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山西省地方税务局张瑞清(最新山西省税务局局长张有乾)


转型发展步伐实 攻坚克难蹚新路


——基于税收视角看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课题组


近几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大任务及“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能源革命”的历史使命,山西经济发展实现了从断崖式下滑到稳中向好,再到转型发展入轨并呈现强劲态势的重大转折。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新要求,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步入战略攻坚期,使命如山、任重道远。


一、 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从近几年税收数据透视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可以看到,我省产业转型基础不断夯实,转型活力动力持续增强,折射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正稳步健行。


一是结构性矛盾有所改观,能源革命取得新进展。近几年,我省大力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能源结构有所优化。


非传统行业税收增收贡献率显著提高。除“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外,全省非传统行业税收增收贡献率由2017年的23.19%提高到2019年的59%,非煤产业成为拉动全省税收增长的重要动力,煤与非煤齐增长的发展态势正在不断巩固。


新能源产业高速增长。2016年至2020年10月,我省天然气开采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3.30亿元,2019年较2016年增加2.21亿元,增长39.69%;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税收累计完成29.04亿元,平均增速达63.46%,绿色能源产业迸发新活力。


二是素质性矛盾有所突破,新兴产业迈开新步伐。我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正在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六新”产业发展向好。2019年我省新兴产业税收完成212.96亿元,较2016年增长49.62%,年均增长14.37%。其中,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数字产业2019年较2016年增长149.12%,平均增速35.56%。2020年受疫情影响,数字产业逆流而上,2020年10月较去年同期增长11.79%。


创新驱动持续增强。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研发创新行业2019年税收收入较2016年增长65.49%, 2020年10月较去年同期增长7.20%。税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逐年增长,2019年税收收入较2016年增长231.47%,平均增速49.10%,有力带动了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是体制性矛盾有所化解,民营经济进入新格局。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多份关于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办法,从税收数据来看,我省民营企业微观主体活力正不断增强。


税收贡献率稳步增长。2016年至2020年10月,全省民营企业累计实现税收收入7747.92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60.45%,2019年税收收入较2016年增长100.03%,税收贡献率增长7.74%,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税源质量有所提升。2019年我省民营企业企业所得税收入较2016年增加225亿元,增长171.09%,占所得税总收入比重由49.53%提高到54.73%,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截至10月累计数据显示,占比依然达54.89%,显示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生态优先理念有所深入,绿色发展呈现新气象。绿色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展现新面貌。


绿色产业稳步向好。全省环保行业税收收入2019年较2016年增加28169万元,增长85.11%,平均增速22.11%;全省旅游行业总收入由2016年的4247.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026.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3.7%,年均增长额达1259.9亿元。


“绿色税收”牵引显著。“绿色税收”倒逼排污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正向引导作用凸显。2016年至2020年10月我省资源税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425.53亿元, 2019年较2016年同比增长172.72%;2018年至2020年10月环境保护税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7.76亿元。绿色优惠赋能加力:2019年我省节能环保减免税额较2016年增长64.46%,年均增长18.04%,其中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额年均增长30.25%,环保税优惠政策有力助推了能源企业的升级改造。


五是排头兵效应有所显现,示范区展现新引领。综改示范区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的积极效应初步释放。


产业布局更趋优化。2017年至2019年,示范区三产税收收入平均占比为66.35%,远高于全省三产平均比重27.43%,反映示范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型动能更加强劲。


新兴产业集聚成势。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占全省比重,由2017年的15.77%增长至2019年的35.75%,2020年10月为34.11%,显示示范区科技创新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企业成长态势良好。从2017年新增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225户典型企业调查结果看,主要经营指标均表现出色,2017年至2019年,负债率由113.18%降至38.78%,业务收入由61.68亿元增长到158.38亿元,由亏损1.68亿元到利润达6.72亿元,企业发展呈现良好运行态势。


二、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转型发展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具体而言,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税收视角出发,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可以看出我省当前转型发展阶段面临的一些问题,应予以关注。


一是“一煤独大”局面仍未改变,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近几年,我省大力推动工业内部“结构反转”,但从目前来看,“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完全改变。从煤炭行业税收收入来看,2016年至2019年,我省煤炭行业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占比由25.18%上升至40.91%,占二产税收收入比重由45.29%上升至65.03%。由于煤炭行业比其它行业多缴纳资源税(以2019年为例,煤炭行业缴纳资源税占资源税总额的92.79%),且进项较少,因此煤炭行业税负较高。我省税收依赖于煤炭行业的客观事实也直接反映到我省宏观税负的逐年增高(由2016年的10.63%增长至2019年的18.29%),但全国宏观税负却逐年下降(由2016年的16.68%下降至2019年的15.76%)。从税收角度来看,我省经济及税收依赖于煤炭行业发展的基本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是新旧动能转换尚存压力,三产内部结构不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产业结构上看,我省三产税收收入比重由2016年的44.66%下降至2019年的37.28%,三产平均增速低于全部税收收入7.02个百分点,低于二产12.15个百分点,反映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上尚有提升空间。从三产内部结构来看,近几年税收数据显示,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及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税收占比近80%,说明我省依然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转型升级力度不够。尽管近几年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对全省税收增长贡献微弱(数字产业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0.3%左右),增长潜力巨大。


三是省内消费需求动力不足,消费质量不高。对照国家构建“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我省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升级方面仍然有很大潜力。2016年至2019年,我省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由11.84%下降至10.76%,而全国由13.24%增长至14.36%,显示我省消费动力不足。从能直接反映汽车消费水平的人均车购税指标来看,虽然2016年至2019年我省人均车购税由155.31元逐年增长至225.38元,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由193.35元增长至249.88元)相比仍然有差距,从一定程度说明我省高端消费水平较为乏力、消费质量不高。


四是人才资源支撑力不够,创新活力不强。高端人才稀缺仍然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创新不足的素质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16年至201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325元上升至33262元,年均增长6.7%,同期全省个人所得税收入年均增长1.4%,我省个人所得税收入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20,在中部六省中与湖北并列位于第四,且低于排位第一的江西0.3,说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薪金水平较低,不利于高科技、高级管理人才的吸引。人才资源支撑力不足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也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五是对外开放步伐不够,广度深度不足。“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客观而言,我省经济结构单一,且地处中部内陆地区,“不靠边”“不沿海”,影响了经济外向程度。从出口退税来看,近几年我省出口退税额约占全国总额的0.3%左右,居中部六省末位。全省涉外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由2016年的5.75%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3.67%,对整体税收贡献度也较低。尽管“走出去”企业户数有所增加(从2016年的84户增加到2019年的119户),但规模及体量依然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生存难度较大,以上税收数据都显示我省对外开放步伐不够大、广度深度不足。


三、思考及建议


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势头良好,在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平衡性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应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在巩固和扩大经济稳步向好态势的基础上,在要素市场化改革上寻突破、在比较优势中谋发展、在人才引进上找路径、在软环境竞争中强实力,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持久的强劲态势。


一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障。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山西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长久以来“一煤独大”导致我省经济税收对煤炭行业依赖度高,同时,由于资源型产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资本、人才、土地等优质要素的“虹吸”效应造成市场主体要素配置不尽合理,非资源产业发展不足。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从根本上破除资源依赖型观念,从依赖资源转向开拓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基础上,建议各部门制定出台要素市场化配置具体工作方案,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配置高效公平,在培育十四大产业集群进程中,建议研究提供精准要素供给政策,提高区域优质经济要素的聚集能力,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汇集新能量。


二是提升比较优势,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新高地。将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可以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赢得新机遇。我省资源禀赋具有天然优势,并与京津冀经济圈相依,具备一定区位优势。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资源型产业更优发展,拿出部分煤炭企业资源税、煤层气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级收入,用于企业作为发展基金、创新资本,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推动比较优势的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建议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可依托我省京津冀地缘优势,施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在土地资源价格上提高竞争力,如对于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的入驻研究免租政策,降低企业投资运行成本,以此吸引高端产业及项目入晋。


三是加大人才资源引进,增强高质量转型发展创新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唯有人才聚集才能汇聚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议在对外开放方位上,充分依托区域、地缘及交通优势,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引进,如在与京津冀地区加强协作联动发展过程中,通过创建创新战略联盟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人才对接与交流。建议发挥政策优势,支持人才引进,用足用好《个人所得税法》中“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免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我省向引进人才发放的各类奖金,由省政府发文明确。通过加强人才支持与引进,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四是提升软环境竞争实力,增强高质量转型发展内生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内在要求。山西受自然及地理条件影响,对于投资引进项目等缺乏刚性吸引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在硬环境方面的不足,降低市场主体隐性成本,激活市场活力,增强转型发展内生动力,加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议加快我省政务数据管理条例的出台与实施,推动我省数字政府平台建设,实现各部门数据有序共享,提高政务集约化水平。持续推进“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让市场主体既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与贡献者。推动需求侧改革,优化消费环境,如在推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等方面出台细化措施,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组长:李渊,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成员:张瑞清、王江霞、李想、刘亚斌)


责编:周红霞


审核:段利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