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浙江国税网上申报系统海关(浙江国税申报网上申报管理平台)

走私“洋垃圾”,花招多多


关员对禁止进口废油取样化验鉴定


“歪门邪道”多


夹藏瞒报,掩人耳目。2021年上半年,浙江宁波海关所属大榭海关查获一批塑料粒子“洋垃圾”。现场关员打开集装箱查验时,放在门口的几大包粒子颗粒均匀、颜色统一,现场判断基本正常。但往深处掏,发现在正常塑料粒子下面,几乎全部是杂色颗粒,甚至还有丝线和异状条等,明显为“洋垃圾”。


化整为零,蚂蚁搬家。2021年初广东江门海关缉私局破获一宗旧服装走私案件,走私团伙组织“水客”以“蚂蚁搬家”方式,在口岸入关时将旧服装分批走私进境,安排专人收集打包并运至中转仓库暂存,再通过国内快递物流等方式将货物交付下游货主销售牟利。


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江西鹰潭海关副关长黄晓强介绍,再生铜是国内铜原料的重要补充,2020年11月再生铜新政施行以来,再生铜进口量明显增加。广东佛山海关驻高明办事处关员在查验一批申报品名为“2号铜材(再生铜原料)”的进口货物时,就发现该批货物外表覆盖有涂层,经鉴定,该批货物实为来自铜加工或下游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漆包线余料。


缘何屡禁不止


业内人士认为,“洋垃圾”的走私通道及链条延伸至国外,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源头处,有着大量本国无法容纳及处理的各类垃圾,它们仍有持续向外转移的需求。随着进口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进口废旧原料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高额利润面前,总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部分“洋垃圾”品类鉴别标准制定不明晰,也让走私有隙可乘。有海关人士表示,目前再生塑料颗粒进口清关需要符合“三个一致”,即批次统一颜色、统一颗粒粒径、统一包装的再生塑料颗粒不按固体废物方式监管,但这一标准不够清晰明确,可能会导致判别难题。


业内人士表示,进口固体废物管理涉及环保、海关、质检等多部门,监管权力分散、执法主体多,加大了监管难度,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质检机构对查缴货品是否是“洋垃圾”的鉴定时间较长,一般需要几个星期,给相关部门的执法处置带来一定困扰。同时,各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还有待加强。


禁绝“洋垃圾”仍需多方发力


撕下“洋垃圾”改头换面的伪装,技术手段尤为关键。近期,一批进口货物在通过天津海关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时,智能审图系统发出“固体废物”报警。审像关员立即打开图像复核,发现货物图像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碎皮状态,后经鉴定,实货确为固体废物。


相关人士认为,科技力量在国门一线筑起“洋垃圾”精准打击防线的作用未来将更加凸显,应加大对智能化检查设备的投入,增强其“透视”功能,提高对固废等走私货物的侦查和鉴别力。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分子的打击力度。业内人士认为要加强技术手段运用,提高精准打击能力;通过刑事和行政两种执法手段,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市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要形成联动机制,加强监管。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6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