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智能化的国民经济行业名称(智能化在工业企业的应用)


徐洪海强调,《规划》是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主要抓手。他认为,作为制造业大国,信息技术、科技发展只有切实落地到制造业,真正推动、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才能带来高质量发展。因此,《规划》将提升全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使得国民经济“科技含量”更足。


“这是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规划,阐明了如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对于《规划》出台的意义,徐洪海言简意赅。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其中,2025年的主要目标分为三部分:第一,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第二,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三,基础支撑更加坚实,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不仅具有纲领性,还具有可操作性。”徐洪海介绍,《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在可实施、可落地的大原则下,专家委员会在回顾了“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以制造本质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具体目标、四大重点任务、六大行动,给各地制定自己的产业规划以明确的指引。


根据《规划》,四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记者注意到,上海市已经率先发布了《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突破7000亿元产值的目标。


《规划》的另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鼓励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支持产业特色鲜明、转型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并鼓励区域联动。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集成电路等产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发展”特征。《规划》提出区域性概念,更有助于细分产业的整体协同发展,有助于先进技术在制造业的落地。


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主抓手”


“收到大红包,作为制造业类公司,知道劲该往哪儿使。”三丰智能监事会主席柯国庆告诉记者,在全球制造业竞争白热化、迈向智能化的态势下,《规划》出台将推动我国智能制造景气度不断提升。


毫无疑问,装备制造业、工业软件产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工具类”智能制造产业率先受益。但在徐洪海看来,《规划》不仅仅是给制造业“发红包”,这是国民经济、全产业升级转型的主抓手。


徐洪海认为,作为制造业大国,信息技术、科技发展只有切实落地到制造业,真正推动、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才能带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次《规划》将提升各行各业全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对此,有制造业人士表示,智能制造是科技革命、产业升级转型形成的新业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在表现。那些率先采用新技术、实施智能制造的公司,或将取得行业领先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