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青浦区西岑税务局办事(青浦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铁路方面,示范区范围内将打造“两横一纵”高铁网,“两横”之一的沪昆高铁已建成通车,另“一横”沪苏湖高铁今年6月开建;“一纵”是通苏嘉甬高铁。轨道交通方面,上海17号线将向西延伸,规划中的苏州地铁10号线则将向东延伸,与嘉兴来的轨道线在“江南水乡客厅”握手。 同处“示范区”,跨行政区就医更加便利。从8月24日起,青浦、嘉善、吴江三地居民持医保卡,三地看门急诊无需再备案,住院只需自主备案。吴江58岁的钱老伯患眼疾多年,长期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医院就诊。虽然两地路程不远,但报销很不便,“要自己先垫付现金,回来报销一趟也很费时间。”医保一卡通“2.0版”开通后,钱老伯开心地笑了,“刷卡又好又快,看了‘身体的病’还解了‘心病’。”


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布点示范区。近日,朱家角人民医院的扩建工程——长三角智慧医院即将运营。“医院由青浦区政府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共建,复旦大学6家直属附属医院的顶级专家在线提供服务。”青浦区卫健委副主任金贵元说,医院选在青浦,就是为了补上医疗资源“短板”。 跨界水体向来是水环境治理的难点。经过近一年的对接磨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于近日出台,方案把7个主要跨界水体纳入联保,其中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湖、汾湖“一河三湖”是加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的重点,今年47个主要跨界水体将完成联合河(湖)长制的建立,三地治水从单兵作战转向握指成拳。 水乡客厅,长三角的“湖荡绿心” 跨界一体开发,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把分属不同行政地区的产业分工、城镇协同、用地管控,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 示范区目前河湖水面率达20.3%,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湖荡有76个,示范区的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这块‘好料子’该怎么发展?” 6月18日,国内首个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总体规划的形成,意味着示范区统一了基础底板、用地分类、规划目标、核心指标,背后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体制机制,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


8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创始成员共12家,包括企业、高校、央媒多种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其中沪苏浙的龙头企业各1家。对于未来的发展,示范区显然是一种开放的理念: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由企业和社会机构为示范区赋能。 生态绿色保护与开发建设不是一对矛盾,该如何破解?示范区打出了“生态绿色”和“动能转换”两张牌。“有风景的地方才有创新经济”。根据总体规划,示范区河湖水面率要不降反增,同时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开发模式,构建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新发展方式,着力发展 “4 1” 产业,即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以及生态型湖区经济,亩均收益达到100万元的,才能进入示范区。 9月27日,一体化示范区重大标志性项目——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开工建设,项目位于青浦区金泽镇,总用地面积约2400亩,建设集企业办公、研发中试、技术孵化、生产服务和配套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社区,培育示范区东部创新活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中心,集中展示科技研发、智能城市、生态居住等项目。 当前,示范区建设的“重头戏”是抓好“1 3”集中示范,共建一处水乡客厅。同时,在先行启动区内三地发挥各自优势,打造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祥符荡创新中心等近期示范片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