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大华银行开户行查询(大华银行官网客服电话)




大华股份(002236.SZ)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1.14 亿元,同比增长46.06%;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9.33%。本期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0.59亿元,同比下降377.53%,主要是确认了联营企业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亏损0.98亿元,若加回这部分影响,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虽然大华股份整体一季度业绩保持高速发展,但是反应在股价上的走势却不尽如人意,与海康威视(002415.SZ)的指标对比,两者营收仅仅相差两倍,市值却相差9倍。


是什么样的差距导致了大华股份市值远远低于海康威视的市值?大华是否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未来是否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大华股份被严重低估


中移动入股、转型AI,两大变量巩固地位,对比海康被低估。


大华股份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2%,实现稳健增长。


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大华股份提供完善的端、边、云产品体系,全产业链覆盖。产品包括睿界前端智能系列、睿思边缘侧智能系列、睿谋计算中心、睿畅网络服务产品、大华云睿公有云服务、巨灵平台等。全产业链打法,虽然扩张速度走的慢,但是整体更稳定,竞争力更强,为公司在AI智能赋能各行业提供了扩张机会。


从股东实力来看,中移动参与定增,投入56亿元成为大华股份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达到9.43%。中移动深耕企业ICT领域多年,大华与它的战略合作可以帮助大华股份顺利推进AI转型。并且中国移动具有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强大的渠道能力,可以共同推动产品扩大覆盖。中国移动拥有强大的渠道变现能力,根据机构数据测算,2019年,中国移动拥有9.50亿户移动客户、1.72亿户家庭宽带客户,政企客户数超1000万、自有及合作渠道网点超30万个,工业、农业、教育、政务、医疗、交通、金融等DICT 行业解决方案收入超人民币260亿元,国际业务收入近百亿元。中国移动及其子公司在具备多方面战略性资源,将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助力。


从研发投入来看,大华股份呈后来者居上的态势。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29.98亿元,同比增长7.28%,占营业收入11.33%。比AI四小龙投入的研发资金要多,安防领域仅次于海康威视。除了对传统的视频技术保持投入,公司持续加强对多维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平台、机器视觉和机器人、5G、网络安全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整体的布局深远,虽然在AI算法上可能稍差一点,但是随着研发的投入,跟AI四小龙的AI算法差距在逐渐缩小。


根据中国安防网预测,下季度安防市场约有78%的企业销售额将会提高,约15%的企业与四季度持平。预计上半年安防行业的发展速度将达到9%,其中视频监控市场增长10%左右,防盗报警及实体防护增长7%左右,出入口控制增长9%左右,社区居民安防增长10%以上,国外市场的增长率预计为 6%。


总的来看,这个安防行业增长持续高速推进,目前还没有看到瓶颈,因此对于大华股份来说AI智能化赋能各行业是一片蓝海,大华股份在当下时点积极投入,未来或将继续保持行业第二龙头的位置,鉴于与海康威视的巨大估值差,估值差有望被修复。




三种模式的对比


AI四小龙可能被跨界者超越。


因为安防是目前AI视觉落地最契合的行业,“AI 安防”占整体AI底层应用的58%,可以这么说,安防是目前阶段AI最主要的应用方式。


AI的出现也打破了安防行业的界限,让传统的安防大厂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的业务面得到了扩展,也同样为AI技术集成商进入安防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诞生了三种不同的业界发展模式。


目前三种模式,一种是由下至上,即传统的安防厂商向智能视觉中枢变革,典型代表包括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已经开始向智能安防厂商转变。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传统的安防厂商在安防领域长期的打拼,积累很多下游客户,渠道优势相当明显,唯一的劣势是在AI智能平台技术的研发上面可能落后。但是近几年海康和大华等头部传统厂商开始加大对智能端的研发,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一旦云到端打通后,业务将迅速向下游终端扩张下沉。


第二种是由上往下,上游的底层架构商向下游拓展,代表企业包括华为、阿里、紫光。这些企业都是基于自己积累的底层技术优势,包括但不限于云端、芯片、计算机底层技术等,劣势是目前比较缺乏安防以及其他应用渠道的直接支撑。但是阿里、紫光、华为都在to B端和to C端积累了不同的客户厂商,也具备天然的流量优势,相对来说更容易切入到安防以及其他行业的应用领域去,这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方式。就拿紫光华智来说,相比AI四小龙依托高科技人才的“基础研究 四面突击市场及产品”的模式,紫光华智的优势是基于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基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把握,及基于后面紫光及华三的强大支撑、客户支援,快速进行产品布局及项目落地,目前紫光华智在业务营收方面远远甩开了AI四小龙。


第三种是纯做视觉智能架构的公司,不涉及更上层基础架构(云、芯片),如AI四小龙旷世、云图等。没有底层技术支撑、没有渠道支撑,可以说对比第一二种模式都不占优势。具体来看,第一种有强大的客户基础,第二种有后端基础层支撑,而第三种属于资金推动型,落地也是一个问题,目前AI四小龙的营收一直没起来,根据公开信息,2020年营收都没有超过10亿。这种模式竞争力将会稍差一点,得益于强大的市场空间增量也是有发展的,但是速度没有其他两种快。


综合来看,第一、二种发展模式,发展落地的速度将更快一点,但是未来哪种模式将成为最后的胜者,还需要继续观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