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海南自贸区政策下的教育(海南自贸区规划图)


海南教育发展


自2018年4月13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岁生日起,2020年海南教育再次挑起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重任,具有先导性作用的海南教育,急需支撑起自贸区(港)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强大需求。在海南省教育厅自贸办主任邹文涛看来,中央对此早就做出教育针对性安排。





“很多政策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特别是试点境外工科大学和职业院校独立办学,这在中国内地是绝无仅有的。”邹的文涛说,海南利用中央赋予的全国最开放的教育政策,海南可以通过开放解决薄弱环节,在开放的赛道上实现大发展。


“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大厦蓝图已经绘就,目前进入筑巢引凤、全面施工阶段。”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说。




优质教育资源涌入海南


自从政策开始执行的两年多来,海南布局的三亚崖州湾科教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口桂林洋三大教育园区等,吸引大批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签约落地,涵盖大中小幼各个学段。属实为海南省的教育力量带来了极大的增强,从前海南匮乏的教育资源如今正源源不断地涌入海南。




在海口江东新区,占地145亩的英国哈罗公学将于今年9月开学。落户海南的还有德威公学、威雅公学、卫斯理安学院附属学校。“国际学校的进驻,将为外籍人员在海南就业提供方便,也为中国家庭接受更多更好的国际化教育提供便利。”邹文涛说。



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下验区,新引进的的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将与考文垂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里斯本大学等,围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运动康复等专业展开深度合作。在三亚崖州湾科教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海洋大学等5所高校设立分校。




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规划图究院负责人苏洲自贸区说,利用海南的教育开放政策,中国农业大学已与康奈尔大学等国外4所顶尖农业高校成立A5联盟,加强农业科研合作,引领全球农业教育和科技创新。




“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将为三亚带来顶尖人才。入驻高校与三亚旅游业、深海科技、南繁种业等重点产业相结合,形成深度融合政策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童立艳说。



海南在其他园区也增强教育开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洋浦经济开发下区引进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技术大学独立独资办学,力争今年完成筹设手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致力于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爱丁堡大学建设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自贸区医学院,融合中西方医学教育优势。




在海南“留洋”


"去东洋留学3年,西洋留学3年,南洋留学3年!"这些以后都不用了,未来我们在海南就能体验“留洋”的感规划图觉!



政策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海南教育开放带来巨大的机遇与美好的未来。哈罗海口学校中方校长李岩说,该校已完成全部外籍教师的招聘。外籍教师表示,中国影响力迅速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中国开放的高地和重要窗口,这使得他们愿意不远万里来海南工作。这为海南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为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打下了基础。




然而,海南原有的教育基底比较薄弱,师资力量也比较匮乏,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既需要基础教育水平上一个台阶,更需要在全岛营造主动开放、锐意改革、文明和谐的国际化氛围,着力实现跨过一个台阶,挑战不可谓不大。



比如,《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打造“留学海南”品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教育新航标等。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真正为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仍然任重道远。




教育开放中的风险防范同样需要海南在实践中摸索。邹文涛说,海南将系统梳理教育对外开放风险点,研究制定监管制度,健全教育对外开放负面清单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坚决守住教育开放底线;在国际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方面,海南将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可的国际教育体系,发出国际教育的中国声音。




“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曹献坤说,海南要将教育开放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落地的项目,担负起我国教育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