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是计划经济

人类社会经历了百万年的发展,从原始采猎经济发展到原始农业社会,再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社会,而现如今正从商品经济社会过渡至信息化社会,那么信息化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人类的文明又该走向何方?今天我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一次大胆的探索,分析不对或者表达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商品经济起源于交换

目前,人类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市场经济,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的供需关系调节商品生产的数量。这个关系如果分解开来就分为两部分:供给与需求。只要社会有需求,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供给,有供给就有生产,有生产就有投资与劳资关系,之后,人们才能基于劳动获取生活物资。

人们获取的生活物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类是自己生产,另一类是通过交换获取。在原始社会里生活物资主要通过自己生产获取,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就会出现分工,这时候获取足够生活物资就需要一定的交换。分工的越细,人类的总体生产效率也就也高,交换的频次也就越高,商品经济也就越繁荣。

有交换就会产生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会导致货币的产生,之后才会有货币经济,而货币本身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产品交换的需求而被大部分人认可的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可以有价值的,也可以毫无价值,决定其能否作为货币是在于能否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只要大家都认可,即使是一张废纸,依然具备与其它有价值产品交换的价值。这张废纸让大家认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有价值的产品进行牟定,比如贵金属等;另一种是给这张废纸牟定一种信用,这种信用需要一个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的主体进行担保,从而确保这张废纸具备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这个经济主体可以是国家信用,也可以是某个强大的金融机构。

二、商品需求与供给的本质

首先,我们讨论下人类的需求有哪些。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作为万物的一份子,求存是其第一属性。人类求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获取能量;二是繁衍后代;三是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对于获取能量主要表现在对食物的追求,包括日常进食、口舌之欲等;繁殖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追求,包括求爱、乱交等;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主要表现为身体机能的健全以及各类精神追求,包括锻炼、求医、压力的释放、精神的满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自我麻醉等,其目的就是让身体机能重新回归平衡。只要能满足这些需求的物质,理论上都能够成为商品,但并不是所有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都具备交换价值,比如空气。空气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但是却无法成为商品,因为空气无处不在,人们基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获取,所以就不具备交换价值,也就成不了商品。其它的物质由于不能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人们获取这些物质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这个物质就能够成为商品,具备交换价值。

此外,人类显化的需求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的。当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人类的需求只有获取食物与繁殖,劳动只为填饱肚子与繁殖后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开始寻求更美味的食物,并与更具备吸引力的异性交合,专职的厨师与妓院就会产生;人类天然就具有惰性,当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之后,人们就会寻求劳动的替代,将本该属于自己的劳动交给他人,奴隶的交换就会产生,而能够让他们为自己劳动的能力就是权力;人们空闲下来之后也会追求精神享受,包括对艺术、音乐、诗词等的追求,这些东西要么能够麻醉神经,要么能够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认知,更高级的商品如字画、歌曲、书本等就自然而然产生,因为人们的需求刺激了这些商品的产生。

其次,我们讨论下供给。社会上有需求,市场上就会有供给,有些供给需要自身通过劳动获得,有些需要通过交换获得。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来说,由于自身的劳动基本可以获取家庭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所以就很少进行交换;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们来说,由于自身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人,因此,他们就需要通过交换获取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资。

对于商品的生产而言,主要通过劳动获取。分工大规模发生以前,劳动关系相对简单,商品生产数量主要是基于个人的体力。由于每个商品的生产工序较多,个人如果完成全部工序耗费的时间就很长,生产效率偏低;相对而言,如果每个人都只完成其中一个工序,之后将下一个工序交给另外一个人完成,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每个人只完成一道工序,就会节省很多工序衔接时间;另一方面每道工序的动作相对简单,一个人反复进行,熟能生巧,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所以人们为了提高商品的生产效率,就会天然地进行分工与协作。

三、商品生产的组织方式

社会化分工大规模发生是与市场的体量相关联的。当市场需求偏小,每道工序不足以养活从事这道工序的人员时,就不会产生分工,只能产生简单的协作;只有当市场需求量大到足以养活从事每道工序的人员时,大规模的分工才会产生。分工出现以后,生产商品的地方就会转移至作坊或工厂,进一步会产生如何组织生产的问题。商品虽然是通过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但是仅仅有劳动是无法生产出商品的,还需要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的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较多,普通人很难获取这么多的生产资料,这就需要具有足够资本的人投入生产资料,之后再组织工人进行生产。

所以,商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生产资料的投入,二是工人们的劳动,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对于生产出来的商品所有权归属于哪一方,就存在不同的意见。认为商品的所有权完全归属于生产资料投入的那一方,这个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如果认为商品所有权属于两者共有,那么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从商品产生的两要素方面来看,这个所有权就应该是两者共有,因为离开了劳动,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创造出商品。如果所有权属于两者共有,就会产生一个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倘若每个工人都认为这个产品的所有权有一部分归属于自己,并要求对组织生产的管理权限,那么内耗就会发生,生产效率会降低,这个生产单元就一定会崩溃;相反,如果商品的所有权归属于生产资料的投入方,那么这个投入方就会简单地把工人的劳动等价成为另一种商品,基于商人逐利的本性,就会要求最低的人工成本,剥削就会因此产生。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要重点解决生产管理低效率的问题;而资本主义私有制要重点解决剥削的问题,因为商人逐利的本性很容易产生高效率与低成本,但是也容易产生剥削。

四、经济危机的本质

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生产力摆脱不了人力与畜力的限制,生产效率偏低,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不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主要智力都是在于如何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动力逐渐替代人力与畜力,相比于人力与畜力,机械动力可以利用化石能源为商品生产提供无限的动力。此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效率越来越高,生产的商品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生产的商品数量远超过社会的总需求,此时就会出现生产过剩问题。

生产过剩之后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大面积的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等,最后发展成全社会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大量的底层人民会因为没有工作而被饿死,工厂主也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破产倒闭。当多余的产品被彻底消耗,社会供求关系就会重新趋于平衡,经济重启,社会秩序重新恢复。

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产品过剩导致交换环节被打断。在社会分工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只有不断地交换,人们才能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如果某个交换环节被打断,人们就会失去生活物资的来源渠道,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面积的饥荒。工人们如果因为贫穷而无法购买商品,产品会进一步滞销,工厂主会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银行也会受到牵连,整个社会大乱。所以,避免经济危机的核心就在于如何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五、如何避免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与高涨,根据不同市场的情况,时间一般在3—8年。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完全市场化导致的。在经济复苏阶段,市场上的需求往往比较旺盛,工厂主为了争夺市场就会不断地扩大生产,这个扩大生产的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社会总产能再次超过社会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有一家机构时刻关注社会总产能,并在快要过剩时及时提醒工厂主,工厂主就能够在危机爆发前及时减少产量,那么这个生产过剩问题也就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但是,在商品交换市场化的条件下,这个协调机制很难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同的工厂主之间会存在竞争,如果甲方减少产量,那么市场就会被乙方或者丙方替代,那么甲方就会因此丢掉部分市场,所以,作出减产这个行为于甲方不利;

二是在信息交流尚不通畅的情况下,统计社会总产能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从统计开始到统计完成是需要时间的,如果这个时间托的太长,那么产品的过剩就很有可能在这个统计的过程中发生,特别是在市场全球化的环境下,做这个统计就变的更难;

三是即使能够形成一种行业协会,协会成员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共同进退,但是不同行业协会之间也会存在协调问题。在产业链错综复杂的商品经济社会里,某一个行业的生存过剩,同样会波及到其它行业,经济危机同样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如何避免生产过剩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建立一种强大的协调机制,能够让商品在生产过剩之前,及时降低产量,从而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这个强大的协调机制就是计划经济

六、信息化与智能化让计划经济成为可能

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以前,推行完全的计划经济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获取社会总需求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较大的市场,从获取需求信息到制定生产配额耗费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难度较大,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是需求信息太过庞杂,基于人力的计算能力很难去进行合理的分配,且容易产生计算误差;

三是因为基本消除了竞争,因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抑制,生产效率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所以,传统计划经济典型特征就是生产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技术更新迭代较慢、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等。

信息化社会以后,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万物互联以后,基于信息化技术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获取社会需求信息变得非常容易,且能够高效地计算出各类产品的需求数量。只要这个信息平台能够搭建起来,并用以指导各个行业的生产厂家,那么生产过剩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但是这个信息平台的搭建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是工厂的智能化,其次就是数据的信息化,最后就是人才队伍的搭建。因为这个平台的搭建需要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行业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收集相关信息并上传到系统内。

作为企业本身,进行这种信息的收集的动力其实不足。因为这个信息平台本质上是基于社会管理的需求,而企业本身更多地是关注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组织专业人士收集生产信息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对企业自身发展不利。所以搭建这样一个信息平台,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而搭建并维护这个系统的费用应该由政府承担。

现如今的制造业发展水平离完全的信息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收集制造业信息有一定的难度,且数据的真实性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但是,如果制造业完全走向智能化,那么这个信息收集的难度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智能化工厂的生产数据都存在后台,作为政府机构,只需要调取这些存储的数据,就可以实时掌控生产数据。所以工厂智能化是搭建这个统一信息平台的关键,而这个智能化在全行业的普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保守估计没有三五十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当万物互联,工厂完全智能化以后,政府基于这个信息平台就能够很好地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其实就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思路,只是在计划经济中引入了私人企业,从而充分调动社会的创新能力。此外,搭建这个信息平台并决定商品生产数量的权利要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上,如果交给了财团,那么这个财团基本就掌握全国人民的命运,而这个财团的负责人或董事会就具备了上帝的性质,而且是完全固化的阶级分类,一种病态社会,这样的社会绝不是普通民众想要。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聪明才智有机会跻身这个社会的管理顶层。

工厂完全智能化以后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这就是人力资源的过剩。当所有的产品都能通过智能化工厂生产出来以后,解放出来的人力就会创造出新的需求,此后,奢侈品、艺术品、旅游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等都会出现蓬勃的发展,而制造业也会像今天的农业一样成为人类发展的基础产业,并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很小的比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