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黔西沧众跨境电商亚马逊怎么做(四川沧众跨境电商有限公司)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位置境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总面积1做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21] 最东部为黔东南州天柱县地湖乡,最西部为毕节市威宁县玉龙乡,最南部为黔西南州兴义市洛万乡,最北部为遵义市道真县阳溪镇。


地形地貌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有限公司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四川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水文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1%,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地方文化

苗族剪纸

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剪花”、“苗花纸”。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她们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入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民间剪纸形式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心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这与“不完全对称”式那种以中轴为坐标,以量的平均分配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层次感和节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讲求统一,不讲求变化的单调刻板的构图形式。


美食文化

贵州菜又称黔菜,由贵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数种风味组成。在明朝初期,贵州菜已趋于成熟,许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历史。



兴义小吃:羊肉粉


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菜家家腌制,食之开胃消食。酸汤则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为萝卜、白菜、卷心菜等。酸汤的制作又分菜类酸、鱼类酸、肉类酸、米类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成。


贵州省各地小吃一览表


地区


美食


贵阳


花溪牛肉粉、肠旺面、青岩豆腐、卤味、串串香、丝娃娃、洋芋粑、青岩卤猪蹄、青岩鸡辣角、清镇黄粑、青岩玫瑰糖、豆腐圆子、糕粑稀饭、恋爱豆腐果、酸辣烫、叉烧圆子粉等


六盘水


水城羊肉粉、水城烙锅、岩脚面、郎岱富硒茶、水城凉粉、荷叶糯米鸡、豆汤圆子火锅、兰家牛肉粉、郎岱凉粉等


兴义


刷把头、兴义羊肉粉、兴义牛肉粉、鸡肉汤圆、舒记杠子面、聂记凉剪粉、贞丰糯米饭、盒子粑、兴义香酥鸭、三合汤、冲冲糕、邱家鸡蛋糕等


安顺


波波糖、安顺荞凉粉、安顺裹卷、鸡肉饼、黄平牛肉干、一品大包、碗耳糕等


瓮安


阴辣椒、凉拌折耳根、漤菜、酸大肠等


毕节


毕节汤圆、毕节羊肉粉、王猪脚、竹荪炖鸡、徐家太婆香豆花、恋爱豆腐、夜郎八卦鸡、王傻子烧鸡、炒荞饭、燕麦炒面、纳雍猪米肠、毕节臭豆腐干、燕麦炒面、奢香玉簪、发粑、黄粑、木梳粑、彝家水花酒、石姨妈菜叶豆腐乳、芙蓉蹄筋等


罗甸


荞灰豆腐、荷叶粑、罗甸花米饭等


都匀


冲冲糕、油炸鲜鱼、蹄花饭、砂锅豆腐、涮鸡片等


遵义


羊肉粉、豆花面、豆腐皮火锅、赤水竹笋、绥阳空心面条、遵义鸡蛋糕等


铜仁


江口米豆腐、油香粑、社饭等


风景名胜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有风景名胜景区71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18个,省级风景名胜景区53个。5A级旅游景区5个,比2016年末增加1个;4A级旅游景区95个,比2016年末增加2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3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04个。


贵州省著名景区一览表


名称


区位


概括


黄果树瀑布


安顺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瀑布群 [51]


龙宫风景区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全世界电磁辐射最小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


雷山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赤水


赤水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4A级风景区,直接以行政区命名的风景区


马岭河峡谷


兴义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


万峰林


国家4A级景区,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


百里杜鹃


毕节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生福地、清凉世界


织金洞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溶洞之王


威宁草海


世界十大观鸟胜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


贵州主要红色旅游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小七孔


荔波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


红枫湖景区


贵阳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天河潭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青岩古镇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建于600年前有限公司的军事古镇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水


国家AAAA级景区


瓮安县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


瓮安


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贵州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


文保单位


贵阳市


息烽集中营跨境旧址、马头寨古建筑群阳明洞和阳明祠、文昌阁和甲秀楼


六盘水市


大洞遗址、小冲墓群


遵义市


遵义会议会址、杨粲墓、海龙屯、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务川大坪墓群、复兴江西会馆、尚稽陈玉璧祠、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


安顺市


穿洞遗址、天台山伍龙寺、云山屯古建筑群、安顺文庙、宁谷遗址、平坝棺材洞、鲍家屯水利工程、安顺武庙、王若飞故居


铜仁市


石阡万寿宫、东山古建筑群、寨英村古建筑群、思唐古建筑群、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阡府文庙、楼上村古建筑群


毕节市


大四川屯土司庄园、奢香墓、黔西观音洞遗址、可乐遗址、织金古建筑群、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七星关摩崖、敖氏和罗氏墓石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七星关五尺道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交乐墓群、“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龙广观音洞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兴义万屯墓群、明十八先生墓、鲁屯牌坊群、兴义刘氏庄园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增冲鼓楼、青龙洞、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地坪风雨桥、飞云崖古建筑群、旧州古建筑群、黎平会议会址、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隆里古建筑群、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岩门长官司城、锦屏飞山庙、高阡鼓楼、宰俄鼓楼、金勾风雨桥、三门塘古建筑群、述洞独柱鼓楼、重安江水碾群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福泉城墙、葛镜桥、惠水仙人桥洞葬、黔南水族墓群


跨省市区


茶马古道、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贵州境内沧众的中国森林氧吧


名称


类型


地理位置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铜仁市,地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毕节市七星关区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阳市南明区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黔南州荔波县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贵州,一万种辣椒吃法向你奔来!

从这个角度看来,对于贵州人来说,“老干妈”只是乡愁中的一味;而对外乡人而言,来到贵州,会有一万种吃辣的方式扑面而来。



▲一代传奇辣椒酱。摄影/彭凯剑


-风物君语-


每家都有一位“老干妈”




贵州人在家乡不吃“老干妈”。


尽管漂泊在外,思乡心切的时候,这一罐代表中国味道“女神辣酱”足以安抚肠胃;但回到贵州老家,随意到菜市场买上一把干辣椒,与花椒、芝麻一同捣碎,过热油烹炸——就成了“老干妈”的原型:油辣椒,而香气、口感、风味尤胜。



▲正在晾晒的干辣椒。图/图虫创意


从这个角度看来,对于贵州人来说,“老干妈”只是乡愁中的一味;而对外乡人而言,来到贵州,会有一万种吃辣的方式扑面而来





辣椒,为贵州“代盐”


中国到底哪里最能吃辣?在这个问题上,各省人民恐怕谁也不服谁。但如果问哪里的人最先开始吃辣?不爱吃辣的广东人曹雨《中国食辣史》中论述道:辣椒广泛地进入中国饮食,当始于贵州省。



▲贵州家家户户都会腌制辣椒。图/视觉中国


当年这位远渡重洋而来的“辣妹子”,最先在东南沿海登陆,浙江人却只将她当成一个用来观赏的“花瓶”,不知其威力几何;而后,辣椒经长江航道入湘,湖南人竟也与这位他们日后饭桌上的“真命天女”擦肩而过。直至传到贵州的苗族土司地区,才产生了最初的食辣风气。



▲采摘辣椒的女人们。图/视觉中国


康熙六十年(1721年)编成的《思州府志》“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这是辣椒最早的食用记录。贵州古来就缺盐,先民们经历无数次尝试,终于邂逅了这位能为食物“代盐”的辣妹子,而后在漫长的时间里,食辣之风逐步点燃了四周的省份——到今天看来,贵州正好就处在西南食辣地图的中央,被辣界前几位的川、渝、滇、桂、湘所环绕。



▲ 贵州花溪辣椒种植基地走遍贵州,哪里都有的农家三包:阴辣椒、干炸洋芋片、花生米。摄影/@张腾岳


而贵州作为最早吃辣的地区,首先也是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环境,适宜于辣椒生长,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辣椒品类



▲ 贵州花溪辣椒种植基地。摄影/李光荣


黔中贵阳的花溪辣椒状若牛角,色泽深红,尾部还带有一个小弯钩,使人看见就头上冒汗。可其最显著的特点并非在辣度,而在绵长醇厚的回味,花溪辣椒肉质肥厚且富含氨基酸,因而香气十足,甚至被称为“辣椒中的调味剂”,令人尝之难忘。



。摄影/李光荣


黔西北毕节的大方辣椒通体细长,外皮起皱而辣味纯正,尤以鸡场乡“鸡爪辣”最为知名,据传一直是“辣酱皇后”老干妈的秘传原料,随之远销海外;而黔南独山皱椒个头不大,同样外表皱皱巴巴的,一点也不圆润,食之不觉辣味太甚,吃完额上早已冒出一层薄汗了。



▲图片依次为小米椒、子弹头(团子椒)、朝天椒、七星椒。摄影/彭凯剑


说到贵州辣椒的圣地,却非黔北的遵义莫属。在这里,成片的朝天椒直指苍穹,红透了半边天,其中本地人唤作“团子”的朝天椒,堪称辣椒界的“贵族”,不仅辣度惊人,且集色、香、味于一体。晒干后通体红艳诱人,形似子弹头而光滑流畅,捣碎后天然带有醇厚而炽烈的香气,入口则似一把火点燃了香料房,在舌尖持久地激荡。




▲虾子镇,大家在采摘和制作鲜辣椒。图/视觉中国


在遵义的虾子镇,天南海北的辣椒在此汇聚,济济一堂,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在这里,几乎每一位老饕都能邂逅自己心仪的那一款。坐拥此等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关于吃辣这件事,贵州人的创造力得到了无限的发挥,花样之多足以笑傲辣界江湖。





吃辣,是一门学问


贵州人的清晨,有时从一碗羊肉粉开始。



。摄影/学文映像


在冒着热气的早餐店里,桌上最显眼的地方至少摆着两种辣椒——一大碗油辣椒,一大碗煳辣椒,总是盛得满满当当的,颇为豪气,供食客自取。羊肉粉端上来先撒一把花椒粉,小口啜饮,热乎的羊汤从嗓子里灌下去,一扫睡眼惺忪的倦怠,就像运动员起跑前热身似的,然后,贵州人黔西就得开始考虑放哪种辣椒了



▲ 请你数一数,这辣椒面就有几种。摄影 /余培荣


煳辣椒讲究的是“本真滋味”,得用小火慢烘,最好是柴火,熏出来的辣椒带有些草木香气;而火候和时间的掌控至关重要,增之一分则太糊,少之一分则太生,须不偏不倚,点到为止。深谙此道的高手不需眼观,闻香可识,待鼻子捕捉到恰到好处的焦味,即转入擂钵碾碎。



/视觉中国


相传这种闻香知味的手段,来自最初的农家制法——把干辣椒直接丢进灶台的柴火堆里,只能凭气味把控什么时候该刨出来。这样捣碎而成的煳辣椒,带有真正的“人间烟火”之气


油辣椒则是最经典的辣椒制法,是高温对辣味的“极尽激发”。在煳辣椒制成的基础上,将其下入滚油之中,还可根据喜好添些花生、肉沫、香菇丁等等,丰俭由人,花样繁多。最初的“老干妈”以这个形态问世,大抵是过油之后有利于保存,受到了以前贵州人外出都会带上一罐油辣椒“行走江湖”的启发。



▲鸡辣子,不同于“辣子鸡”,“鸡”只是辣子前的修饰语。图/学文映像


当鲜美的羊肉粉遇上这两种绝世调味料,要么随煳辣椒变得焦香四溢,大肆冲击着鼻腔;要么放油辣椒而显醇厚浓郁,入口刺激了味蕾。年轻的食客才做选择,作为一名老饕则当然是:我全都要。



▲ 贵州版的辣子鸡。图/学文映像


而源自川渝一带的辣子鸡,在贵州也找到了新的“灵魂伴侣”——糍粑辣椒。多选用以香气著称的花溪辣椒,连同嫩姜、蒜瓣一同舂至糊状,过程如同把糯米捣成糍粑似的,故有此名。当鸡块在油锅中与糍粑辣椒一同翻炒,辣味连带着姜、蒜的香气缓缓入侵其中,均匀地渗透到鸡肉的每一个角落。故贵州的辣子鸡虽不比川渝那般火爆热辣,却胜在回味悠长。



▲糟辣椒。图/图虫创意


黔东南凯里的酸汤鱼糟辣椒之外,还添入了“毛辣果”以增强酸味。贵州的糟辣椒,以新鲜辣椒与姜、蒜一同剁碎,并加入糖、盐、酒置于坛中腌制,经时间发酵,本就辣中带有酸甜,兼之毛辣果的辅助,更在辣味里突出了酸。且与山西人钟情的醋不同——如果说醋味儿是轻灵的,使人浑身舒泰,飘然欲仙;那么这一碗红酸汤的滋味则让人厚重,好似扎根在大地,走山路的步伐也稳健起来了!



▲路边卖辣子的小摊。图/图虫创意


贵州辣椒的吃法,自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还有当零嘴儿吃的“香辣脆”,就是辣椒拌上了花生、芝麻入锅炸脆,撒上糖和盐;黔北据说更有种海椒鮓(zh怎么)(也有唤作“鮓海椒”的),用粉状的鮓面拌上新鲜辣椒和红苕丝腌制,取出来先蒸后炸,滋味也是非同凡响。而在各家各户,又都有一本独门的“食辣经”,故说黔人食辣之法有千百种,也并未夸张。





蘸水,辣椒的灵魂


如果把贵州的食辣文化比作一篇锦绣文章,那它丰富的辣椒品类就是先声夺人的“凤头”辣椒制法之妙则如中间“洋洋千言”,道之不尽,而蘸水才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堪称黔人食辣之魂。



▲炸豆腐丸子配蘸水。摄影/学文映像


贵州人吃涮菜、煮菜,蘸水主要由决定——先是一小把辣椒铺底作为“主调”,再伴以葱花、姜末、酱油、食盐等调味,最精髓的在于舀上一大勺锅里翻滚的汤汁,浇在碗里将底料化开。吃什么锅就得放什么汤,用“时髦”的话说,这叫“调性一致”



往放了调料的碗里加一勺羊肉汤。摄影/学文映像


煮素菜多用清汤,除了日常吃涮锅下的玉米、土豆、青菜、白菜等,贵州人餐桌上还有一道几乎家家会做顿顿都有“素瓜豆”,用小瓜(即西葫芦,据说还得是用手掰成块的)、棒豆下锅,不放任何调料,只用白水煮。这些素菜本身清淡,滋味全在蘸水里,蘸水则多以煳辣椒面为底,入口又带着蔬菜的清爽,恍若夏天的一场阵雨。



▲酸汤鱼。摄影/学文映像


吃火锅则花样更多,贵阳的豆米火锅汤汁醇厚香浓,里面还藏着一粒粒脆哨,蘸水则宜用剁辣椒糟辣椒,是“爽爽”的贵阳风味;若要吃凯里的酸汤鱼,则还需在蘸水上放几片薄荷叶子,再浇上鲜浓的酸汤,当清凉的薄荷遇上狂野的辣和彻骨的酸,口腔里仿佛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冰火大战”,全面冲击着味觉感官。




▲在贵州,热辣的锅要配薄荷。上图:罗青龙;下图:摄影/苹果


遵义人的豆花面,干拌的尚且不论,有蘸水的就必须得用油辣椒为底子。鲜嫩的豆花筋道的面条上下一白,浸在豆浆之中,淡香素雅;蘸水则包罗万象,除了各色香料还放入了脆哨、油炸花生米、油炸豆腐丁等。吃的时候用筷子尖儿挑起豆花,经蘸水碟裹上一层辣椒油,颤巍巍地送入口中,这是独属于遵义人的“伟大发明”



▲每家豆花店都有独特的蘸水配方。图/韩诗杨


六盘水的水城烙锅“烙天烙地”,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鲜蔬等等以至于包子、馒头,无所不“烙”。但到头来,还是回归一碗蘸碟!据说这种吃法最早是源自清朝官兵在外打仗的无奈之举,此后几经改良,用了五香辣椒面调味,如今更是用到烧青椒蘸水以及最具贵州特色的麻辣折耳根蘸水



▲豆腐果配折耳根蘸水。图/图虫创意


对于折耳根,贵州人更是有着如同初恋般的执念。拌上以煳辣椒为主的佐料,凉拌着就可端上桌;而将煳辣椒面洒在切碎的折耳根上,浇上一勺汤,就成了直击灵魂的折耳根蘸水。尤其在小吃里用的多,豆腐果、洋芋粑、丝娃娃、狼牙土豆、豆腐圆子……全部都离不开这味特立独行的食材,它与辣椒形影不离,构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版的“贵州味道”



▲烤洋芋蘸辣椒。图/图虫创意


学者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中提到,辣椒作为某种廉价的调味品,其实带有一定下层阶级的印记;而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正是因为它的实惠易得,帮助黔地之人度过了古时候缺怎么盐的困窘,能够使千千万万人大碗下饭,也带来了如此丰富的饮食文化。



。摄影/学文映像


从这个角度讲,辣椒虽小,却是真正地泽被万民,造福苍生了。


文章授权:地道风物




在贵州,一万种辣椒吃法向你奔来!(作者 叶吟啸)



贵州,沿着河流“黔”行(作者 莺时)

贵州的水,美在“悬空千丈素流分”的黄果树瀑布,美在“高山流水听泉鸣”的荔波大小七孔、美在“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的乌江画廊……


丨青山绿水,飞瀑遍布丨


▲ 贵州安顺。图/视觉中国


雄、奇、险、秀






要读懂贵州,必须先读懂贵州的水。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塑造了贵州水景的壮阔与秀美。



▲ 黄果树瀑布。摄影/石耀臣


贵州的水,美在“悬空千丈素流分”的黄果树瀑布,美在“高山流水听泉鸣”的荔波大小七孔、美在“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的乌江画廊……



▲ 荔波大小七孔。摄影/王寰


贵州的水,雄、奇、险、秀,形态各异。



▲ 马岭河峡谷。摄影/王寰


因水而生、因水而居、因水而兴、因水而醉,这就是贵州。


因水而生 | 水美贵州

有人称贵州为“水乡”,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贵州被群山环绕,几乎山山有水。境内河网密布,八大水系纵横交错。河流总长11270公里,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多达93条。



▲ 航拍贵州苗寨风光。图/视觉中国


云贵高原是珠江的源头所在。南盘江和北盘江两大支流深深地切穿云贵高原,并在高原之下的低处汇合,流向两广。



▲ 北盘江。图/视觉中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亚马逊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在贵州高原上,属于长江流域的土地面积更大。位于贵州中部的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在贵州高原上的主要分水岭


分水岭以北,牛栏江、横江、乌江、赤水河、綦江五条河流向北直接流向长江,锦江、㵲阳河、清水江则向东流入湖南,归入洞庭湖。


分水岭以南,南北两“盘江”汇合后变名为红水河,沿今天的黔桂边界流向东南,此外还有一条都柳江从贵州东南隅独自东流,在广西汇入珠江水系的诸川。


起伏蜿蜒的群山,是贵州大地的典型特征。



▲ 依山而建的西江千户苗寨。摄影/李平安


气势磅礴的乌蒙山、重崖叠峰的大娄山、云雾缭绕的苗岭以及曲迂逶迤的武陵山将贵州高原割碎,河流随着群山环绕,丰富的水流在贵州纵横交错,形成了密集的河网。起伏的群山之间落差较大,河流也随之湍急奔泻。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 贵州多瀑布。图/视觉中国


位于南盘江支流的白水河,河水自北向南,到达黄果树时,河床形成裂点坍塌,一道水流急促的瀑布直切而下。瀑布高度可达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


徐霞客曾这样描写黄果树瀑布:“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在徐霞客的眼中,黄果树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黄果树瀑布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全国第一瀑布



▲ 起伏的群山被水流环绕,几乎山山有水。图/视觉中国


喀斯特地貌遍布的贵州,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作为直立的河流,一泻千里的瀑布纵横肆意,为贵州增添了几抹野性的味道。



因水而居 | 追逐水的脚步


“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诞生于山水之间。


在山地的切割下,贵州高原内部虽然没有生成大型的平原,但在河流冲积形成的“坝、冲、坪、坳、塘、坡”等相对平坦的土地,从来不缺少人类的身影。



▲ 静静的白水河畔,是雷山县千户苗寨。摄影/李平安


“汉族住坝头,侗族住水头,苗族住山头”在水系纵横的贵州高原,人们逐水而居,散落着50多个民族。


在同一片水系,苗族虔诚地祭拜鼓中神灵。


在同一片水系,仡佬族感恩地回馈鸟雀。


在同一片水系,侗族唱着大歌延续生命。


……



▲ 贵阳。图/视觉中国


水为贵州增添了壮美灵秀,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家园,同样也成为了动物的乐土


在贵州蜿蜒的水流之间,总共生活着上千种动物。适宜的温度,加之丰富的物种,让贵州天然就是一个生态博物馆。



▲ 贵州安顺:春来苍鹭筑巢忙。图/视觉中国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大型湖泊类湿地普遍都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候鸟栖息地。草海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延伸部位,海拔适中,因而成为了高原候鸟的理想越冬地


草海的知名度与黑颈鹤不无关系,这个明星物种被当地人称为雁鹤,是全球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在高原地带的。


黑颈鹤的分布范围北起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和横断山脉,西起喀喇昆仑山,冬至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若尔盖湿地,以及云贵之间的乌蒙山区。



▲ 黑颈鹤。图/视觉中国


由于栖息的环境与人类相聚遥远,很长一段时间,黑颈鹤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神秘”。


每逢冬季,黑颈鹤会迁徙到海拔和纬度较低的地方,草海是它们的重要选择地之一。据观测,常年“莅临”草海的黑颈鹤有1000多只


现在的草海平均水深约2米,水面19.8平方公里,湖盆汇水区达120平方公里。这个数字并不惊人,不过乌蒙山区属岩溶地带,能在下渗作用严重的地面汇集这么大一片水体,实属难得。



▲ 草海。图/视觉中国


草海中生存着49种水生高等维管束植物沧众和200多种浮游植物,覆盖了几乎全部水体,草海的称呼名副其实


或许正是湖底丰富的根茎,吸引了这群“高山上的来客”。


草海不仅属于黑颈鹤,它也是众多鸟类,尤其是冬季候鸟的天堂。草海共有鸟类203种,其中水鸟有近80种,数量为5万到8万只。


按活做动区域算,草跨境海有超过半数的鸟类是候鸟,它们并不会终生生活在这里,而是按照周期一年一次从遥远的地方飞来越冬,或者只是长距离迁徙的中途在此短暂停歇。


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客居”,来去匆匆的逐水候鸟,都喜欢草海这间“旅店”。



因水而兴 | 水运带来的文明


在工业革命之前,水运是人类最理想的长途运输方式。在水运交通发达的地区,沿水而来的不仅有互通有无的物资、特产,还可以形成思想文化的触碰、交融。



▲ 西江千户苗寨夜景。图/视觉中国


虽然贵州境内河流纵横,但水流湍急,暗涌颇多,并不利于航运的发展。加之峰峦叠嶂、山石林立,陆路交通也相当闭塞。也无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贵州在史书记载上总是呈现“隐身”状态。



▲ 贵州荔波樟江风景区。摄影/卢文


贵州地处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处,主要水系从中部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散向外,构成水运的骨架。


由于水路的外向特质,贵州单凭其自然地理形态很难建构出一个单一而完整的文化体系。贵州的很多城市或市镇因地处分水岭而成为水陆转运的枢纽,㵲阳河畔的镇远古城即因水运而兴盛。



▲ 贵州荔黎芝峡谷。图/视觉中国


明代以前,贵州并没有系统和规模的长距离水运航道。明代时,流经镇远的㵲阳河,因着平缓宽阔的河道,成为湖广粮食进入贵州的重要通道。


㵲阳河源于武陵山区云顶山南麓的大岩脚下,穿梭于崇山峻岭中,流经瓮安、黄平,过了诸葛洞便进入镇远,继而下沅江,入洞庭,通长江。



▲ 依㵲阳河而生的镇远全景。图/视觉中国


近代以前,㵲阳河经历过三次开凿。真正开始大规模整治是在清朝,特别是乾隆年间的整治和开凿河道,使得贵州黄平旧州至湖南黔阳得以通航。



▲ 镇远龙舟竞赛。图/视觉中国


㵲阳河宽七八十米,深三四米,水流静缓,是明清时期出黔的重要通道之一。


㵲阳河维持通航直至近代,贵州境内航程约180公里。水运繁忙、宾客往来。



▲ 㵲阳河。图//视觉中国


沿着㵲阳河,一艘艘木船带着纱、布、淮盐等物产鸣橹来到镇远,离开的时候,船上有载满了镇远当地的桐油、五倍子、烟叶、猪鬃和石膏等。


因着㵲阳河道,镇远“因水而立、因教而安”,航运将各地商人带到黔西镇远,并随之带来了中原文化。



▲ 㵲阳河中的小船。摄影/李平安


密集的货物交易让镇远逐渐成为五方杂处、文化相间的商业要津。当年,五湖四海的外地商客在镇远结成许多同乡会,江西会馆、福建会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秦晋会馆等各地商会,在镇远遍地开花。



▲ 凯里市镇远古镇,依山傍水。摄影/王寰


镇远,不仅实现了贵州与其他省份的互通有无,一度还成为了中国与国际交往的中转站。



▲ 凯里市镇远古镇祝圣桥。摄影/李平安


横跨㵲阳河上的祝圣桥,是一座七孔石桥。直至清朝末年,这座桥仍然是缅甸使节入华的必经之路,因此有“缅人骑象过桥来”的说法。缅甸使节进入云南,沿着驿道一路来到贵州镇远,在这里换乘船只,顺着㵲阳河,进入到湖南。


因水而醉 | 赤水河畔的味道


若论中国河流,应该没有哪条河的酒精浓度高过赤水河。赤水河的酒香,或许就是贵州的味道。


赤水河发源自云南,自贵州蜿蜒而过,穿四川汇入长江。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之间,雨季降水增多,河水呈赤红色,赤水河由此得名。



▲ 离了茅台镇,再无茅台酒。摄影/李贵云


一条赤水河全长500余公里,不出百里必有好酒,是为“美酒河”


赤水河与长江交错,形成一个三角区域,西有宜宾、泸州、二郎,东有遵义、仁怀、习水。有接近一半的中国白酒名酒分布在该区域内,除了声名远扬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董酒,还有地域性名酒赤水河酒、习水大曲、珍酒、鸭溪窖酒、尖庄大曲等,不一而足。



▲ 百草入曲酿酒工艺是国家保密配方和工艺。摄影/李贵云


好酒确乎天成。秘密之一便是自然环境。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赤水河之为“美酒河”,道理很平白。


酒的酿造,水至为关键。


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河水清澈透底,两岸陡峭、多险滩急流。水质良好,无色透明,入口微甜,酸碱适度,既无溶解杂质,钙镁离子含量、硬度也都符合优质饮用水标准。



▲ 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被称为“中国白酒工艺活化石”。摄影/陆宇堃


气候是辅佐。赤水河谷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湿润而冬暖夏凉少雨水,有其十分特殊的小气候,利于酿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群落生长、富集。


粮食、河水、山谷、气候,赤水河的一切,融会在一起,就是一杯醇香剔透的白酒。


赤水河作为一条美酒河,最大的荣耀无疑是茅台。而茅台的发轫,还要从川盐入黔说起。



▲ 赤水燕子岩。摄影/陆宇堃


贵州素不产盐,因水道交通之便利,产地最近的川盐沿着赤水河源源不断地输入贵州各地。


茅台镇地处仁怀,本属偏僻,却因盐务,于乾隆初年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地“仁岸”。“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齐聚茅台镇。



▲ 赤水河。图/图虫创意


对于四海为家的商人而言,饮一杯酒,便足以慰风尘。酱香茅台的口碑,随着商人的往来,声名远播,“酒冠黔人国”。


贵州的味道,也顺着赤水河,飘散出悠久的醇香。


散文中的贵州(多彩贵州网)

散文是以一种不经意的、悠闲的、亲切的态度抒写个人情怀和感悟,它在否定秩序的自由精神空间中流露出作家们的真实性。


  贵州,为西部高原,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处处是莺歌燕舞的苗乡侗寨风情。在这里,您犹如置身于一幅原生态的唯美画卷,能听一听黄果树瀑布的水声,看一看少数民族姑娘头上妆点的花环,尝一口茅台古镇的陈酿香醇。



美如画的贵州


  当“优美散文”遇到“多彩贵州”,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们通过散文从不同角度勾勒出贵州秀丽的山川风物、多彩灿烂的纯朴文化形态和那丝浓浓的乡愁之情。



黄果树大瀑布


  写散文需真性情,都说文如其人,字里行间即可明其心志。著名作家陈残云在他的散文《崎岖的征程》中,写出来他从独山到安顺沿途的贵州风物,更描绘了闻名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他用饱含激情的笔写道:“路过黄果树瀑布,看见了这自然界的壮丽奇景,感到无限高兴。”他和青年朋友们沐浴着瀑布“飞溅”出来的水星,呼吸着饱含了瀑布水气的清甜的空气,陶醉于犀牛滩闪闪的波光绿意之中。



贵州的云海日出


  我国现代作家肖乾在游记性散文《贵阳书简》与《湘黔道上》中盛赞了贵州美妙的自然风光。他写道,“贵州田间灌溉多用一种巨型水车,直径可数丈,遇阴天,灰重的云彩下,这些大水车转动起来,直如一幅荷兰风景图”。对于“苗岭云海”,肖乾更是拍手称绝,当他所乘坐的客车在高高的苗岭上,蜿蜒东西,出没于起伏的山道间的时候,苗岭云海时而如惊涛拍打山岩,在汽车周围的道边翻滚。时而又云里雾里,把汽车整个包裹起来。当车行上一座很高的山峰时,又写道:“果然我们钻出云头,我们超越了大自然的那层奶油,车轮下是万顷银白的‘云海’,偶尔海里孤岛般地露出几座峰头。黄山、峨眉的云海,想必也不过如此罢了。”


游客在花溪风景区拍照


  较为集中描画贵州秀丽山河的作品,要推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花溪一日间》,在陈伯吹笔下,花溪的美,”是在山、水、树木、花草,甚至于村舍和田野的均匀配合。”“她与大自然打成一片”,是“远在艺术的美感律上,所谓‘多样的统一’”。作家认为花溪“是一盘和谐的彩色,她是一幅匀称的图案,她是一个健康、美丽的少女,只浓妆,不浓抹”。有着和谐的“自然之美”。“山岗、田野、流水、划子、丛林、草坪、花圃、曲桥、农场、亭阁、沙洲、石屿、假山、鱼塘装点了花溪静的美。”在步出花溪准备返回贵阳时,陈伯吹又发现了花溪的“鸟语、风声、笑语声”和“淙淙的瀑声,潺潺的水流声。”这些声音配合着“日丽山青、水绿、田碧、松苍、柏翠、桥栏红、浪花白”的绚丽,使花溪具有了人们常说的“声色之美”。“自然美”、“静的美”、“声色之美”,是对花溪最为准确的评价。



贵州贵阳花溪风景


  在现代作家中,鲁迅没有到过贵州,但他却是最早瞩目贵州的现代作家之一。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写作《导言》时,向海内外概括介绍了贵州的情况。他从关心贵州文化发展出发,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贵州黔北乡土文学作家蹇先艾的小说集《朝雾》和小说《水葬》,并说蹇先艾先生的作品“朴素”、“隐现着乡愁”,是反映贵州宗法社会的优秀作品。而作家本人,则是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家。



贵州古镇


  散文雅致,借景抒情,生活趣味,人生感悟,其行文讲究修辞,即使是回忆性的文字,也是娓娓道来,以情感动人,质朴真诚。散文,书写着作家情感的那些美好的事物。在当代作家中,也有不少作家用散文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贵州,以此寄情。


  2013年,适逢贵州建省60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将一本记录自己在贵州生活和几十年所见所闻、并融入自己对贵州深情厚谊的散文集《叶辛的贵州》献给了贵州。这本散文集,是叶辛经过几十年时间过滤之后的情感沉淀,他以质朴的文笔,饱蘸情感的文字,描摹出他内心深处永远珍藏的贵州。



散文集《叶辛的贵州》


  叶辛从青年到中年的美好岁月都在贵州度过,可以说贵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更是他文学创作的精神故乡。《叶辛的贵州》中有对当年知青生活的记述;有对贵州山川风光的咏叹;有对纯朴风情的赞美;有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怀想;有对别离贵州后建设的惊人变化的抒怀,其作品文笔质朴真挚,动人心弦。



后发赶超中的贵州


  翻开叶辛的作品,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贵州的印记,不论是贵州的山水风光还是人文美景,抑或是脱贫攻坚进程中后发赶超的贵州,都被叶辛一一写在了作品中,他的一笔一划,与贵州密切相关。


  在贵州著名作家何士光的《何士光文集》中,他的散文语言即是传统的,又饱孕着现代气息,即是古典的,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既与贵州的山川紧密相连,又不被地域所囿,而流布着四面八方的信息。何士光散文语言舒缓,曼妙,幽雅,骨子里存储的却又是现代的基因,是一个现代人的脉搏与呼吸。



《何士光文集》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贵州是一个很重要的省份。在西南这一带,无论是云南的作家,还是贵州的作家很长一段时间都用一种地域性的写作。何士光就是很重要的代表,他的一些散文都在记述着和地域与乡土有关的历史。”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曾说。


  贵州散文的另一建树者,应是戴明贤。他的目光更多地指向深邃的历史,指向那些久远的岁月,其散文充斥着浓厚的书卷气,儒雅而且高明,更能体现他那一代人的文士风范和书生气质,更具本土性。他笔下的许多人和事,都在贵州的山水之间转圜,其散文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残荷》、《戴明贤散文小说选》、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安顺》等。



散文随笔《一个人的安顺》


  “那年月小城上空总若有若无地飘着一缕药味”,“走出石街,过石巷,穿越城中央的钟鼓楼石洞门。东西南北十字交叉的石甬道,永远被挑水夫们溅得湿漉漉的。”在忆旧散文随笔《一个人的安顺》中,戴明贤老先生正是以这样一种散散淡淡的笔触,言之所忆,以一个稚童的目光,悠然的娓娓述说20世纪30、40年代贵州安顺的风物人事,他写安顺的人文心态、价值观念,生活习俗。


  大型散文丛书《走遍夜郎亚马逊故土》是贵州省写作学会2002年起开始实施的“520行走写作工程”的成果,这个工程的含义是组织会员每5年为20个旅游县市采写并出版20本精美旅游散文集。十年的行走,十年的思索,写作家们通过走访考察了贵州48个县市的山水风物、人文奇观,用他们的眼睛发现贵州风情,用他们的心感受山水的灵气,用他们的笔书写贵州的文化。最终,集成了48本800多万字的大型散文丛书,每一本平均有80篇文章、一百多张图片,全面展示了贵州多彩文化。



姑娘们跳着贵州少数民族舞蹈


  贵州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喻莉娟曾说:“三四千篇散文,反映了贵州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和地方文化,用优美而畅达的文字,深厚而朴素的感情,自由而丰富的形式去书写这片多彩的土地,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山水的美丽,人间的真情;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是我们贵州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当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美丽的贵州风景


  贵州山川秀丽,溶洞奇特,森林茂盛,它犹如一片葱笼含翠的荷叶,镶嵌在祖国的西南部,它是祖国西南腹地的一块宝地,是一块尚在开发中的沃土。未来,期待更多的作家们以亲历者、在场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用散文继续书写贵州之美、记录贵州发展的点滴。


我们又又又又又要去贵州了(作者 地道风物)

它纯粹,也生猛。当地人吃的不是简单的“辣”,而是酸辣、香辣、煳辣、油辣、麻辣……辣得大汗淋漓、张口乍舌,却也舌根生津、回味无穷。


在中国最辣的地方,吃最辣的辣椒


▲ 遵义汇川菜市场的辣椒摊位。


说起辣,人们总想起四川、两湖、江西……有没有搞错,你们都忘记“老干妈”的故乡了吗?!贵州,中国几大嗜辣地区,请了解一下(正经脸)。辣椒原产于美洲,大约在明朝时传入中国。在清乾隆年间,贵州省便开始食用辣椒了。《遵义府志》更有明确记载,当时“居人顿顿之时每物必蕃椒”



▲ 各种辣椒面。


“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遵义”。遵义,是数百年以来著名的辣椒产地。我们将会打卡汇川最大的菜市场,探秘“辣椒王国”。


最有名的虾子辣椒,有着“辣椒界的茅台”之美誉。其个头均匀、肉质饱满、鲜红柔润、口味香辣,可谓是集贵州各地辣椒的优点于一身。花溪辣椒,无名指大小,红里透亮、辣而不烈、香味有余。毕节“鸡爪辣角”,香味浓厚、辣味适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吃了这里的辣椒,才发现俗语所说的“贵州一怪,辣椒是菜”当真不是夸大。


贵州的辣椒香不可复制。它纯粹,也生猛。当地人吃的不是简单的“辣”,而是酸辣、香辣、煳辣、油辣、麻辣……辣得大汗淋漓、张口乍舌,却也舌根生津、回味无穷。毕竟,辣椒蘸辣椒就是遵义人的日常啊!糟辣椒、煳辣椒、糍粑辣椒、五香辣椒面、莽椒、油辣椒、酢海椒、鸡辣角、泡椒、青椒酱、干辣椒、烧辣椒、香辣脆、阴辣椒、柴火辣椒、豆豉辣椒、烙锅辣椒、肉末辣椒、手搓辣椒、香酥辣椒、鱼鳅辣椒……这里的辣椒“蘸水”,有数十种。


毋庸置疑,遵义是嗜辣者的天堂。这里的每一道菜,都会成为让你欲罢不能的舌尖诱惑。或许还要埋怨自己的胃,怎么长得这么小。




这里的辣椒,可入菜、可佐餐,也可独成一菜、甚至当作零食,都是完美的选择。比如——遵义羊肉粉,堪称全国米粉界的黑马,还有网友称其为“小吃界的王者巅峰”。红油鲜亮、羊肉浓香、粉质软细、鲜而不腻,让人吃了以后最不想放下的就是筷子。而吃羊肉粉,绝不能少了煳辣椒带来锦上添花的一笔。大多数遵义人的一天,便是从这碗热腾腾的羊肉粉开始。它是属于遵义人的味觉记忆,更是这座城市根深蒂固的习惯。




▲ 遵义豆花面。


豆花面,贵州遵义独创的传统特色小吃。在这里,豆花面馆遍及街头巷尾,家家生意红火。更有热闹非凡的小馆子,从早到晚都会挤满食客。


豆花面的精髓在于“蘸水”。选用遵义当地的优质朝天椒,辅以八角、沙仁、山奈、草果、茴香电商、桂皮等十几种香料,再加上大蒜、生姜,以及肉梢、花生米、豆腐皮等配料共同温火熬制而成。要多勾魂就有多勾魂!一碗辣椒蘸水,一碗扣着嫩豆花的碱面,将面条与豆花挑入蘸水中拌开吃,柔软滑爽、又鲜又香,淡淡的豆香味在口中缠绕不散。边被辣哭边狂吃的感受,也是体会到了。



▲ 遵义汇川菜市场里让人眼花缭乱的辣椒制品。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马丘比丘





▲ 图/源自网络


没有哪个地区像贵州遵义的汇川一样,发生了两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一场发生在几百年前的遵义海龙屯,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结束了中国明代最大的土司杨氏在播州长达725年的统治。播州自此“改土归流”,被纳入中央集权范围。




▲ 图/源自网络


海龙屯遗址,是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它坐落在遵义市汇川区西北方向的龙岩山上,为南宋末年为抗击蒙军而建的防御工事,同时结合了宫殿建筑。《明史》称其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它是“平播之役”的主战场、播州土司最后的据守之地,后毁于战火,又在埋没400年后被考古发现,成为了贵州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平播之役历时114天,兵法、权谋、诡计、忠诚、背叛轮番上演,仿佛发生在古中国的一场“冰与火之歌”。海龙屯所具有的依山设险的筑城技术、平战结合的功能设置、内外套叠的防御体系特征,都奠定了它在军事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 海龙屯飞虎关前的36级石制天梯。天梯坡度陡、步跨大,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堪比“登天”。这里也被称为“明军的坟场”,是当年明军未能攻破的地方。


有人把海龙屯比喻成中国的马丘比丘,是失落的土司王国。2012年4月23日,海龙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启动。重新被发现的海龙屯,是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


另一场则是1935年的红军娄山关大捷。说到娄山关,世人多想到“娄山关大捷”、“红军”……其实,它还是延续至今的川黔要道、战略重地。从地图上看,娄山关坐落在遵义北边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北据巴蜀,南扼黔桂”的要塞,山势绵直,横蹲数百里间。到了今天,娄山关仍旧是陆路经川进黔的重要关口。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上,途经贵州的部分进黔第一关,就是娄山关隧道;连通包头和南宁的国道途中,也需经娄山关入黔境。



▲ “苍山如海”,娄山关西风台。


相比娄山关的红色历史,以及现在的“红色旅游”,另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便是这里的自然环境。娄山关坐落在大娄山主脉的脊梁上,关口周围悬崖绝壁,山峰均高达1400—1600米,东西两侧为大小尖山锁峙,南北是高差为400米的峡谷。关上千峰万仞、峭壁绝立、重峦叠峰,置身其中,可谓“天然氧吧”。




红色旅游胜地的深山里,藏着一个“小上海”




▲ 毛石古镇,“水车王国”。


都说遵义有多“红”,没想到就在距遵义市区30来公里的山里,有这样一座古老淳朴的古镇——毛石,它曾是川盐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巴蜀文化和夜郎文化繁盛融合的地方


这里山高水长、河流众多、泉眼无数、奇峰林立、古树环绕,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老的民房建筑。在毛石弯曲平缓的山间清流中,还分布着大小水车300余架,是当之无愧的“水车王国”




▲ 毛石老街、蒸米粑的人家。


在毛石镇的老街上悠闲散步,恍惚回到淳朴的旧日时光。老街依山而建,两排极具黔北民居传统风格的青瓦木楼尽显古色古香。明清以来,古街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全街有商业店铺100余家,商号毗连。因此,毛石镇还曾被称为川黔古道上的“小上海”



毛石古镇的千年金丝楠。


毛石也是珍惜植物的乐园。这里有一棵千年的金丝楠古树,高50多米,直径近2米,居全省之首。裸露的根系蔓延交错,如雕塑一般。金丝楠木与层层梯田相呼应,守望着毛石古镇的静谧与繁荣。



毛石古镇的民居。



匠心之美——传承一个世纪的手工艺




藤编,取材于自然,温润坚韧,多见于云贵、广东等地。地处娄山关脚下的板桥镇,位于地球黄金线北纬30度附近。大娄山植被茂密,板桥藤编所需要的主料野生青藤,更是漫山遍野、随处可见。


大娄山的“板桥藤编”曾风靡黔北、川南地区,也是板桥镇发展了近一个世纪的传统手工艺。在上世纪70年代,要是哪个遵义人家里没有藤椅,还会被说成“不够时髦”

电商



当地人用本地盛产的青藤与竹子完美结合,以柔韧性和可塑性较强的竹子,先制作出器型的主体。然后用藤条细细密密地缠绕、编制,附于竹子之上。


以竹子为骨架,藤条为血肉。藤条一上一下翩跹在匠人们的指间,他们用实在和诚意,固执地对抗工业化的流水线。对很多人来说,藤编属于童年回忆。老人们爱坐的藤椅、去乡下时戴上的藤帽、挖野菜摘野果时背的藤筐、家里摆放的藤器和藤饰品……你的记忆里有没有藤编的存在?











七月盛夏,炽热的阳光照耀在黔北的土地上,“避暑胜地”遵义汇川,正张开它郁郁葱葱的怀抱。登古堡海龙屯,在传奇星空营地开一场篝火party,于娄山关战斗遗址体会“苍山如海”的壮美,品尝辣得尖叫的辣椒,逛灵魂气十足的菜市场,在毛石古镇和男神们一起下厨做饭,感受独具风情的手艺之美,与羊肉粉、豆花面、黄焖鸡等特色小吃来场美好的舌尖相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