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3月7日在安达镇铁西村成立。魏国军说,通过征求全村157户贫困户意见,首批自愿入社56户,入社土地199.89亩,均为铁西村精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除了小麦套种白菜、芥菜外,还种植了谷子、杂豆等。
铁西村党支部书记明春义说,安达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精准发力,探索出了一条发挥互助合作优势,实施精准扶贫的新思路,互帮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以“精准扶贫、互帮互助、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为宗旨,通过村级两委牵头,把全村种不上地、种不了地的贫困户的土地流转整合,组建互助合作联合体进行耕种,在留足经营管理资金的基础上,把剩余收益全部按入股土地面积分给贫困户。
“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可以用土地直接入股,也可以自主流转土地后用现金入股,失地贫困户还可以直接用现金入股,我们综合了当地土地流转行情,确定了130元每亩的价格基数,股份按照贫困人口承包田面积计算。合作社把入社的199.89亩零散土地分别进行转包,用转包所得资金再集中连片流转相应面积的土地,进行麦菜复种、小杂粮种植和杂豆种植,更好地实现土地集中经营、规模种植,到了秋后,按照社员土地入股或现金入股比例,先兑现土地保底金,再进行二次分红,使入社的贫困户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魏国军还说,安达市税务局局长王金本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在知道合作社麦田缺少水源之后,通过协调用抗旱专项资金为合作社打了两眼深水井,配套了喷灌设施,送来了“及时雨”,提高了合作社的生产能力。
组建合作社给因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间失地造成贫困的村民们也带来了增收门路。
在铁西村七组地头,有一处“作业房”,70岁的村民赵俊山和患有6年癌症的老伴住在这里。由于搬家,赵俊山错过了第二轮土地承包,成了失地农民,老伴得了癌症之后,这个家就越发贫困起来。“今年加入了合作社,现金租赁了6亩地,年底从分红里扣除,减轻了家里的生活负担。”赵俊山说,明年打算在合作社多租点地,让家里生活质量好点。 在明春义心中,组建合作社有三个好处:目的就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通过发展生产,开辟脱贫致富途径;合作社服务的主体是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体现了扶贫载体的创新;贫困户无论是以土地入股还是以股金入股,都增强了参与意识,对用自己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仗增强了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