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伽师县工商银行开户行名称(伽师县工商银行支行行号查询)

又是一年财报季,金融界银行频道为您带来专题报道。


3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了2021年年报。朱鹤新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过去的一年,中信银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高质量答卷。净利润增速创近 8 年新高,不良贷款量率实现逐季“双降”,风险抵补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以下为朱鹤新董事长的年报致辞全文——


过去的一年,在世纪疫情的脉冲式扰动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特征显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攻坚克难,以 8.1%的增速创下 10 年来新高。中信银行与中国经济社会坚定同行,在履行好国有金融企业使命担当的同时,主动识变应变,保持战略定力,奋楫笃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高质量答卷。


2021 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超 2,000 亿元,净利润达 556.4 亿元,净利润增速 13.6%,创近 8 年新高。不良贷款余额 674.6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9%,不良贷款量率实现逐季“双降”,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拨备覆盖率上升 8.39 个百分点至 180.07%,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总资产突破 8 万亿元。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业绩增长的内涵、结构和方式向高质量加速转变。在业绩支撑下,市值表现较好,特别是 H 股年度涨幅达 11.2%,跑赢香港银行业指数,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投资价值获得认可。董事会建议分派年度股息每 10 股人民币 3.02 元,为上市以来最高。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品牌 500 强排行榜”中,中信银行排名攀升至第 16 位,较上年提升 5 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中信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拼搏奋斗的结果,彰显了弥足珍贵的中信精神!


回顾 2021 年,外部形势的变化和疫情常态化下的金融服务,历练了我们见微知著、穿越周期的宏观思维和远期视角,让我们在变化中重新思考,并沿着金融发展的规律回归本源,更加追求“稳中求进”的价值韧性。


我们坚持国有金融企业使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金融血脉滋养经济肌体,践行“中信担当”。中信银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中,我们坚信,金融与实体共生共荣,挺住了实体经济,就是挺住了民族复兴的脊梁。我们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年普惠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 21.8%、10.5%、70.2%,均高于平均贷款增速,特别是法人普惠贷款突破千亿,近 3 年增长 10 倍。我们坚决落实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成立乡村振兴部,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研究创设区域特色产品,用实际行动助力“三农”,实现共赢发展。我们紧抓绿色发展趋势,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大力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中信勇于创新的基因再次让我们走在行业前列,开发全市场首只“碳中和”债券产品,达成国内首笔“碳中和”衍生品业务,全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 2,000 亿元,较年初增长超 140%,中信的先行先试与助力国家战略再一次在时代洪流中实现交汇共融。


持续深化协同战略,完善协同体制机制,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创造“中信价值”。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改革者胜,唯协同者远。中信集团一贯视协同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利器。我担任银行董事长以来,将银行定位于中信集团协同的主平台,推动集团与银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全力赋能银行发展。我们秉持“利他共赢”原则,聚焦“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协同理念,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 实业”的独特优势,整合全市场优质资源,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通过集团的“协同圈”,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不断形成最大“同心圆”。2021 年,中信银行协同联合融资规模达1.56万亿元,零售产品交叉销售规模达876亿元,分别较同期增长45%和95%;拉动资产托管规模新增 2,276 亿元,协同对业绩提升的支点作用和催化作用更加突出。“不止于金融”的综合服务,在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我们自己的价值创造。


我们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金融科技实力,加快建设“一流的科技型股份制银行”,展现“中信智慧”。疫情催化作用和客户行为习惯的改变都在倒逼银行业数字化加速转型。我们躬身入局,稳扎稳打,以科技塑造新优势,打造垂直式服务生态,不断筑牢科技底座。我们深知,传统的业务平台无法支撑数字化转型,我们瞄准“云计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打造承载数字化系统的核心平台——信创云,抢占数字化转型未来“云”技术制高点,成为唯一荣获人行金融业优秀信创试点机构的股份制银行。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以客户为中心”奉之为业务经营的第一准则,把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作为谋新、谋变的出发点和现实归宿。我们主动拥抱变革,让内容、数据和技术赋能业务发展,让品质和体验直达客户服务。去年,我们率先研究发布金融生僻字“中信方案”,大力推广生僻字产品标准化,助力生僻字在银行业信息系统“大贯通”,惠及全国近 2,000 万生僻字姓名群众,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以科技赋能,推动经营管理持续提升。


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统筹疫情防控与经营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传递“中信温度”。在常态化的战“疫”中,我们继续通过加大信贷投放等方式,驰援企业抗疫,累计向对公客户发放抗疫贷款近 2,050 亿元。面对去年“720”郑州水灾,我们主动把郑州分行所有网点升级为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避险场所和防汛物资,并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开辟业务绿色通道。我们有幸能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贡献自身力量,十年来在西藏谢通门县、甘肃宕昌县、新疆伽师县等地开展定点扶贫,在全国 20 个省市实施教育帮扶项目,在西部及“三区三州”地区进行定点医疗救治,让这些地区的人们与中信紧密联结。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起到站稳,我们在收获感动的同时,让中信“有温度”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时间的年轮又进一载,2022 年中信银行将迎来建行 35 年,回望走过的路,有坎坷,有曲折,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战略导向,根植于心的企业文化,干事创业的人才队伍。中信银行是中信集团最大的金融子公司,是集团擘画“十四五”新篇章、打造卓越企业集团的排头兵,集团对银行的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厚望,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银行进位争先,在业务协同、金融科技、资本补充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赛道布局上持续加力,充分发挥出银行在集团发展中的“压舱石”和“顶梁柱”作用。我相信,在年轻专业、充满激情的管理层团队带领下,中信银行一定能够直面挑战、紧抓机遇,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建设成为 “令人尊重,有口皆碑”的价值创造银行道路上阔步向前。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