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军品免征增值税文号(关于军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收入于#COVID疫苗科普


上周五,陶医生应邀去天津滨海新区参观交流。


此行中,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站就是拜访康希诺生物——COVID-19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生产企业。同一天,2021年中国药学大会在杭州召开,与会专家将做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抗疫贡献与中国创新》的主题报告。



康希诺生物与军科院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的COVID-19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全球最早打上人体的COVID-19疫苗,商品名:克威莎。



2020年2月29日,陈薇院士等党员先锋队在党旗下,先于临床试验接种了克威莎,体现出研发团队对疫苗的高度自信。


遗憾的是,当时很多中国人认为疫苗不可能这么快问世,所以纷纷辟谣说陈院士等人注射的不是疫苗,只是免疫增强剂。出于种种原因,陈院士团队和中国官方都没有站出来辟谣,导致很多人误以为陈院士接种的不是疫苗。



直到去年12月上旬,著名的《科学》杂志高级编辑JonCohen在一篇名为《中国疫苗策略》的回顾文章中明确指出:2月29日,中国军队少将军衔的病毒学家陈薇和她团队的六名科学家一起,在党旗下接种了试验性的COVID-19疫苗。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22/1263?


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COVID-19疫苗之一就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分别来自中国康希诺、俄罗斯加马利亚研究所、英国阿斯利康和美国强生。四家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具体技术细节以及接种程序上都略有差异,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里的腺病毒载体本身是一种活病毒,除了可以注射接种,还可以吸入接种,后者能够最大程度模拟自然感染,在呼吸道表面形成粘膜免疫,弥补其他注射类疫苗的短板,实现优势互补。



今年6月3日,陈薇院士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透露,克威莎已经开发出吸入型疫苗,正在申请紧急使用。


据我所知,今年早些时候就已经有人参与吸入型克威莎的临床试验。这次去天津考察,再一次有人亲口向我证实3月份就已经接种过吸入型克威莎。


7月份,Delta株在全球肆虐,相关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炉,但基本上都是坏消息。美国疾控中心基于一项接种疫苗感染者的鼻子和喉咙里仍能携带大量Delta病毒的研究,做出了疫苗接种者参与公共活动也必须戴口罩的新规定。这个新情况,让疫苗具有粘膜免疫能力显得尤为紧迫。



这次天津考察,距离陈薇院士宣布吸入型克威莎申请紧急使用已经过去三个月,我从各方面了解到吸入型克威莎研究进展顺利,很可能好消息将近。


如果吸入型克威莎获批紧急使用,将是世界上首个实现三重免疫(体液 细胞 粘膜)的疫苗,特别是粘膜免疫,有望让COVID-19疫苗重新站上预防感染的巅峰,让人类在这场攻防战中找回优势。



在参观康希诺生物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意外发现:克威莎分为民用版和军用版,后者还有西林瓶版和预充注射器版。


克威莎是军科院参与研发的,所以该疫苗最初的接种对象主要是部队和部队附属医疗机构人员,后期才扩展到普通人群。克威莎优先给部队接种,这个并不意外,但为此推出军用版包装,考虑如此周详是陶医生没想到的。


民用版为红色包装,军用版为绿色包装。军用版的批准文号是【军药准字S2020007】,民用版则是【国药准字S20210004】,这个很有意思,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存在军用版有专门的批准文号。



为了生产克威莎,康希诺生物也是使尽了全力。


以前,康希诺有一个高大上的疫苗科普馆,我2019年7月来参观时对这个科普馆赞不绝口,还看到了精美恐怖的埃博拉病毒的实物模拟图。但是,这次因为生产用房紧张,这个疫苗科普馆不得不被征用,改成了疫苗生产车间。



原康希诺生物疫苗科普馆里的埃博拉病毒


克威莎的生产车间就坐落在下面这个现代化的厂房内,厂房内部严格保密,允许参观,但不允许拍摄。一行人就在参观接待区合影留念,我T恤上的文字也是相当应景。






就在我参观康希诺生物之时,2021年中国药学大会也正在杭州召开。军事医学研究院徐俊杰研究员,发表了题为《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抗疫贡献与中国创新》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克威莎的最新研究进展。


克威莎【第1剂肌肉 第2剂吸入】的混合接种效果,优于单纯的肌肉接种。免疫后28天的中和抗体水平是单针肌肉接种抗体水平的4倍(也优于肌肉接种2剂,间隔2个月),且6个月后抗体水平仍维持在单针免疫后峰值水平。



此外,吸入接种可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单次吸入接种后14天细胞免疫水平与肌肉注射相当。


接种过2剂灭活疫苗后,第3剂吸入0.1mL或0.2mL克威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第3剂接种灭活疫苗,IgG抗体升高倍数,是第3剂接种灭活疫苗的7~8倍。



灭活疫苗与吸入克威莎混合接种,这种做法通常叫做序贯免疫。研究发现,序贯免疫可获得针对原型株、Alpha、Beta、Gamma、Delta株的高效中和抗体。


徐俊杰研究员进一步指出,雾化吸入不需“打针”,只需“吸一吸”,可提高接种依从性,更安全便捷,加强免疫效果显著,适用于大规模加强免疫。


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曾表示:“克威莎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粘膜免疫途径接种。研究表明,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仍然是COVID-19病毒的主要传播路径,疫苗吸入接种,可在呼吸道粘膜激发免疫反应,可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道有力防线。”


这种粘膜免疫,就相当于一层隐形口罩,可以在病毒入侵人体第一道防线、立足未稳时,以很小的代价歼灭病毒,直接终止感染,也就不需要谈后续预防重症和死亡了。


这样的疫苗不香么?



陶医生期待,吸入型克威莎能够尽快获准紧急使用。


我以前曾经明示过,如果有mRNA疫苗,愿意首选mRNA疫苗。现在,我已经接种过2剂灭活疫苗,如果要加强,我的第一选择就是吸入型克威莎,而不是mRNA疫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