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有哪些)


原理: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升值且楼市和股市过热的时候,热钱就会涌入。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就容易崩。


外汇储备增加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经常账户下的顺差


一个是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资本流入。


当一国在经常账户下没有顺差的情况下,那他外贸上就有逆差了,外贸上有了逆差。一般有两种方式弥补:


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该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减少。第二种方式就是让外资源源不断的流进来。


外汇如果进来的话他也是分两种:一种是长期资本流入。就是投资你。另一种是短期资本流入。短期资本流入又叫热钱或者游资。热钱一般都是盯在比较过热的楼市或者股市上的。1997年的亚洲四小龙就是这个样子,本国(地区)货币在升值,楼市和股市又很热。热钱就喜欢去这样的地方。当这些地方的经济由盛转衰,由过热经济开始下行的时候。流进来的外资很可能就跑掉了。他们跑的时候,一定是抛掉本币带走外汇的。这一定会带来该国货币贬值,该国物价上涨。


该国如果有用于偿债的外汇的时候这就是一场债务危机。


该国如果没有用于偿债的外汇的时候呢?该国会寻求另外的方法:让货币贬值。


下面详细说一下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1,贸易收支连年逆差,赤字逐年上升


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连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1990年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减少额分别为: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到了1994年已分别增加到: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


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产业结构原因


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后,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升级,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长受阻。


(2)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原因


冷战结束后,对美国战略地位下降,美国开始加强施加压力要求其开放市场,进口增加。


(3)泡沫经济膨胀


长期高增长和泡沫经济导致高消费倾向,进口剧增。


2,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取消资本管制(1992)


(1)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贸易逆变带来国际收支巨大压力,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公众已经习惯了国民经济维持高速增长,为了取得选民信任,历届政府都极力维持经济高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量资金,在贸易收支逆差,维持经济高增长资金来源缺乏之时,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


开放资本市场造成的直接结果: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提供了炒作泰铢的条件。同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进一步助长泡沫经济膨胀、导致外债剧增。


3,维持固定汇率制


泰国经济以出口导向未主,因此维持汇率的稳定极为重要。为了防止外汇风险,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泰国政府在实行名义上的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泰铢汇率稳定(钉住美元,将泰铢对美元的汇率长期维持在1:25的水平)


4,泰国外汇市场的隐患


(1)外汇市场平衡靠吸引国际资金维持,一旦有风吹草动,游资撤离,后果堪忧。所以需要保持大量外汇储备平抑外汇市场。


(2)短期外债剧增,政府须保留大量外汇储备偿还外债。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急剧膨胀,1990年其外债为280亿美元,到了1996年已膨胀至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的现有外汇储备。


(3)泰铢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不利于及时化解市场压力。


5,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


国际投机基金看准泰铢贬值趋势和制度管理缺陷,有备而来,冲击泰铢,成为引发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法


a)悄悄买入大量外汇期货合约。


b)借入大量有贬值压力的货币(泰铢),在现汇市场买入外汇(美元),打压泰铢,制造市场恐慌心理,引发外汇大幅升值。


c)等外汇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对冲囤积的外汇期货合约,赚取投资利润。


过程:


第一阶段:


1,爆发: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2,扩散: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相继受到冲击,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盾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3,发展:10月下旬,港币受到冲击。同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新台币一天贬值3.46%。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烽烟再起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冲向世界


1998年8月初,港币遭受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行业,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与此同时,俄罗斯卢布也遭受攻击。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造成俄罗斯股市记录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直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方告结束。在社科院读金融,正好范德胜老师讲到了这个专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原理: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升值且楼市和股市过热的时候,热钱就会涌入。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就容易崩。


外汇储备增加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经常账户下的顺差


一个是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资本流入。


当一国在经常账户下没有顺差的情况下,那他外贸上就有逆差了,外贸上有了逆差。一般有两种方式弥补:


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该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减少。第二种方式就是让外资源源不断的流进来。


外汇如果进来的话他也是分两种:一种是长期资本流入。就是投资你。另一种是短期资本流入。短期资本流入又叫热钱或者游资。热钱一般都是盯在比较过热的楼市或者股市上的。1997年的亚洲四小龙就是这个样子,本国(地区)货币在升值,楼市和股市又很热。热钱就喜欢去这样的地方。当这些地方的经济由盛转衰,由过热经济开始下行的时候。流进来的外资很可能就跑掉了。他们跑的时候,一定是抛掉本币带走外汇的。这一定会带来该国货币贬值,该国物价上涨。


该国如果有用于偿债的外汇的时候这就是一场债务危机。


该国如果没有用于偿债的外汇的时候呢?该国会寻求另外的方法:让货币贬值。


下面详细说一下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1,贸易收支连年逆差,赤字逐年上升


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连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1990年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减少额分别为: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到了1994年已分别增加到: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


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产业结构原因


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后,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升级,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长受阻。


(2)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原因


冷战结束后,对美国战略地位下降,美国开始加强施加压力要求其开放市场,进口增加。


(3)泡沫经济膨胀


长期高增长和泡沫经济导致高消费倾向,进口剧增。


2,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取消资本管制(1992)


(1)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贸易逆变带来国际收支巨大压力,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公众已经习惯了国民经济维持高速增长,为了取得选民信任,历届政府都极力维持经济高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量资金,在贸易收支逆差,维持经济高增长资金来源缺乏之时,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


开放资本市场造成的直接结果: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提供了炒作泰铢的条件。同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进一步助长泡沫经济膨胀、导致外债剧增。


3,维持固定汇率制


泰国经济以出口导向未主,因此维持汇率的稳定极为重要。为了防止外汇风险,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泰国政府在实行名义上的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泰铢汇率稳定(钉住美元,将泰铢对美元的汇率长期维持在1:25的水平)


4,泰国外汇市场的隐患


(1)外汇市场平衡靠吸引国际资金维持,一旦有风吹草动,游资撤离,后果堪忧。所以需要保持大量外汇储备平抑外汇市场。


(2)短期外债剧增,政府须保留大量外汇储备偿还外债。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急剧膨胀,1990年其外债为280亿美元,到了1996年已膨胀至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的现有外汇储备。


(3)泰铢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不利于及时化解市场压力。


5,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


国际投机基金看准泰铢贬值趋势和制度管理缺陷,有备而来,冲击泰铢,成为引发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法


a)悄悄买入大量外汇期货合约。


b)借入大量有贬值压力的货币(泰铢),在现汇市场买入外汇(美元),打压泰铢,制造市场恐慌心理,引发外汇大幅升值。


c)等外汇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对冲囤积的外汇期货合约,赚取投资利润。


过程:


第一阶段:


1,爆发: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2,扩散: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相继受到冲击,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盾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3,发展:10月下旬,港币受到冲击。同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新台币一天贬值3.46%。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烽烟再起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冲向世界


1998年8月初,港币遭受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行业,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与此同时,俄罗斯卢布也遭受攻击。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造成俄罗斯股市记录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直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方告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