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唐县邮政银行开户行全称(唐河邮政银行有哪几个支行)

孙双伦 刘 会 孙汉康


唐县经济概况


唐县地处保定西部,太行山东麓,辖7个镇、20个乡,345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其中82%为山地,耕地面积41.5万亩。唐县是传统农业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唐县是河北省“绿色电波入户”示范县,省级“菜篮子”工程基地县,是省政府确定的河北省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唐县工业以板材、铸造、皮毛绒、玩具、纺织、食品加工、建材、玻璃等为主,特别是铸造业和人造板材业发展较快。


唐县经济受历史和地理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发展水平低。2011年,唐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4.91亿元,在保定市22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排名第15位。其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44%,第一产业占26%,第三产业占30%。唐县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6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唐县农村经济近十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003~2013年唐县区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达253%,环比增长速度平均达到9.7%。


唐县的金融需求


政府的需求


唐县政府不仅在公共事务中履行着管理、服务职能,还经常作为倡导者直接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领域。因此,县政府在履职过程中,往往充当着主要融资者或资金供应者的角色。如:在项目园区建设、新民居建设、城区改造、文化旅游、扶贫开发以及道路修整、公园建设、污水处理等公益事业中,唐县政府不仅牵头组织、参与,还积极搭建政府融资平台,负责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唐县政府除自身直接的融资需求外,还希望各银行通过“普惠金融”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由此来帮助政府实现自身的履政目标。


骨干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唐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铸造、建材、建筑和农产品加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县政府提出了“高端、低碳、集约”的发展方向,所以上述产业也面临着抓技改、提档次、扩规模的转型升级压力,需要金融机构从资金上给予扶持和帮助。


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


唐县小微企业众多,但小微企业大多规模小、人员少、结构简单、资金实力弱,渴望银行贷款支持。如:近年来,林果种植、设施蔬菜、食用菌等现代农业在唐县得到了长足发展。仅食用菌一项,全县就有生产、加工、销售企业160多家。以其中的富民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研发成功了全国首个食用菌饮品并于2012年年底开始投放市场,由于其自有资金仅能满足产品种植的需要,所以饮品研发、生产及市场投放费用共计960多万元全部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求


唐县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于2008年,现已达到1031家,涉及粮食、蔬菜、瓜菜、花卉、食用菌、养猪、养牛、家禽、养羊、农机、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各个领域,其成员的出资方式多以土地为主,据不完全统计需要金融支持资金3.5亿~5亿元。


农户生产生活需求


唐县总人口63万,其中80%生活在农村,从事着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受生产力水平低的制约,这部分人群往往只有少量的闲置资金,遇到购买中大型农机具、发展特色农业或购房等情况时,往往依靠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唐县的金融供给


政策性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唐县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只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家,设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开办粮棉油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业务,除吸收少量的同业存款外,基本不对外办理其他金融业务。截至2014年6月底,该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8亿元,贷款余额为5.1亿元,在县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和10%。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唐县支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唐县支公司),是目前当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主营业务为财险产品,占县域保险市场份额的60%以上。


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唐县支公司)。该公司简称“中华保险”,其前身是由国家财政部、农业部专项拨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成立的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成立于1986年7月15日,是中国第二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按主营业务性质分为财险和寿险两个子公司。但在唐县,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仅限于财产保险,暂未开办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在30%左右。


商业性金融供给


普惠性金融。包括以下四种:首先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是唐县目前人员最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网点分布和服务对象最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14年6月底,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77亿元,贷款余额为35亿元,在县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2%和70%。


其次是村镇银行。唐县汇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是2010年12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内蒙古鄂尔多斯银行发起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股份制银行,是保定首家挂牌开业的村镇银行,突出贴近百姓、服务“三农”的发展理念,具有机制灵活、业务范围广的经营优势。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在唐县城区内设立支行一家,截至2014年6月底各项存款余额为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4亿元,在县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和2.6%。


再次是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在唐县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只有一家,即协同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它是由自然人出资、经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主要开办农户、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等小额贷款业务。其贷款发放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在贷款方式上多采取信用贷款模式,利率要高于其他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窄、税收负担重等原因,自2009年开业五年来的业务量并不大。


最后是地方性银行机构。保定银行是保定市第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是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的,由地方财政、企业和自然人投资入股,目前在唐县设立分行级机构一家。由于其中有地方财政参股,所以受到地方政府的格外关注,由此业务开展顺畅,各项指标尤其是存款指标突飞猛进,发展势头强劲。在开业仅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截至2013年年底,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已分别达到12亿元和7亿元,在县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和13%。


选择性商业银行体系。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传统的四大国有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目前在唐县设有分支机构,其中除农业银行经营发展正常外,中国建设银行2009年成立时只是分理处,最初经营平淡,2012年才升格为支行;中国银行2013年才得以成立,与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银行机构相比,发展速度较慢。正常开展业务的农业银行也是吸收存款多、发放贷款少。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唐县仅次于农村信用社,其规模大、人员多。但是,由于其信贷业务发展较晚,信贷投放又很谨慎,虽然提出了普惠金融的口号,但信贷投放并不多。截至2014年9月末,其存款余额为23.40亿元,而贷款余额仅为0.91亿元,存贷比仅为3.89%,与农村信用社同期的存贷比45.5%相比差别很大。所以,邮政储蓄银行仍然脱不掉“农村资金抽水机”的帽子。正因如此,我们将之划入“选择性商业银行体系”,而没有根据其宣传划入“普惠性金融”。


随着唐县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机构开始把目光投注到唐县,制订了在唐县设立网点的计划。同时,唐县现有的金融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农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服务触角开始向基层乡镇延伸,纷纷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增设网点。尽管如此,通过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占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表1清晰地表明了唐县各家银行存贷款的占比。从中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无论在存款份额上,还是在贷款份额上都占绝对优势。


商业保险体系。在唐县,商业性股份制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截至2014年6月底,在唐县设立分支机构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就多达22家(不包括临时性的代办机构),但其中能保持正常经营的仅有中国人寿和泰康人寿,财产险中仅有阳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其余均举步维艰、发展难以为继。原因主要是新生保险机构创新能力不足,在服务手段和方式上不足以得到广大县域居民的信任和重视。以2011年在唐县开业的某家财产保险公司为例,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县域内的保险市场占比仅为2%,除了设立时间短的因素外,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保险业务品种是其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唐县的金融供需存在的问题


供不应求的结构矛盾


据调查,唐县的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以下四个判断:金融需求大于金融供给;农村的金融需求虽大于金融供给,但不是很强烈;乡镇企业对金融的需求强烈,但常常不符合贷款条件;县城的金融需求大于金融供给,且很强烈。


唐县县域金融供求结构矛盾,由图1可以看出:各家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的存款,自2007年以来,能够用在当地的,从来没有超过一半。而且,近些年还在波动中下滑,至2012年下滑到只有33.03%,即不足1/3的低谷。


供不应求的结构差异


农民(农村)对贷款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强烈。原因在于:农村城镇化,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甚至举家迁出农村到城市生活;农村的小农经济并不需要有多大的投入,最近多年来农村因单户经营,基本上没有进行大型的农田基本建设;农民婚丧嫁娶的费用自己能够解决,也不需要贷款。但是,农民对存款、汇款、电子银行业务的需要还是很渴求的。


乡镇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强烈。原因在于:乡镇企业需要向城市提供原材料等产品,如矿石、石材、冷冻肉等;乡镇企业的小老板没有多少积累,手中没钱;乡镇企业的经营资金常常为下游厂商所拖欠。但是,乡镇企业却难以获得贷款,原因在于:营业执照等企业身份证件没有、不全或有瑕疵;土地、厂房没有产权证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企业账务信息虚假不完善,信息不真实,甚至多套账本。所以,其难以符合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要求,贷款较为困难。


县城对金融的需求十分强烈。原因在于:县政府建设县城愿望强烈,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农民进城导致对县城的房产需求强烈,且为居住用房的刚性需求,急需发展房地产业,需要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县城企业的发展愿望强烈。它们急于扩大规模、上档升级,赶超城市企业,使自己不被淘汰,继续生存和发展。县城的需求,不仅表现为对贷款的需求,还有对现代电子结算、银行卡、网点服务、银行自助机具的需求。


解决金融供需矛盾的方法


唐县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资金的供给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渴求资金。如何解决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呢?


建立县域良好的信用环境。虽然县域政府、企业、县城居民有较强的资金需求,但是县域银行业机构不敢进行大量的大范围的信贷投放。其根本原因是县域信用环境太差,银行贷款投出去难以收回,所以银行就不敢投放。以唐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例,截至2014年11月底,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贷款仍有4.08亿元,不良率高达10.98%。所以,要想让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大力投放,县委县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和人员,弘扬诚信行为,在全县创立一个良好的讲诚信的社会风气。2013年年底,唐县的整体存贷比为37.07%。这表明,唐县的资金有60%以上没有用于唐县本地,而是用于县域外。如果唐县能创建一个良好信用环境,使金融机构大胆、放心地向唐县投放资金,就唐县本地的资金就完全足够支持唐县经济的发展。


培育良好的借款主体。县域企业缺乏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如法人治理不健全,财务制度混乱和数据虚假,企业管理层找人顶名,遵守国家法律意识不强,常有违法乱纪行为,企业生产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设备为国家指令淘汰的落后产能,这些都严重妨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投放。所以,县域党委和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规范企业的行为,使其符合银行业的贷款标准。


建立园区,要求企业进园区。目前,县域企业常常分散建立在村镇旁边和公路两侧。这就不符合政府的规划,所以大多数乡镇企业的土地没有审批待续,房产属于私自乱建,没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书。这就不利于乡镇企业向金融机构和其他方面进行融资。所以,应要求乡镇企业进园区,既符合政府规划,又可以进行土地、房产确权,增加乡镇企业资产,方便其融资。


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确权。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国家法规制度的原因,县域企业的土地、厂房多年来没有确权,一则是因为县域企业主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需求,二则是因为土地出让金、房产费用未缴纳,政府作为不够等问题。这就使县域企业贷款时缺少有效的抵押物,不符合贷款的条件,出现贷款难。


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力度。县域金融机构必须加大服务力度。由于县域信用环境差,信贷投放风险大,同时金融业内部的问责和追究力度空前大,这就造成一些信贷人员“惧贷、慎贷”,投放力度减小。所以,金融机构及其国家的监管部门要适度提高不良贷款等的容忍度,奖罚并举,调动金融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银行业机构不要只将眼睛盯住城市,要认真研究县域和“三农”问题,加大服务力度。一些县域的金融机构更不要当农村资金的“抽水机”,不要一味地将农村资金抽往城市。


政府应积极解决县域金融机构遇到的难题。如县域金融机构遇到的税收问题,与政府部门的关系问题等,使县域金融机构愿意并容易地在县域工作和发展。


培养和引进金融人才。县域金融发展不够好的一个原因是县域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县域金融机构不能搞金融创新,思想保守,所以有必要引进和培养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