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数码便利店经营范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便利店零售)

换了新领导、升级为事业群近一年后,天猫超市有了新动作——在送货上变得更快。


天猫超市推便利店出新的物流服务


天猫超市事业群的多品牌战略,以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为核心


天猫超市升级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在外部,天猫超市一直在和京东超市展开竞争,共同争抢数千亿美元的线上商超市场。京东超市早在2017年已完成千亿销售额,虽然天猫超市近两年来并未公开最新的销售额,但一个可循的线索是,天猫超市总经理金诚曾对外透露,2018年的目标是实现千亿元的销售额,天猫超市正在规模上努力追赶京东超市。


在内部,天猫超市事业群还要和盒马事业群、大润发、银泰、菜鸟、饿了么等进行赛跑,争夺集团新零售先锋的位置。谁能跑在更前面,谁就能拥有更大话语权。



不能输的外部竞争


天猫和京东一直在争夺“第一商超”的位置,双方曾数次在用户规模、销售额、履约能力、品牌数量上进行比拼。三年前,京东1号店数码宣战天猫超市,更是将二者的交锋推向高潮。


拉响这场大战的是彼时刚刚收购1号店的京东。2016年8月,刚刚成立的京东1号店曾对外宣布,计划将在三个零售月内投入10亿元,并在八大商超品类上全面对标天猫超市,开启价格战。随后,天猫做出回应,推出“双20亿计划”,拿出20亿补贴消费者,另外20亿则用来优化供应链,并称无论京东投入多少,天猫超市都会进行数倍的投入。


除了投入大量补贴,双方还持续拉拢商超资源,天猫超市搬来了经营范围麦德龙、西班牙DIA、德国Inferno等十余家海外超市,而京东除了沃尔玛便利店之外,还与永辉、新一佳、武汉中百等国产商超达成了合作。


这场大战的最后,谁是“第一商超”并没有定论。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双方也都在打磨武器,为下轮大战做准备。2018年11月,天猫超市完成了组织架构的升级,成为独立的事业群,还请到京东商城曾经的COO李永和来担任事业群总裁。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天猫超市的老对头京东超市也做出重要更新,二者的升级内容也大同小异,在规模、用户、履约能力和品牌等方面继续展开竞争。


和天猫超市“线上线下全场景超市网络”类似,京东超市也喊出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触达”的口号。天猫超市想要在未来2年零售内覆盖到3亿家庭人群,京东超市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22年,消费品累计成交额超8000亿元。


双方都在努力提升履约能力。即时配送一直是天猫超市的一块心病。为经营范围了满足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需求,天猫超市新增半日达和一小时达等物流服务,并与此前的次日达服务一起,在更大的范围内覆盖城市的消费者需求。京东超市则推出了“物竞天择”项目,率先尝试“30分钟送达”,在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京东超市还跳出自营物流的范围,联合线下网点(京东便利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前置仓等)、众包物流、甚至是品牌商(自营门店、代售点、经销商网络等)进行配送,保证时效。


对品牌的争夺也持续升级。早在2017年,京东已经展开三通战略,并与沃尔玛等零售商达成合作。在9月份的战略更新中,京东正通过“物竞天择”项目,与沃尔玛、永辉、屈臣氏、农夫山泉、雀巢、蒙牛等超过300家零售商,推出线上线下联动的“最后一公里30分钟消费”解决方案,想要做“库存互通”。而天猫超市同样在不断强调与品牌商的合作。今年1月,天猫超市将“代销”模式转变为“代销 采销”并行,向品牌商直接采购。在最新发布的多品牌战略中天猫超市也多次强调B端生意,并提出要向品牌商输出数字化能力。


早在2017年,国内研报就曾指出,电商大战最终要回归最难攻克的快消品类,而高频、流量稳定的快消品类也能为电商带来新的增长。阿里和京东也都在不断加码对商超的布局,想要在快消品类中占据优势。最近的两年中,阿里和京东(与腾讯一起),基本完成对线下商超的收购和投资,瓜分了绝大多数的优质线下商超资产,如何与收来的线下商超联动,提升运营效率,也成了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的新任务。天猫超营业执照市的打法前文已经提及,线上超市负责引流获得增量用户,而淘鲜达则负责在线下进行“旧城改造”运营大润发等商超的存量用户。



体系内力争上游


目前,阿里集团涉及到的新零售商超业态,除了事业群内部的天猫超市、淘鲜达外,还包括阿里体系内的盒马、大润发、银泰等业务。体系内大量交叉业务如何分工、合作,谁来决策,也成了新的问题。


根据阿里方面的说法,天猫超市事业群本身不同业务已有明确分工:既有作为B2C零售业务的天猫超市,也有担任旧城改造跟线下商超合作的淘鲜达业务,以及为线下的零售伙伴赋能的POS业务。


从整个阿里体系来看,李永和认为,盒马仍然是阿里新零售板块的先锋,在技术层面为整个集团沉淀商业操作系统。例如,与重新打造出的超市新零售平台(也即天猫智慧大脑)中就有来自盒马的功劳。


天猫超市事业群由于实行的是多品牌战略,旗下拥有多个业务,则被赋予了更重的使命:进行线上线下超市业态全渠道的整合,不单单是技术,在产品、供应链(如建设CFC)方面都将做出贡献。因此,按照李永和的说法,“新成立的超市事业群,实际上是阿里集团将它推到新零售的最前沿。”


在与集团内其他业务的合作中也能一窥天猫超市的新零售前沿地位。


2018年11月阿里的组织架构调整中,菜鸟曾成立超市物流团队和天猫进出口物流团队。该团队目前正向李永和(老鼎)和菜鸟总裁万霖双实线汇报,这意味着天猫超市在阿里体系内的众多商超业态中,在履约服务上拥有更加优先的地位。


天猫超市升级为独立事业群后,阿里将淘鲜达业务从盒马移交给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超市开始向线下渗透,阿里旗下的大润发、三江购物、新华都等线下商超也与天猫超市事业群下的淘鲜达进行业务联动,其营业执照中淘鲜达提供最关键的技术系统和供应链。这表明,此前阿里让盒马鲜生担当商超改革的思路已经发生调整,由较重的盒马与商超企业合营新业态门店,改为淘鲜达与商超进行供应链和流量上的合作。


成立8年,作为阿里集团的零售老将,天猫超市跟随着集团的步调数码,在不同阶段均出演新的角色。只不过,从内部看,随着集团的商超队伍越来越大,天猫超市是否还能成为主导者,还要看整合后的效果。而在外部的竞争环境中,京东超市暂时领先且步步紧逼,天猫超市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也并不容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