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休闲农业企业基本信息采集表(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农业起源于一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因黄土覆盖广泛,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土质肥沃疏松,使用简单的木石工具即可垦耕,加之气候温暖,优越的农业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然而最初农业形态较为低级、原始和粗放,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作物加工工具以石斧、石锛、石磨盘等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极为罕见。对土地的利用主要是刀耕火种,人们无固定耕地,生活迁徙无定。故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原始农业虽应运而生,但农业文明尚未登上历史舞台。


不可否认,原始农业的产生改变了采集渔猎经济时代“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状况,使之可以形成稳定的剩余产品,从而为文化积累、社会分工以及新石器中晚期农业文明的诞生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以下以新石器中晚期作为农业文明的开端,以农业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为线索,概况描述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每一阶段演进的主要特征(表1)。


表1 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演进阶段划分


1. 新石器时代木石锄耕农业文明

炎帝神农氏时代,“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已经萌生。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工具技术方面,农具逐渐配套成龙,从砍伐林木的石斧、石锛到整地播种的石铲、石耜再到收割加工的石刀、石镰等一应俱全,且这些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型精致小巧,同时陶器也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业通用技术的改进,农作物种类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比原始农业刚刚发生时更为发达和繁荣。农作制度由一年后易地而种的生荒农作制转入连种若干年的熟荒农作制,农业形态由居无定所的刀耕农业转入定居的锄耕农业。


人们生活在以集体共有为组织基础的氏族社会,农业聚落遗址(如裴李岗遗址和磁山文化遗址等)的出现更标志着人们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地理环境为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例如,在晚更新世早期汾河流域,具有典型黄土河谷和河流阶地双相结构的丁村,就发现了28 种哺乳动物化石,如纳玛象、印度象、水牛等基本是生活在疏林、草原湖泊和沼泽的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黄河流域开始防范水患,水井等基础设施在这个时期得以发明并改造了地理环境。由此可以看出,通用技术、组织方式和地理环境三方面的发展在农业文明起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定居生活的稳固,黄河流域进入发达的农业经济阶段,农业文明时代由此到来。


2. 青铜时代金属器锄耕农业文明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夏、商、西周、春秋),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亦是中国考古学中的青铜时代。本时期内,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农业通用技术产生划时代的进展。青铜工具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铜䦆、铜铲、铜臿等青铜农具比之木器、石器、蚌器等更为锋利坚硬,其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森严的社会等级结构与富有弹性的奴隶制为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修(如农田沟洫系统的形成)和奴隶集体劳作提供了社会组织基础。


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逐步向土壤比较湿润、地势比较低洼的河岸平原地区发展。这些地区虽能够缓解干旱的威胁,却也由于降雨集中,河流经常泛滥,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高,内涝盐碱相当严重。为在低地平原地区发展农业,首先需要开沟排水洗碱,农田沟洫体系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


因此,人类文明正是在对一项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应战的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生长的动力来源于富有创造性的应战主体和富有创造性的人类群体。农田沟洫系统是当时农业技术经济范式体系的根基和核心,在此基础上,起亩畦作、耦耕协作、耘籽治虫等农业技术陆续出现。农业耕作制度渐渐由撂荒耕作制转变为休闲耕作制,原始的农业技术经济范式向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经济范式蜕变,孕育出青铜时代金属器锄耕农业文明。


3. 铁器时代精耕细作农业文明

从春秋中期开始,中国开始步入铁器时代。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代表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变革中产生,到战国时期已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被广泛使用,不仅利于开垦从而扩大耕地面积,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特别是铁犁的出现,更是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


在农业动力方面,畜力耕作相伴而生,改变了单纯依靠人力的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工具和农业动力的这种变化促使农业劳动者个体独立性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开始演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农业生产力的跃进也为耕作制度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作制由休闲制逐步过渡到连种制。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气候苦旱、水资源不足的限制,劳动者对农业环境的改造更加突出,以灌溉为目的的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兴起,逐渐减弱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于黄河流域而言,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防旱、节水、灌溉、保墒耕作技术体系。以深耕熟耨、不违农时、人工施肥、防治害虫、选育良种等为标志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在延续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确立、发展和成熟。黄河流域最终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高度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农业文明。


4. 机器时代工业化农业文明

明末清初,黄河流域遭受了严重的战乱破坏,荒榛蔓草,庐舍丘墟,明代以前经营的农业景观荡然无存。明清两代政府为了改变国初的凋敝之状,颁发诏令鼓励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对于黄河上游的西北边境地区,则组织戍边将士利用“军屯”的形式进行开垦。黄河流域的山西西北、陕西北部、宁夏平原、青海西宁地区、甘肃河湟地区、内蒙古河套地区,都是屯田的重点所在。清中期大规模的垦殖活动向山区不断扩展。平原地区无山田可开的农民竟不顾生命安危,在黄河大堤的柳树空隙间进行耕种。虽然该时期充分利用了土地,但过度的、掠夺性的开垦活动使地理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黄河流域内平原地区的森林植被全被破坏,山区森林面积迅速减少乃至消失(如周至县的辛峪、黑峪、西骆峪直至渭河河谷,原来均为林地,至明清也成为农田)。森林的破坏又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黄河下游土壤盐碱化。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开始传入中国。西方的农业机具、选种育种方法、施肥栽培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促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弥补了地理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虽未使传统农业得到根本改造,但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引进机械生产装备,逐渐用现代生产技术、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等改造落后传统农业面貌,基本实现机器作业对人畜力作业的替代,工业化农业实现较高程度的发展,同时推进了农业文明新的进程。


5. 计算机时代信息生态农业文明

按照工业化的模式改造农业,虽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高投入、高消耗的方式也同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全球各国都更加关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绿色发展方式得到空前重视。中国在21 世纪初也将可持续发展提到战略高度,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绿色食品链、土壤整治、生态修复、物联网追踪技术等都成为研究和实践热点。这些趋势预示着未来农业将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相结合的农业,农业文明必将是以绿色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所引领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信息生态农业文明。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编自《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苗长虹,艾少伟,赵建吉,等著),标题和内容有调整。科学创造未来,人文温暖世界。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人文在线,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参与赠书活动,联系邮箱:houjunlin@mail.sciencep.com。




今日好书推荐



本书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国家急需研究的重大命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黄河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资料,综合运用资料整理、统计分析、莫兰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耦合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发展战略定位、流域范围界定、空间组织策略、跨界合作模式、体制机制创新等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各城市的战略发展决策提供支撑。


本书可供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对黄河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