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梨园交通银行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通州梨园支行电话)

2018年12月31日,四惠桥附近的绿化带中,朝阳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给流浪乞讨人员送棉衣,并讲解救助政策。


16个区均设有专业救助站,24小时对外开放;约千家福彩网点今后将成为长期临时性庇护站


昨日,北京市民政局在朝阳、海淀、通州等地继续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为流浪乞讨者提供基本救助。


通州已设置5个临时救助点


自去年入冬以来,通州区已先行先试开展福彩网点临时救助。目前,全区已将3个福利彩票销售网点、1家爱心医院以及1家慈善超市打造为临时救助服务点,覆盖了通州主城区。


昨日上午,位于通州区梨园镇云景南大街233号的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店门口竖起了一块蓝色的牌子,写着“临时救助点”几个字。除了福利彩票销售区,这个60平方米大小的销售点还单独开辟了一个15平方米大小的临时救助区。救助区内放置了热水瓶、棉大衣等救助物资。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7月以来,该店就成了临时救助点,配齐了救助物资,工作人员也接受了培训。该网点负责人崔会成说,网点从早上9点至晚上9点都会向流浪者开放,店内一共4名工作人员,目前已帮助了不少前来咨询或避风避寒的人。


据通州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彤介绍,仅依靠区救助站辐射不到全区,希望通过发展这种临时救助站,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就近得到救助。


“流浪者夏天可以来此避暑避雨,冬天可以避风避寒,还能帮助联系救助站。此外,还有北京市通州区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专业社工在此提供服务。”王彤说,“如果有热心群众发现他们,也可以把他们引导过来,还可以给社工打电话。”


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马长生表示,目前这一政策已向全市范围推广,北京全市2000余个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已经收到通知,符合条件的销售网点将向流浪乞讨人员开放。


“有的人可能需要救助,但他们不知道救助站的电话或信息,通过这些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可以扩大救助渠道。”马长生说。


据他介绍,下一步,北京市民政局将继续总结完善开放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提供救助服务的工作模式,计划从全市筛选出1000家左右设施条件较好的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挂牌长期作为临时性庇护站。


各区均有专业社工力量参与巡视


聘请专业社工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相关工作是又一看点。马长生介绍,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北京市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救助体系。


在提供救助场所方面,目前全市16个区都有一个专业救助站,24小时对外开放,救助站的电话已公布,有需要时将第一时间响应。


“救助站内,流浪乞讨人员可在此睡个安稳觉、喝个热水、吃个饱饭,小伤小病也能得到治疗。”马长生介绍,对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还有专门的力量护送其返乡。


据悉,去年入冬以来,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公安、城管等力量,对全市142个流浪乞讨人员比较容易出现的点位加大了巡查力度,并动态更新有效点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巡查救助。如今,各社区、网格员、街巷物业、街巷长等力量也参与进来。近期,北京大幅降温,相关部门的巡视范围和频次也会进一步扩大,确保北京不发生冻死冻伤的情况。


对于露宿街头、突发疾病有生命危险的流浪乞讨人员,每个区都有一个专业的社工机构在贡献力量,由专业的社工帮助在各区域巡视、发现并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因为社工的技能比较专业,能用专业的沟通技巧与流浪乞讨人员‘破冰’交流,并深入了解情况,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而且专业社工也能作为救助工作队伍的补充力量,扩大救助覆盖范围,提高救助的精细化程度。”马长生说。


■ 现场


新年前夜救助流浪露宿者20人


新年前夜,在北京市东四环四惠桥附近的绿化带里,两顶帐篷搭建在寒风中,救助人员上前巡查,发现帐篷里都住着人。工作人员上前询问,一位老汉不愿意透露自己从哪里来,只说来北京办事。救助人员给他送上饺子和棉被,询问是否愿意到救助站居住。


“这些露宿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中愿意来救助站的不多,所以我们只能分发一些御寒的衣物和食品。”一位救助人员说,“天气越来越冷,加大巡查力度就是为了保证这些流浪乞讨人员不发生冻死、冻伤和病死的情况。我们也劝他们回救助站,希望帮助他们回家。”


在集中救助专项行动中,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在大风降温和严寒中联合行动,加强对重点地区、地下通道、繁华地段、桥梁涵洞、旅游景点等区域的巡视和检查,劝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对经耐心劝导仍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发放必要的食品和临时避寒衣物,并告知其求助电话、机构地址和乘车路线,方便其随时求助。


12月31日夜间,北京市共出动巡视车辆(含公安及城管)45台次,参加巡视的人员(含公安及城管)160人,巡视点位138处,发现流浪或露宿人员21人,接回站内救助4人,站外救助16人,现场发放御寒衣物食品18份,拒不接受救助1人。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检查情况看,各区认真落实街面救助巡视工作,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救助效果明显。


■ 背景


去年北京流浪乞讨人数有所下降


北京市民政局介绍,2018年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比2017年有所下降。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魏朝阳说:“以前经常去巡查的点位,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比以前少多了,有的点位没人了,有的点位人数少了。”


对于人数降低的原因,魏朝阳解释,首先是愈发完善的寻亲机制帮助一部分流浪者成功寻亲回家。据他介绍,北京市民政局与市公安部门建立了人像比对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人像比对寻亲工作。通过开展受助人员图像信息比对,筛选出相似度较高的照片4万余张,抽调专人对疑似照片进行逐张比对、核实信息,最终确定受助人员身份。2018年通过人像比对成功寻亲241人。


据介绍,目前北京通过拓宽寻亲渠道、优化接送机制等方式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工作,将对长期滞留受助人员的影像资料、口音、身体特征等信息进行逐人归集、核对、梳理、整合。


在大力寻亲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民政局还形成了“接返和护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2018年,家属接领1237人;京外机构来京接返333批次966人;跨省护送122批次608人,帮助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此外,由于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各地的精准扶贫政策留住了打算再次外出的流浪者,发挥了‘回归固稳’的作用。同时,北京每年针对流浪者的巡查和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多部门联合巡查,发现比较及时,通过北京与外省市的联动,根据受助对象的意愿帮助其返乡。”魏朝阳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