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2021印度测控设备企业名录(国产传感器上市公司)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讲到了,印度反导反卫星计划的兴起原因主要是为了应对巴基斯坦核导弹威胁,接下来则主讲印度反导反卫星计划的发展。


二.发展阶段


在印度人大力发展反导体系的同时,巴基斯坦人也没闲着。2企业010年前后,巴基斯坦开始研制“阿巴贝尔”(Ababeel)中程弹道导弹。“阿巴贝尔”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可达2200千米,是一款公路机动导弹。最重要的是,它能携带多个分导弹头,大大提升了对印度导弹防御体系的突防概率。而且“阿巴贝尔”中程弹道导弹还能携带核弹头。


图中标红位置即为“剑鱼”雷达,摄于一处印度导弹测控设施


也就是说,“阿巴贝尔”导弹的弹道大部分位于印度的双层反导体系拦截高度之上,PAD拦截弹无法拦截。而在末段,“阿巴贝尔”导弹的多个分导弹头则降低了AAD拦截弹的拦截概率。“阿巴贝尔”导弹大大降低了印度现有双层反导体系的拦截概率。因此,自从巴基斯坦开始研制“阿巴贝尔”导弹后,印度也开始了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第二阶段的研发。


印度2021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要拦截射程在5000千米以内,射高在150千米以内的中程弹道导弹。要想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就需要新的拦截弹,新的雷达。为此,印度研制了PDV高层反导拦截弹和“超级剑鱼”企业雷达。


PDV拦截弹的研制始于2009年,几乎和“阿巴贝尔”导弹同时。PDV拦截弹由两级固体助推火箭、杀伤拦截器、整流罩等部分组成。PDV拦截弹全长10米,直径1米,发射质量5000千克。其拦截高度在50-150千米左右,主要针对射程在5000千米以内的中远程弹道导弹。PDV拦截弹的拦截高度远远高于PAD拦截弹,其拦截区域大气更加稀薄,因此动能杀伤拦截器的制导方式也有所区别。


PAD拦截弹发射瞬间


其杀伤拦截器装备了红外成像导引头(128128红外焦平面阵列),可以更好地区分真弹头和诱饵。这是因为弹道导弹的弹头诱饵一般为涂有金属层的气球、轻型充气气球或刚性复合材料诱饵等。其红外特性和真弹头接近,但即便其红外特性可以做得很像,但由于采用了红外成像技术,导引头依然可以通过外形等特征区分出真弹头和诱饵,大大提升了杀伤概率。


PDV拦截弹在大气层内由激光陀螺仪等部件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制导,同时也可以接收地面雷达的探测数据并相应地修正弹道。在拦截弹驶出大气层后,会抛掉整流罩,杀伤拦截器上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开始工作。杀伤拦截器释放后,其弹载计算机会自动规划拦截路径,引导拦截器飞向弹道导弹再入弹头。杀伤拦截器采用装备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多爆炸成型弹丸定向战斗部。


2012年起,印度开始研制升级版的“剑鱼”——“超级剑鱼”雷达。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超级剑鱼”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将能达到1500千米。“超级剑鱼”雷达研制成功后,将大大提升印度的反导能力。


飞行中的PDV拦截弹


三、目标:反卫星


PDV拦截弹的最大拦截高度已经够到了近地轨道的边,这就为印度研制反卫星导弹奠定了基础。在PDV拦截弹开始研制3年后的2012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首席工程师阿维纳什.桑德尔设备在一次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该组织正在考虑基于反导拦截弹研发反卫星导弹。


然而,和AAD、PAD拦截弹的研制不同,PDV拦截弹的研制并非一帆风顺。PDV拦截弹在2014年4月27日进行的首次试射中只是“接近命中目标”,并没有取得成功。而PDV拦截弹的第二次试验则一直拖到了3年之后才进行。PDV拦截弹的研制不顺导致印度反卫星导弹的研制也随之拖延。


机动发射的AAD拦截弹


根据印度曼诺拉马新闻网的报道,直到2016年,印度政府才正式批准了反卫星项目的研制计划,项目的内部传感器代号为XSV-1。(X表明是试验项目,SV即Shakti Vehicle是反卫星试验的代号,1则表明是首次试验)。XSV-1项目的研制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一名匿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得到明确警告,任何有关反卫星项目的细节都不能公开。只有6名核心人员知道项目的真正目的,大部分人都被告知这不过是一个新的高层反导项目。”为了进一步加强保密,该项目的对外公开代号被命名为PDV-Mark II,让外界以为这不过是PDV拦截弹的又一改进型号。


印度之所以对反卫星项目的研制采取了如此严格的保密措施,主要是为了避免外国干涉。由于进行反卫星试验会造成大量碎片,危及在轨卫星的安全,往往会遭到舆论的谴责。同时各大国也不一定希望又有新的国家跻身“反卫星俱乐部”,加剧太空军事化。因此如果印度反卫星项目如果提前泄露印度出来,很可能遭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而被迫胎死腹中。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


从事后来看,印度进行反卫星试验后,确实设备遭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4名录月1日就表示,“(印度进行反卫星试验)这是一件可怕的事,它在国际空间站远地点上方造成了大量碎片。”


吉姆∙布里登斯廷指出,印度的反卫星试验至少造成了400块轨道碎片,其中60块碎片足够大,可以被跟踪。有24块碎片高于国际空间站轨道的远地点高度,未来受空气阻力轨道降低,有可能危及到国际空间站及其中宇航员的安全。世界安全基金会的布莱恩维登甚至号召商业公司考虑抵制印度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以抗议印度的反卫星试验。考虑到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搭载商业公司的小卫星为印度航天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一号召对印度航天界确实是一个威胁。


Microsat-R卫星发射瞬间


虽然印度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尽最大可能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减少空间碎片的产生。他们选择近300千米的低轨卫星进行反卫星试验就是为了让产生的轨道企业名碎片高度较低,寿命较短,尽快落入大气层烧毁。据印度专家估计,在此次试验产生的中,有95%以上将在两年内落入大气层烧毁。


不过,事实上,低轨反卫星试验产生的碎片不一定都在低轨道上。 因为卫星被摧毁时碎片迸溅的方向是随机的,如果碎片获得更大能量且向上方迸溅,那么这些碎片就有可能进入更高轨道,造成长久的安全威胁。


2017年2月11日,PDV拦截弹进行了第二次试验。PDV拦截弹从阿卜杜勒卡拉姆岛发射,在97千米高度上成功摧毁了靶弹。靶弹是从距阿卜杜勒卡拉姆岛2000多千米的军舰上发射的,可以模拟中程弹道导弹的弹道特性。


印度反卫星导弹发射瞬间



2018年9月202124日夜间,印度进行了PDV拦截弹的第三次试验,发射了1枚PDV拦截弹。PDV拦截弹在大气层内依靠地面雷达传输的数据和惯性导航系统制导,在大气层外抛开整流罩,杀伤拦截器在红外导引头的引导下成功摧毁了靶弹。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PDV拦截弹已基本成熟。这就使得加快反卫星项目的进度成为可能。


同样也正是在2018年9月,印度反卫星导弹的研制进入决定性阶段。2018年9月起,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负责该项目的人员开始采取7*24小时工作制,全力投入到反卫星项目的研制中。


印度之所以用PDV高层反导拦截弹作为基础研制反卫星导弹,是因为高层反导和反卫星的技术很多都是相通的。二者都是要在空间中拦截高速目标。高层反导的拦截高度和近地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也比较接近。同时,由于大部分卫星目标要比弹头大,反导系统所装备的雷达完全可以用于反卫星任务,不需要进行更换。


正在飞行的印度反卫星导弹


从某种意义上讲,反卫星比高层反导还容易。因为卫星的轨道相对固定,可以提前观测掌握,拦截诸元也可以实现确定,对拦截器的机动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印度而弹道导弹弹头则需要时时探测、定位,即时计算拦截诸元,在拦截弹飞行途中随时调整路径,对拦截器的机动性要求更高。


此外,大部分卫星都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目标更大,更容易被雷达探测到。而导弹弹头的目标则要比卫星小得多,而且还要区分是否是假弹头,因此反导任务比反卫星任务队对制导系统的要求也更高。反卫星任务需要的飞行高度则比反导任务要高得多,其飞行高度应至少能覆盖低轨道,甚至中高轨道的卫星。二者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印度此次借反卫星试验之机,既直接展示了自身的反卫星能力,同时也间接展示了自身的高层反导实力。


高层反导和反卫星的杀企业名伤方式也有所区别。高层反导的杀伤拦截器一般采用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毁目标。当然高层反导的杀伤拦截器也可以直接用于反卫星,但如果不加改进直接用它反卫星的话,杀伤拦截器和卫星的直接碰撞会造成大量的空间碎片,引发国际舆论谴责,同时也危及己方轨道相近卫星的安全。


印度反导试验


因此反卫星的杀伤拦截器一般采用“帆板拍击”的方式,用一个由树脂材料制成的“苍蝇拍”去拍击卫星,这样可以大幅减少撞击产生的卫星碎片数量。也可以使用“金属伞”型装置,增加碰撞面积,提高杀伤概上市公司率。总而言之,高层反导的杀伤拦截器只要撞中摧毁就好,不必考虑其他问题。而反卫星的杀伤拦截器则需要考虑碎片问题,因此往往采取加大碰撞面积,使用“钝撞击”的方式来达成攻击目的。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此次印度试射的反卫星导弹主要由三级固体助推火箭、杀伤杀伤拦截器、整流罩三部分组成,全长13米,发射重量达18吨。从印度公布的反卫星导弹发射图像来看,其一二级助推段外形和PDV拦截弹比较接近,但长度有所增加,以实现更高的攻击高度。第三级直径比一二级要小测控,整流罩也比PDV拦截弹的整流罩要小,说明其杀伤拦截器比PDV拦截弹的杀伤拦截器要小一些。总体而言,印度此次试射的反卫星导弹就是PDV拦截弹的加长版,增加了射高,更换了杀伤拦截器。


印度此次反卫星试验的靶标卫星是Microsat-R侦察卫星,该卫星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今年1传感器月24日使用PSLV-DL运载火箭发射的。发射后13分钟,该卫星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其近地点高度为268千米,远地点高度289千米,轨道倾角96.6度。


Microsat-R卫星


Microsat-R侦察卫星全重740千克,有两片太阳能电池板。有趣的是在此次空间发射任务成功后,印度媒体宣传最多的是搭载学生研制有效载荷的Kalamsat-V2号试验卫星,而对于Microsat-R侦察卫星却三缄其口。一般而言,反卫星试验的靶标卫星一般都选用的是报废的旧卫星,很少攻击完好的新卫星。但印度此次反卫星试验却使用崭新的Microsat-R侦察卫星作为目标,个中原由耐人寻味。


结合印度媒体此前的报道情况来看,很可能Microsat-R侦察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或者入轨后发生了故障,无法正常工作,这才使得印度选择该星作为靶标卫星。


选定靶标卫星后,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观察,确定其轨道数据,制定最优攻击方案。根据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官员的说国产法,在此次反卫星试验之前,他们用了名录两个月的时间观测卫星轨道数据,优化杀伤拦截器的攻击路径和导引算法,这才确保了此次试验的成功。


印度反卫星导弹攻击示意图


2019年3月27日上午11时9分(印度当地时间),反卫星导弹从阿卜杜勒卡拉姆岛上的4号发射位发射。印度公布的演示视频展示了反卫星导弹的攻击全过程:反卫星导弹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飞向目标,飞出大气层后导弹一子级在45千米高度分离,导弹二子级在110千米高度分离,杀伤拦截器在和导弹三子级分离后继续飞行,最终在雷达引导下在274千米高度上摧毁了靶标卫星,整个过程用时168秒。杀伤拦截器摧毁卫星的位测控置距发射场水平距离约为283.5千米,直线距离约为450千米。


此后,美国空军第18空间控制中队的发言人也表示,他们检测到了印度的此次反卫星试验。印度的此次反卫星试验在近地轨道上至少形成了250多块碎片。该中队是美国空军专门负责监视外太空物体的部队。此后,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帕特里克沙纳汉也表示,他对各国试验和使用反卫星武器感到担忧。除此之外,他还强调了反卫星试验造成的空间碎片问题,指出这些碎片可能对在轨卫星构成威胁。


反卫星试验模拟图


印度曼诺拉马新闻网在试验后采访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首席工程师阿维纳什.桑德尔。他表示,印度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应对任何太空威胁。目前印度正在全面考虑太空作战需求,并将其纳入国防计划中。


桑德尔指出:“我们现在需要建立‘太空司令部’,进一步整合资源。我们今天已经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能力,我们汇集了我们的资源,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历史,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桑德尔还指出,上市公司此次反卫星任务所用导弹是导弹防御拦截弹的变种。反卫星任务同时也展示出了印度拦截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


此次反卫星试验说明印度具备了一定的反卫星能力。不过,Microsat-R侦察卫星的轨道高度即便在近地轨道卫星中也不算很高,摧毁它只能说明印度具备了低轨反卫星能力,可以攻击敌方的低轨侦察卫星。对于高轨卫星,如数据中继卫星、导航卫星,印度的反卫星导弹依然无能为力。


印度侦察卫星


同时,摧毁轨道已知无变轨能力的己方卫星很容易。在战时要想摧毁具有一定变轨能力的敌方卫星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卫星具备一定的变轨能力,在探测到敌人反卫星导弹发射后,地面可以向卫星发射相应的变轨指令,那国产卫星的生存能力就会大大加强。


“白象之盾”——印度反导反卫星计划(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