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发2004 16号文件(中发200416号文件全称)

求真的意义在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讲求实际、务求实效、探求规律。求真蕴涵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纵观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充实和完善、方式方法的改进、手段和载体的创新,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实效,始终与求真的境界密不可分。基于此,就必须廓清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根源,认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发展历程,藉此总结并借鉴其基本经验,用“求真”来求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方程式”。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缘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缘于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立德树人,就是要 “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要求的“德”,“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是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和根本标志。要完成高等学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一以贯之在思想政治教育求真上下功夫,既要把求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把求真作为大学生塑造自身价值的路径选择。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发展历程、表现极其基本经验


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求真表现出与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相适应、相统一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标志,迄今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起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确立“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精神的过程中,1985年8月1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简称“85通知”)、1987年5月29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简称“87决定”),以及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86年3月20日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教政字[1986]005号)。这期间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 课程体系的“85方案”。中央“85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这已成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之一。中央“85通知”明确提出了对大学生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还要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 根据中央“85通知”要求,原国家教委的意见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即“85方案”)。同时, 中央“87决定”进一步强调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阶段(1993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精神过程中,中共中央1994年8月3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94意见”)和原国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关于颁布试行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教政[1995]11号)。这期间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体系的“98方案”。中央“94意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必须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有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大改进工作的力度,完善德育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和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 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根据“94意见”要求,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国革命史论课程;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法律基础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文科类专业还应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有条件的理工农医院校和专业可列入选修课(即“98方案”),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2002年至2010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4年8月26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简称“中央16号文件”)。这期间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体系的“05方案”。“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2005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005号)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即“05方案”)。


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阶段(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项使命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基于此,《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党和国家层面的这些“方案”和“文件”即是坚持求真、不断求真、持续求真的例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改革开放之真,务发展稳定之实,充分展示其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作用,竭力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精神动力、思想保证的使命担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不断深化。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方案”和“文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基本经验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个始终坚持、四个不断: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进方式、完善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解关心、平等尊重,不断提升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水平;四是始终坚持以史为鉴、立足现实、追求真知,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