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土地置换在什么时点确认收入(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确认时间)

种地本身就是一件辛苦活,可是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每当到了夏收和秋收季节,农民忙着来回奔波的情况,在很多农村都很常见。


对此问题,近期有人大代表提议,在农村推行土地集中连片治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户一田”,而国家很快也对此作出了回应。于是有农民认为,土地打乱重分的时期已经到来。



其实,目前农村土地“碎片化”的现象,不仅加大了农民的劳动付出,更重要的是,在粮食价格并不高的情况下,农民觉得这份付出与收获之间更难形成正比,进而加重土地撂荒的问题。



表面上来看,农民自己换一换,就能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实际上并不大。而细化到个体,农村耕地的离家远近、肥贫差异以及灌溉方便程度的不同,使得农民个体之间的耕地调整,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这也是为什么,早在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就已经提到的通过农民互利互换的方式,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的措施,并未产生实效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在农村耕地“碎片化”的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户均承包面积过小的情况。以笔者的家乡为例,当地农民的户均承包地面积,仅为5亩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费了很大的力气,实现了土地连片,可是在农民的种地收入上,并不会因此出现明显上涨。此外,农民还担心当下的土地互换,在未来土地征收时,会因引发不必要的争抢,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综合以上来看,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民通过自发互换这种简单的方式,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耕地的集中连片。其实话说回来,相比于土地“碎片化”的问题,现阶段对于农民影响更大的是秸秆的处理和水利设施的完善问题。前者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次年的庄稼收成也会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是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水足则粮足”的道理,应该被进一步重视。



为了解决以上“一户一田”推行中的难题,国家在回复此次提议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并向发包方备案。这一措施是《土地承包法》中的条款,其中的关键内容,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后,双方要向发包方备案。也就是说,农民互换土地的行为,一旦进行备案,该行为将受到法律保护,进而打消了农民对土地互换后,遇到征收而引发纠纷的顾虑。


第二,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以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不得打乱重分,不得随意调整或收回农民承包地。这一措施表明,土地的集中连片治理,并不会对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土地不会被打乱重分,只能在这个基础框架内,实现土地的内部调整。而这也对农业的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土地的“碎片化”问题,最应该对此引起重视的就是打算返乡创业的农村年轻人。因为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返乡创业的农村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而在农业创业中,土地的“碎片化”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加大投入成本,进而影响到最终收益和整体发展,已经有不少人因此而吃亏,建议及时规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