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ppp业务(ppp业务知识考试题库)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印业务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将PPP列为高风险业务,要求严格控制国有企业参与。那么,对于国有企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PPP业务的高风险?


第一,PPP业务严重拖累企业的财务指标。PPP的ppp操作模式下,建设期普遍较业务短,且投资融资规模巨大,然后依靠长达十年以上的运营期,慢慢地回款。这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EVA等重要指标,将造成巨大的拖累。很多国有企业发现,干了几年PPP,短期业绩上去了,但是财务指标越来越难看,甚至连国资委的考核指标考试题库都难以实现。


第二,PPP业务存在严重的投资回收风险。为了规避所谓政府债务,PPP的操作模式,要建立全周期的绩效考核机制,对项目建设、运营、移交,甚至使用者付费、产业发展服务等,都要进行考核。一知识旦项目建设完成,社会资本再无与政府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使是国有企业,也处考试题库于绝对弱势。在政府财政紧张的大环境下,“过紧ppp日子”,首先就要通过绩效考核压缩应付款项。


第三,PPP业务面临严重的政策变化风险。PPP的操作模式,并不成熟,朝令夕改。前几年的退库潮,各种清理整顿,消磨了太多的热情,如今很多人谈PPP色变。PPP项目库,就是个神奇的存在。如果项目无法纳入PPP项目库,就无法安排财政支出,但是进了库,选了社会资本,却可能再被退库。如此,社会资本权益怎么保障?权益得不到保障,又有谁愿意参与?国有企业的出资人都认为高风险,又如何指望民营知识资本参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PPP恰恰最缺乏法治基础,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