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永真眼镜青浦连锁店(上海青云路眼镜店)

像在听“天书”一样——上海市群艺馆音乐指导宋频平还记得第一次听崇明山歌传承人张顺法、张小末兄妹演唱的《潮水娘娘》的感受。宋频平是上海人,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民歌演唱,但面对崇明山歌,也只能“硬听”,听完一问,发现和自己理解的意思是两回事。


张顺法的手抄本张家山歌 钟菡 摄


《五更鸡鸣鹁鸪啼》歌词。 钟菡 摄


张顺法在家中唱起山歌 钟菡 摄


张顺法家里的电视上能随时调出当年的节目,画面上是他的妹妹张小末。 钟菡 摄


宋频平和张顺法 钟菡 摄


张顺法在家中唱起山歌. 钟菡 摄


张顺法(右四)、张小末(右三)兄妹和参加《沙上风》崇明根源音乐会的年轻演唱者在上海大剧院后台。资料照片


很多人认识张小末是通过2016年安徽卫视的《中国农民歌会》。兄妹二人唱了《酿酒歌》,受到全场称赞成功晋级,但他们并没有参与后续录制。张顺法回忆,当时每天晚上9点要去电视台排练,非常辛苦,而且饭菜都是辣的,他们这两个自小长在江南水乡的人实在吃不惯。


《酿酒歌》原名《泯沟沿头老蛸蜞》。蛸蜞是一种长不大的螃蟹,会破坏庄稼,抓它们时,两只锋利的钳子能蜇得手鲜血淋漓。节目播出时,兄妹两人台上欢快地演唱,字幕滚动播放着“歌词大意”,好像他们唱的是意大利咏叹调。


没想到,节目播出后给他们带来许多争议。有民歌界的学者提出,《酿酒歌》的曲调是从杨柳青调过来的,那是江苏的代表曲调,怎么能把它作为崇明山歌的代表?“这歌我们从小就有的。”想起来,张顺法还有些委屈。当时,是节目组导演点名要他们唱这首歌。


其实,许多曲调在长三角一带都有流传,江苏民歌《茉莉花》上海也在唱,《孟姜女调》更是遍布苏浙沪皖。在江南文化的土壤下,长三角本就是一体的。


传承江南民歌,应该摒弃门户之见,但在有些事上,宋频平还是有些不甘心。她的书桌上摆着一本音乐学家乔建中编撰的《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书中收录了各地代表民歌,但唯独没有上海的本土民歌。


上海不是没有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里保存了600多首,但上海对民歌的关注和传播还不够。在青浦朱家角,市群艺馆工作人员见过很多上了年纪的传承人,刚刚约好录制采集的时间,眼见过了一个年,人就没了。“不管那些山歌是不是张家独有的,都是一个值得记录的谱系。我们研究民歌,是要挖掘出民间音乐元素,让更多人知道,它可以变成交响乐、变成合奏,可以做出美声作品。”


宋频平打算有时间了就帮张顺法把张家山歌录下来,她来整理谱子。“还好歌词整理好了,不然要听天书。”她笑着说。在她眼中,张顺法、张小末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温暖。


就像去张顺法家采访时,他一定要抓一把自己种的花生、龙眼招待客人。他会觉得房屋局促、简陋,让“上海”客人受委屈了。“他越是这样,你越想尊重他。”宋频平想了想说,“他的精神世界是成功的。这样的传承人是有价值的。”


民歌是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体现。


大学刚毕业时,宋频平一度因为工作忙碌而烦躁。有一天,她看到一位农妇打扮的女人蹬着三轮车,丈夫坐在车斗里吹笛子,他们沿着顾戴路一路骑一路吹,像是电影里借音乐依偎在一起的恋人,灵魂仿佛泛着光。那个瞬间,宋频平明白了民歌的意义——


“在劳动之余唱歌,也许一万个人里只能找到一两个人。他们用歌来体现生活情感,看到美好的事就要抒咏,那是比别人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民歌里,精神层面的传承最有价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民歌,上海人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决定了上海民歌风格的细致、舒缓、柔美。


七代人已经跨越一百年的光阴,张顺法吟唱的张家山歌传承有序。那一本无字天书里,有上海本土文化的灵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