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固定资产折旧收益性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PART 1/概念



财务造假行为是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特别是对于已上市的公众公司,其财务造假行为不仅给广大的投资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股市整体的信誉度,也给中国资本市场抹黑。


财务造假按造假程度可分为财务粉饰和财务数据编造两类。财务粉饰,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其没有财务数据编造那么严重,其主要是公司对某些财务数据在做会计处理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来处理,或者其会计处理标准明显低于同业水平。如折旧比例计提过高或过低、坏账损失计提比例过低等。


财务数据编造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业务的形式等方式,经专业人员进行严谨的会计处理,完全虚构出一个系统的、闭环的财务报表的形式。这种业务虚构的财务造假行为,若不进行实地调研,投资者很难通过财务报表等公开资料的分析明显察觉到企业财务造假行为。


PART 2/财务造假的目的



企业之所以甘愿冒着刑事犯罪的风险进行财务造假,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在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企业财务造假所能带来的收益远比东窗事发带来的犯罪成本高很多,这也是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尚待完善之处。


企业财务造假,最直接的目的是使得自身业绩和资产等方面表现健康的状态,甚至是呈现良好增长的态势,从而能够顺利完成融资甚至达到上市的要求,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则多了个维持股价的目的。


PART 3/财务造假的三个维度



财务造假主要从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及资产规模上着手,甚至有时需要虚构一些合理的经济业务来支撑,而虚构经济业务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会根据自己所要达到的利润目标倒推出利润所对应的营业收入,再根据营业收入及行业毛利率水平倒推出所需要的营业成本、毛利率及经营费用,然后再根据这些营业收入及成本去虚构上下游的客户、私刻公章、伪造合同、伪造单据及银行的对账单等文件,最后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来消化所虚构利润所占用的资金。


1、虚构与虚构的经济业务相匹配的资金流


1) 成立多家空壳公司或利用关联交易


企业可以通过成立多家空壳公司或通过多重关联交易来虚构经济业务,使得资金在环内流动,形成企业资金流的假象。


2) 利用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造假


企业在与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交易的基础上,通过伪造交易合同及银行对账单的方式虚增自身的营业收入。


3) 利用海外客户和供应商造假


企业依仗海外客户和供应商较难核查等特点,虚构海外的销售合同订单来虚增营业收入及虚构采购订单来消化资金。


企业或许可以虚构业务以及相匹配的现金流,但这也仅仅是虚构而已,实际中并没有真正的现金流产生。然而,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是要实实在在花钱的,那么,时间久了企业的现金流窟窿就会越来越大,直到无法掩盖。


因此,现金流的分析能有效的帮助我们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我们在康美药业的案例分析中已经为大家详细展示了这个分析过程。


2、虚构客户和供应商


1) 私刻公章,伪造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及出入库单据;


2) 伪造银行对账单及资金出入凭证;


3) 使用大量的现金交易,让核查无据可寻;


4) 伪造“真实的”现金流,构建资金循环: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会通过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掩盖资金流转轨迹、伪造或篡改银行首付款凭单及利用银行信贷等业务来切段资金循环关系的方式进行对现金流的伪造。


3、如何消化虚构利润所占据的资金


1) 虚增银行存款


2) 虚增应收帐款


3) 虚增存货


4) 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


5) 虚增无形资产


6) 虚增对外投资


企业虚构业务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实则上并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入,那么就需要将虚构形成的现金流消化掉,即藏在某些财务数据下。


在康美药业的案例中,根据公布的业绩纠错公告看,其最初是利用银行存款来消化利润的,后来,又将这部分利润转嫁给了应收帐款、存货和在建工程等科目上。


PART 4/财务造假的具体手段



1. 虚构收入


1) 对开发票,确认收入;


2) 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


3) 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2. 提前确认收入


1) 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


2) 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


3) 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


4) 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3. 递延收入: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


4. 转移费用


1) 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


2) 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


3) 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


4) 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帐户中,以调节利润


5. 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1) 多计存货价值,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


2) 多计应收帐款: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帐款虚列


3) 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


4) 多计固定资产:例如少提折旧、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


5) 漏列负债:例如漏列对外欠款或短估应付费用


6) 应收帐款少提备抵坏帐,导致应收帐款净变现价值虚增


6. 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7.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


8. 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9. 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PART 5/识别财务造假三大途径



1. 结合非财务信息分析财务信息的合理性


1) 分析收入快速增长和毛利率远高于同业的合理性


2) 分析关联交易突然急剧下降的合理性


2. 分析关键的财务数据和资料


1) 客户和供应商的分析


2) 新增资产的分析


3) 资金进出情况分析


4) 其他非财务信息分析,包括发行人人员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等等


3. 从第三方获取关键证据证实


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券商、律所、会所、银行、产业上下游、海关等第三方机构获取相关证据进行证实。


PART 6/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



财务粉饰,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以及年报的分析,很容易就发现端倪。但基于业务虚构的财务数据编造的财务造假行为,很难从财务报表和年报的分析中发现问题。但我们还是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分析的方法论来帮助大家剖析财务数据,从而增加我们发现企业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1. 税项分析法


是指根据企业所交的税或应交税的额度,结合税前利润计算出所得税率,观察所得税率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简单的观察到所得税率会有特别大的出入。但是,财务造假的企业往往会有大额的应付税款,则这一点值得大家关注。


2. 资产质量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企业资产的变化趋势以及资产百分比的分析,观察企业资产存在异常变化,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方法。


3. 利润表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利润表中各科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方法。比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可以结合该企业市场地位、产品质量等客观因子对其合理性进行判断。


4. 应收款项和存货分析法


是指通过分析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变化情况,观察是否与收入变化情况一致,同时计算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周转率,分析其是否与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中所阐述的周转率是否一致。


在康美药业的案例中,我们发现2017年应收款项和存货周转率小于企业所阐述的周转率。


5. 毛利分析法


是指通过分析企业毛利率的变化趋势,同时进行同行业毛利率对比,结合企业的行业竞争地位等客观因素,判断毛利率的合理性。


6. 现金流量分析法


是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运营情况,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进行分析,找出现金流变化的合理性,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行为。我们在康美药业案例分析的那篇文章中有详细分析,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7. 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分析法


是指分析企业是否存在通过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的形式,虚构收入和利润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