院蔡衍涛小学校长陈淑儿也表示,该校有两名学生在今年7月初以移民为由需要申请退学,有关手续已经大致办妥,校方原本打算在本月底连同其他退学申请一并呈交教育局,但近日突然接到学生家长联络,称未能出发离港,希望能申请继续就读。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状况还不能称之为“回港潮”,因为虽然近期相关问询突增,但往年查册也多久有个别学生因无法适应移民生活选择回港。直资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提到,今年有部分学生是在新冠疫情初期转学去到海外,暑假回港后因部分国家封闭无法继续上学,所以决定回香港原校就读,待疫情结束后再离港,“原本就读的学校若还有名额,基本都会同意让其插班。”
汇基书院校长郑建德也表示,2019年香港发生需要“修的例风波”,学生退学较以往严重,其中不乏移民或转学至欧美香港地区。他认为,若家长是考虑到社会氛围、变化等因素而决定移民,相信不会轻易放弃当地生活回港,所以不能用目前的一些个例来查询推断出现了“回港潮”查询。
虽然已经有多所学校收到了移民港人家长的问询,但胡艳芬表示,目前各香港学校还没有正式统计回港学生人数,相信刚过去的6、7月为移民高峰期,预料一年后会再有学生回港。对于目前学生数量浮动的情况的,他透露正在约见教育局商讨各年级开班的应对安多久排,以避免新学年“点人数”后,个别学校因学生不足而“缩班”,届时除了会影响学校运作以外,也恐怕没有足够的学生名额和资源来应对日后回港的学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