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成本加成法对贷款进行定价(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法认为,贷款价格由( )部分构成)

8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心公布当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这是新的LPR形成机制的“首秀”。


正如市场所预期的,一年期LPR较之前报价仅下降0.06个百分点,LPR新机制并未引致报价利率出现较大波动。


之所以称之为“新机制”,是因为在我国LPR的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自2013年就正式运行了。为防止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初期可能出现的定价混乱,10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全国性银行在当时被筛选为LPR报价行。报价行需在每个工作日根据自身对行内最优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送本行贷款基础利率,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后的加权平均即为对外公布数值。同时为平稳过渡,人民银行仍继续公布贷款基准利率。


贷款基准利率的存续确实有效降低了报价机制转变可能造成的混乱。不过,由此形成的“利率双轨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之后一段时间的利率传导效率。


一方面,实际利率正逐步市场化。尽管部分银行当时仍存在非理性定价或尚不具备定价能力,但综合考量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溢价和合理利润等因素的相对市场化的贷款定价理念已然形成,并在放开管制后被普遍用于实操当中。


另一方面,LPR报价却不够市场化。由于报价频繁且仍公布贷款基准利率,出于多方面考虑,报价行长期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LPR因而无法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这相当于,银行机构定价参照的是长期不变的贷款基准利率,那么通过调整资金成本传导货币政策在实践中更像是一种信号,其直接的利率传导作用却没有那么明显。


因此在新的LPR形成机制中,报价方式有了明显变化。除了将报价频率改为每月报价一次以提升报价慎重度之外,报价内容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其中,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而加点幅度主要取决于报价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和风险溢价等。人民银行也就可以通过调整MLF,释放货币并影响实际贷款利率了。


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的同时,新的形成机制也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从目前的机制变动看,农商银行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机构将迎来更为明显的改变。


由于经营水平相对较弱,农商银行的平均贷款定价能力也相对较弱。成本加成的贷款定价方法已然形成,但如何定价各类风险、确定业务合理利润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和创新降低资金成本、业务成本等一系列细节,确实一直在考验着农商银行群体。MLF加点形成的新的LPR恰好可以给农商银行一定风险提示。


不过鉴于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在服务对象、吸储能力、业务成本等方面的差异,为让LPR能有更高的参考价值,报价行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宽。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的基础上,新LPR形成机制的报价行增加了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而其中,城商行、农商行和民营银行分别是西安银行、台州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


记者梳理后发现,新增中小银行报价行的资产质量状况都较好。截至2018年底,6家机构不良贷款率的最高值为1.3%,台州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不良率均被控制在1%以下;与此同时,这些机构在服务小微、践行普惠方面也较为突出。这意味着,新增的6家中小银行在坚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情况下,都能依据服务对象特征进行合理贷款定价,将自身经营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另外,LPR对外公布数值的计算方式也改为算术平均,相较于之前的加权平均值,中小银行机构报价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据悉,在新的LPR形成机制的“首秀”当日,浙商银行率先完成了首笔挂钩LPR浮息贷款的投放。这笔3500万元的贷款投向了一家民营企业,有效为企业降低了20个基点的融资成本。基于此以及报价方式的转变,不少人猜测,新的LPR形成机制将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的降低并压缩中小银行的利润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