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887万,增海南长了约20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共有610多万人。
关于傅姓的起源,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关于傅姓的起源,史书说是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相传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在梦中见到一个圣人名叫说(音yue),认为就是理想中的人,醒后找遍群臣百吏也没有,于是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部)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说。武丁与之交谈后,认为果然是位圣人,于是任用他为相,遂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为说出自傅岩,于是便让他以傅为姓,称他为“傅说”。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而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傅氏的另一姓源:“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因以为氏。”此说法说傅姓是黄帝的裔孙。
历史上的另一支傅姓,始于满洲人进入中原之后,当时的部分满族贵族改为汉姓傅氏,如清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傅腊塔,以及乾隆年间平定金川、准葛尔及缅甸,官至川陕总督的保和殿大学士傅恒等,为傅姓增加了外族人氏。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唐朝末年,由于中原人南迁避乱,北方的傅氏也随之江南各地,后来延伸到今天的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一带,此后繁衍昌盛。到了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清代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傅姓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不凡,如西汉时期汉高祖的开国功臣傅宽、平乐监傅介子,东汉时的文学家傅毅;三国魏时的哲学家傅嘏;西晋时的哲学家、文学家傅玄,傅玄之子傅咸;唐代的学者傅奕,武则天时的宰相傅游艺;宋代的律博士傅霖;明初有将领、颍国公傅友德;明、清之际有思想家、医学家及书法家傅山;清代有工部尚书博继鳞,武英殿大学土兼兵部尚书傅代办以渐。近现代有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国民党起义将领、水利电力部部长代办傅作义;画家、美术教育家傅抱石等,都在历史上做出不凡功绩。
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国姓氏中,傅姓居于第36位
姓氏源流
傅(F)姓源出有五:
傅姓始祖
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 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据《史记殷本纪》和《通志氏族略》所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于傅岩(今山西省平陆东南)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说的后裔以其居地为姓,形成傅氏。
2、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以邑名为氏。黄帝(一说尧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子孙以邑名为姓,称为傅氏。
3、出自姚姓,为舜帝之后裔,拉僧以国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古有傅国(故城今山东省枣庄南),舜之裔也。以国名为姓,称为傅氏。
4、出自赖姓,源自为避难改姓傅氏而来。据《赖氏族谱》所载,赖氏族人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5、出自清代有少数民族改姓傅。如满洲人傅恒(本姓富察氏)、傅开(本姓郎佳氏),还有高丽、蒙古、回、马、土等少数民族改为傅姓。
得姓始祖:傅说。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帮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傅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傅姓书籍
虽说傅说出生地在今山西平陆以东之地,但是其得姓则在商的都城殷,故我国傅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当是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汉晋之际,傅姓人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地为迁居地,尔后便东迁移居河北、山东,北地(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傅姓始于西汉中叶的傅介子,为傅姓家族始盛。其曾孙傅长,复封义阳侯,长曾孙傅允仕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北)太守,这一支派显贵者多,多人做官或封侯,这说明,在汉朝傅姓已开始自北地大举经陕西迁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此时北地傅姓形成许多分支:河内(今河南省温县)傅姓,是西汉大司马傅喜之族所在;浦江(今属浙江省)傅姓,是西汉人傅柔之族所在;扶风仲乐(治今陕西省兴平东北)傅姓,是东汉人傅毅之族所在。两晋时,傅姓在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是傅姓家族有史以来繁衍最为旺盛的时期,为东汉汉阳太守傅燮(扶风傅姓)拉僧发展而来,称盛于“清河”一带的傅姓,后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傅姓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江南各地的傅姓,大都因世事动荡而从清河迁去江南,在此之前的汉代已有傅姓迁居贵州,三国已有傅姓入川。大举南迁则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际,或迁会稽(今浙江省绍兴),或迁上虞(今属浙江省),至南区唐末,唐御史傅实避难入闽,为傅姓入闽始祖。靖康之变,有清河傅姓南迁泉州,到南宋末年,清河傅姓又有一支迁入福建上杭之蛟萍乡,不久即兴为望族,后广东兴宁之傅姓,便是蛟萍分支而出。宋代以后,傅姓人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如今,傅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等省。傅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五。
历史名人
傅作义
傅毅:字武仲(约47-92),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著有《舞赋》等作品。
傅宽:北地(治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人,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玄:字休奕(217-279),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二仲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著有《傅子》等集传世,在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傅咸:字长虞(239-294),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傅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傅中丞集》。
傅琰:字季珪,北地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人,自其先祖南下以后,世代侨居南方。从其父开始,傅氏祖孙四代都曾担任过南朝的县令,并著声名。傅琰历任县令、广威军将郡丞、尚书右丞、督军、建威将军、刺史职。为官明察事理,处事果断,特别是办案重视实物证据,廉正有才,勤于职守,其父子成为廉吏世家。
傅亮:字季友,南朝宋国人,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著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傅奕:相州邺(今河北省临漳)人,唐代学者、自然科学家和无神论者。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在自然科学方面,精天文历数,极力反对佛教对民众的危害,建议皇帝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后来,他又上书十二论,揭露寺院“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寺多僧众,损费为甚”,“军民逃役二仲,剃发隐中”等流弊。他还指使儿子用羚羊角击碎婆罗门僧的假佛牙,当众揭穿佛徒的骗局,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佛教神学的斗争精神。其著作有《老子注》,又集魏晋以来反对佛教思想的言行为《高识传》共十卷。
傅寅:字同叔,唐朝大学问家。从唐仲友学,对天文、地理、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等类研究精深,号曰群书百考,所著《禹贡说断》,有独到见解。
傅霖:宋代律博士,为齐、梁、陈、隋兵部尚书兼宏文馆学士傅荞之子,历官翰林学士、婺州太守。《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著有《刑统赋》二卷。(与下明代同名者有别)
傅霖:明代太原人,十三岁做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三十岁中进士的傅霖傅霖宦海沉浮十七载,官至山东布政司参议,但是,就在他三次击败后金军队的侵扰之后,却以“拥兵拒调”的罪名被弹劾,解甲归田。几年之后,明廷让他官复原职,早已厌倦官场倾轧的傅霖以一身傲骨拒不受命,他那个高山仰止的孙子傅山在这一点上与他是何其相似。傅霖回乡后,以急公好义的善举而受到太原士民的推崇。万历十四年,太原大荒,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傅霖慷慨解囊,施粥赈灾。傅霖去世前的万历二十九年,太原发生饥荒,他再次赈济灾民,直到第二年粮食收获。
傅山:山西省阳曲(今太原)人,明末清初反清义士、大学问家,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别号公之它、石道人、啬庐、朱衣道人等。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介子:西汉北地(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人,北地服务中心傅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
傅游艺:唐朝人,曾任武周宰相,是傅姓为相者第一人,为武则天宠臣,一年中四次提升,时人号为“四时任宦”。
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今安徽省宿县人,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农民起义,先从刘福通部李喜喜入蜀,后归明玉珍,再从陈友谅,均无所成就。元至正二十一年(1301年),朱元璋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傅友德率众降。朱元璋奇其才,因功封颍国公,曾为明朝一统天下,尤其是明对西南区南地区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傅以渐: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山东省聊城人。字于磐(1609-1665),号星严。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后多次升迁,从国史院侍讲、秘书院侍讲学士、国史院学士,至顺治十一年授秘书院磊大学士。顺治十二年,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他上奏安民策。所奏合国情、顺君意,遂加封太子太保,成为后来继位的康熙帝的老师。改任国史院大学士。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市)人,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女试状元。亦为癸好(丑)东试状元,仕至丞相。她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女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为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作义:山西省临猗(今属万荣县)人,国民党高级爱国将领,守涿州孤城而一战成名,曾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1949年,率部起义,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傅抱石:江西省新余人,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擅画山水,善于将水、墨、彩色融为一体,对中国美术史和画论广有研究。
郡望堂号
1、郡望
北地郡:治所秦时在义渠(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武忠西南),东汉末地入羌胡,三国曹魏相当今陕西耀县、富平等地。
清河郡:清河郡: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北)。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
2、堂号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此外,傅姓的主要堂号有以:“清河堂”、“版筑堂”、“野版堂”等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傅姓族徽1、傅姓历史上权臣政客颇多,福泽百姓,为后人所敬仰。
2、字行辈份有序。如山东高密一支字行为:“日叙丙余,希深联贻,馨名因溥,垂法迪之。”另浙江绍兴丁巷傅姓字行为“宏规大启,垂裕后昆,渊源继述,孝友传家,允能缵绪,恪循谦恭,廉让攸赖,闻望远播,肇其敦厚,世泽绵长”。又新续傅姓派语字行为:“仁义礼智,文行信嘉,猷懋美厥,德益勋彰,永绍箕裘,俾尔炽昌
傅氏家族世系
世系:指家庭世代相承的系统。现将全国傅氏合纂通谱委员会1948年元月出版发行的《傅氏源流世系汇集》(甲集)收录的傅氏世系“三系”列后,仅供参考。
(1)一系。1世傅说-2世傅奇-3世傅卤-4世傅阔-5世傅照-6世鸿-7世大宾-8世洗-9世仔-10世秀-11世学-12世珠-13世守遇-14世惠-15世简-16世秉衡-17世识-18世子文-19世仲能-20世举贤-21世侃-22世椿-23世端-24世坚-25世通-26世浩-27世禄-28世臣-29世英-30世自传-31世澄-32世采-33世华-34世贤-35世介帮-36世器-37世豪-38世执忠-39世簧-40世毅-41世熹-42世充-43世珊-44世颛-45世玄-46世咸-47世辩-48世子-49世才-50世相-51世对-52世诸-53世浒-54世伟-55世起-56世奕-57世觐-58世鼎-59世褒-60世镐-61世承-62世暹-63世动-64世绩-65世望夫-66世卞-67世尧俞-68世寨-69世自强-70世伯委-71世彦翁-72世百一郎-73世念六郎-74世大七郎-75世宣(江西庐陵县塘尾始祖派下世系)-76世震-77世文忠-78世万英-79世法昌-80世祯-81世金隆-82世廷爵-83世登-84世德性-85世晨(生于明万历十年壬午公元1582年)……。
(2)二系。1世说-2世恒-3世继-4世谆-5世松-6松炳-7世经-8世诫-9世能-10世佥-11世朝-12世宰-13世易-14世升-15世远后-16世隆-17岐政-18世嘏 -19世嗣先-20世瑞始-21世冕-22世德胜-23世显先-24世雨-25世燮-26世霖-27林炅-28世公发-29世政-30世达-31世景道-32世廷臣-33世纯-34世楫-35世亮-36世祖仁-37世万春-38世又燮-39世宽-40世毅-41世伦-42世介子-43世勉-44世奇-45世璜-46世喜-47世俊-48世衍-49世铁-50世溥-51世文明-52世燮-53世干-54世士仁-55世嘏 -56世玄-57世咸-58世承义-59世浑-60世迪-61世弘-62世会绰-63世琰-64世永-65世岐-66世隆-67世伏-68世宰-69世纯-70世奕-71世霆-72世游艺-73世从周-74世霖-75世彤-76世枢-77世瑚-78世彪-79世循-80世潜-81世求-82世尧俞-83世宣-84世察-85世自得-86世伯寿-87世烈-88世殿发-89世宝麟-90世太简(明初由清江迁湖北江陵老新口转徙湖北潜江)……
(3)三系。1世说-2世伯征-3世怀安-4世仲乐-5世尚逵-6世孔原-7世显-8世龙-9世襄-10世谟-11世洪-12世秉中-13世爰-14世极-15世谷-16世浩-17世孟达-18世夷-19世曦-20世镛-21世子沁-22世嘏 -23世孟道-24世鼎-25世伯壮-26世子武-27世成-28世远-29世应祥-30世彰-31世文龙-32世锡-33世睿 -34世佐-35世旦-36世永澄-37世八天-38世添-39世良甫-40世宽-41世义-42世宁太-43世谦-44世天常-45世介子-46世彦清-47世洪-48世俊-49世时亮-50世公涣-51世惟思-52宏高-53世靖-54世邦治-55世期-56世元-57世虞-58世兴-59世坦道-60世钦-61世叔五-62世才-63世瀚-64世茂远-65世以安-66世宰-67世燧-68世叔彰-69世文献-70世梦龄-71世尧牧-72世华-73世瓒-74世嵩-75世嘉-76世广-77世开-78世德广-79世奇-80世天龙-81世延光-82世梦龙-83世瞟-84模-85世谦-86世方伯……。
此外,在四川珙县、广东陆丰等地出现又一世系,从傅说至今达180世左右。以四川珙县傅姓一支为例:1世说-2世南楼、东楼、龙楼-3世雷春-4世飞雄-5世斌显-6世贤良-7世宝玩-8世圣江-9世擒虎-10世鹤鸣-11世文学-12世皇之-13世通显-14世延龄-15世显圣-16世江陵-17世荆溪-18世钧台-19世云长-20世感丁-21世机-22世九鼎-23世廷焕-24世云铭-25世葵-26世铨-27世兆圭-28世渭-29世梦龙-30世云?……180世傅杰(四川珙县沐滩乡人,生于1990年)
五、傅氏古今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傅姓历代名人179名,占名人总数的0.3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八位;傅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7%,排在并列第六十一位;傅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总数的0.33%,排在并列第六十一位。
历海南史是傅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郑国大夫傅瑕,西汉大司马傅喜,东汉文学家傅毅,三国魏哲学家傅嘏,西晋哲学家兼文学家傅玄,唐朝学者傅奕,武则天时宰相傅游艺,北宋律博士傅霖,明朝名将傅友德,明清之际思想家傅山,清朝工部尚书傅维鳞、武英殿大学士傅以渐,民国藏书家兼校勘家傅增湘,当代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 章、共和国上将傅钟、傅秋涛,全国政协副主席傅作义、化学家傅鹰、历史学傅衣凌、历史语言学家傅斯年、画家兼美术教育家傅抱石、语言学家傅懋勘、文学翻译家傅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傅懋恭)、总参谋长傅全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与傅铁山、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等等。
六、傅氏文化遗迹
1、宗祠庙寺:平陆傅相祠、太原傅公祠、南安武荣傅氏大宗祠、汀州傅氏家庙、云南鹤庆傅友德国公庙,等等;
2、名墓:傅说墓、傅宽墓、傅介子墓、傅永墓、傅竖眼墓、傅实墓、傅尧俞墓、傅以渐墓、傅斯年墓、傅抱石墓、傅雷墓,等等;
3、名人故居:傅山故居、傅斯年故居、傅作义故居、傅抱石故居、傅雷故居、彭真(傅懋恭)故居,等等。
4、先贤圣迹:傅抱石画院、傅藻杜门书院,傅相祠碑林、傅山碑林、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服务中心、傅作义纪念馆、南洋傅氏公会会馆,等等。
5、纪念性景点景物:平陆街头傅说塑像、义乌傅大士塔、上海傅家天主教堂,等等。
六傅氏字辈派语
字辈,是记载宗族世系人名的派语,又称班辈、字辈、排行等。字辈派语通常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四言诗、五言或七言诗。它在研究姓族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迁徙流转、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列举几例供欣赏。
1.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傅姓一脉字辈125字:廷纪汝太玉,我其庭怀说,传家之至德,清河有世泽,文章可华国,良相人天锡,先人举自商,高宗师万训,祖武於于书载,贤君倚赞襄,贻谋多典则,佑启广徵祥,生聚增繁盛,经营历远方,豫中基业建,承继发南昌,明代迁川省,安居叙永乡,熙朝隆选士,揆奋庆观光,学问修纯粹,猷为益显扬,伦常昭慎重,受禄万年长(此支傅氏始迁祖傅廷銮于明嘉庆年间〈1796-1820〉从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傅家桥蛛浮塘〈今南昌县广福镇樟溪姜家三村>居四川省叙永县老军营)。
2.粤鄂川渝傅姓一脉字辈30字:宣震文玉启,有大上良士,诗礼培(传)家策,经纶华国才,公侯伯宰相,世德永蕃开(此支傅姓现广泛分布于广东省乐昌市、英德市、乳源县,湖南省炎陵县,重庆市梁平县,四川省万源市、邻水县、渠县仲乐、仪陇县、营山县等;本支多数川渝傅氏始祖系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迁入,共同远祖为傅震)。
3.重庆市垫江县傅姓各支字辈:①沈家石学堂支系老字辈20字:元文德庆炳,国朝世相家,忠孝以为本,光必大荣华。②九龙横梁支系老字辈20字:大天有宗祖,可应帮子孙,汝性本受用,文才必重宜。③高安协平支系志字辈10字:永兴仕朝必,国正天下顺。④梁平荫平支系老字辈10字:先学德元庆,芝高国志兴。⑤周加大顺支系老字辈20字:伯嘉成日林,明盛正宗兴,世代昌茂远,光辉永长存。⑥晓兴扈姓支系志老字辈4字:池家应小。垫江县傅氏家族统一字辈40字(1996年8月23日合族代表大会通过):成维世纪,显达昌荣,廷佐武宗,盛继保衡,允修 懋德,孝友同敦,科教兴国,培育群英,清正廉洁,万代常春。
七、傅氏组织机构
1.傅氏宗亲联谊组织。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筹委会(中国);新加坡南洋傅氏公会;马来西亚赖罗傅宗亲会;马来西亚傅氏公会;旅菲版筑傅赖同宗总会;马来西亚柔佛州傅氏公会;马来西亚宾城新傅氏宗祠;台湾赖罗傅宗亲联合会;台湾赖罗傅宗亲总会;台湾花莲赖罗傅宗亲会;台湾台北市赖罗傅宗亲会;台湾台中市赖罗傅宗亲会;台湾新竹县傅姓宗亲会;香港南安傅氏公会;福建省泉州海内外版筑宗亲联谊会;湘鄂傅氏宗亲联谊会;山东省傅氏宗亲联谊会;重庆傅氏宗亲联谊会;四川省傅氏宗亲联谊会;山西省平陆傅氏宗亲联谊会, 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