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王君庭(青岛市税务局姜仕竹)

国庆佳节的前一天,青岛召开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座谈会,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用三个半小时,聆听了20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提出的诉求一一给予回应,不少问题有关部门现场办公予以解决。


“我们要勒紧裤腰带,与企业同舟共济!”企业负责人在谈到今年以来面临的各种困难时,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表态,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众所周知,青岛以工业立市、兴市、富市、强市,工业在青岛城市经济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青岛的工业享誉国内外,有着“上青天”的美誉、“五朵金花”的骄傲和“品牌之都”的辉煌。


但近年来,青岛工业发展步入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的青岛工业,发展减速,投资不旺,贡献度不断降低,主导地位不断削弱,个别工业企业发展困难,信心不足。


关键时候,青岛召开这样一个专题会议,对于增强企业信心,切实帮助企业攻坚克难,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意义重大。


投资回稳向好,青岛工业划出上扬曲线


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转型压力叠加影响,青岛工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但一些积极向好的苗头已经出现。比如,工业发展的前端——工业投资走出低谷,划出上扬曲线。“从趋势看,青岛工业投资企稳回升,势头比较好。青岛工业投资连续21个月下降之后,由负转正,一路上扬。今年1-8月,增速已经回升至7.7%。”青岛市统计局局长刘岐涛说。


青岛市统计局9月3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份青岛工业在建项目1274个,同比增加287个,投资额增长7.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1%,均高于工业投资整体增速,对提升青岛投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会的青岛工业“头部企业”也较为乐观。“海尔集团青岛地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增速可达10%。”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总裁梁海山说,海尔正在实施“倍增计划”,力争三年内,新增销售收入1500-2000亿元。


正在遭遇家电行业低迷的海信稳扎稳打,今年1-8月,集团整体收入增长3.3%,预计全年增长5%。海信的“底气”主要来自海外市场的强势增长。“今年前8个月,海信集团海外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1.3%,且占比已经达到40%,对集团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说。


青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一脸轻松”:“今年1-8月,青啤集团利润增长28.6%,创历史最高水平,净利润增长31.6%,创近十年最高。青啤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与会的20家工业企业中,海尔、海信、青啤、中车青岛四方股份、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中信特钢集团青岛特钢有限公司、青岛海湾集团、中石化青岛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青岛九联集团、青岛汉缆股份、青岛渤海科技等14家企业销售收入或者产值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长面为70%。


产能回流、战略升格,抢抓“青岛机遇”


眼下的青岛,国家战略频频叠加,已经站在了国家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新风口,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带来了重大利好。


意识到这一点的工业企业对青岛进行“再认识”,纷纷提高了青岛在企业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一些原本在青岛之外布局的产能加速回流。


“我们在青岛布局了15家互联工厂,并在青岛建立了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形成高端家电制造的大生态,目前已经吸引了350家供应商落户青岛。”梁海山说。


看到“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机遇的海信集团,积极主动筹划产能转移和产业升级,将外地产能和业务转移至平度的工业园。今年6月,海信主动把浙江长兴的全部洗衣机产能搬迁至平度,年内即可形成产值3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可增加至7.5亿元。海信还把部分商用冷链业务由广东顺德转移至平度,预计今年可形成产值1.2亿元。


黄克兴表示,青啤将继续加大在青岛的投资,适时关闭外地小型工厂,陆续往青岛转移,在青岛形成优势产能。“青啤还将实施未来五年跨越式发展规划,围绕‘快乐’‘健康’‘时尚’三大核心战略板块壮大‘啤酒 ’业务,打造与主业互补的多业态共赢共利生态圈,实现倍增式跨越发展。”


中车四方股份将通过本地化先行先试的市场引领作用,将产品积极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并逐步将青岛打造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谱系化产品示范的核心城市。


中信特钢集团正在抢抓钢铁产能布局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实施“精品 规模”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环保搬迁续建项目,完善产品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我们将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努力把青岛特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品特钢研发生产基地,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信特钢集团副总裁、青岛特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君庭说。


正处在“上升期”的青岛海湾集团站在销售收入百亿新起点,自信地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今年以来,我们聚焦青岛‘15个攻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抓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7%,主要产品产销率达96.2%。随着项目的陆续投产、达产,青岛海湾集团将在2018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的基础上,4年内实现翻番,到2025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300亿元。”青岛海湾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明说。


中车四方所对青岛本地市场进行深入拓展。“我们将围绕‘深耕青岛、布局全国、走向全球’的发展路径,全力落实‘一总部、四中心、两基地’布局,吸引相关技术、产业落地青岛,力争三年再造一个四方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晓东说。


财政再困难,也绝不向企业挤牙膏


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攀升。青岛正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正在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中,仅增值税一项,就实现了全青岛制造业减税户数4.6万户,实现净减税16.35亿元。


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地,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近日发布的全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升到75%,新增减税9.45亿元,加上原有政策,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减税28.35亿元;全市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数量逾3500户,减免企业所得税21.21亿元。


一边是企业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一边是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是否还要一如既往为企业减负?青岛的态度是坚定的,答案是肯定的。“政府宁可勒紧裤腰带,节省开支,也绝不向企业挤牙膏。要与企业同舟共济!”王清宪说。这番话让与会企业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据悉,青岛将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就高不就低,实施“顶格减税”。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还将加强财税政策扶持,抓好政策落实,把政策“红利”真正送到企业手里。


青岛还将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关键时候“扶一把”。据悉,今年以来,青岛市区两级政府部门联动,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走访了一遍。目前,市级层面已经梳理出54户企业的70项问题,对这些问题将一一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切实予以解决。


对企业反映较多的融资难问题,青岛将创新金融服务,把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风险共担基金等政策用实用好,加大对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项目的贷款贴息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有了政府的“阳光雨露”,青岛企业大可放开手脚,奋力一搏。只要善于把握开放发展大势,抓住难得历史机遇,苦干实干,必能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撰稿 沈俊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