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直销银行开户黑名单(银行开户被拒绝进黑名单)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为贯彻我行“智慧稠行”发展战略,实现“开放化、场景化、数据化、智能化”移动金融服务转型目标,夯实小微零售业务立行之本,推进小微业务线上化,我行开展手机银行5.0版本建设。新版手机银行以统一移动开发平台底层架构升级、全面改版UI视觉及交互体验、建设数字化运营体系为主线,提升手机银行客户量、活跃率、交易替代率、新产品投产效率等指标为目标开展项目建设。




二、项目方案


我行以建设统一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目标。包括Native框架,H5 Web框架,安全架构,操作体验,基础组件的标准化程度等。提升开发效率,可快速迭代,实现灰度发布。


(一)基于mPaaS。利用mPaaS提供的平台能力,保障系统安全,实现产品快速迭代,提升客户体验,实现数字化运营。


(二)客户端。一是将工程Bundle拆分,对整个App进行多工程管理。各工程间通过生命周期管理和依赖管理合成App。二是对登录态管理和登录异常拦截。三是通过JSApi为H5输出统一的公共服务。


(三)H5。组件化开发,根据业务功能不同,拆分成不同的业务模块,提升多App复用能力。


(四)业务中台多中心分布式部署。建设多个中心,各个中心承担不同的业务划分出去,采用dubbo等微服务架构,将各个中心服务关联。


(五)灰度发布。上线前采用灰度发布,从白名单到地区化的发布方式,将客户体验逐步完善。




三、创新点


我行广泛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建设数据驱动的应用场景,打造核心能力,提供极致体验的智能化金融服务,在智能网点、智能风控、移动展业、场景营销、智能运维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具体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主要如下:


(一)大数据风控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我行重点建设了智能风控体系,包括零售贷款风控平台和互联网贷款风控平台。借助外部合作机构丰富数据源,包括征信信息、工商数据、司法数据、对外投资、企业舆情、行政处罚、税务信息、反欺诈数据、结算数据、监管披露数据等,并充分利用内外部数据完成反欺诈、贷前预审、贷后预警、风险集市等应用建设。借助自动化风控决策能力,推进线下部分重点产品完全线上化,实现自动化审批,部分贷款线上线下相结合,半自动化审批。涵盖了零售业务完整的生命周期,以我行信贷数据为基础,以科学统计方法建立评分模型,全面提升模型区分能力、稳定性等表现,另外通过充分的理论知识转移与操作培训,培养专业的风控、数据挖掘、建模团队,后续能够实现自主风控,形成我行特色风控文化。


(二)大数据营销应用。借助大数据分析,推进客户画像和精准营销项目建设,利用客户基础数据、触点轨迹数据、行为数据、交易数据等综合分析,细致刻画客户社会角色、行为偏好、客户价值等特征,生成客户画像并建立模型,构建客户、产品、服务等信息标签体系,维护好存量优质客户、挖掘低价值客户、精准定位新增目标客户,打造我行精准营销体系。实现存量优质客户维护,筛选行内优质客户,提供如积分回馈、网点VIP免排队、贵宾厅等各类服务;存量低价值客户挖掘,筛选行内低价值客户,推荐使用我行产品,完成客户挖掘;新增目标客户精准定位,根据行内已有客户的特征、产品的特征、客户经理的特征,精准定位适合我行的新增可拓展的目标客户群体;以客户设计新产品,以我行客户群体特征、已有产品特征、客户经理特征等各类信息为新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三)生物识别应用。我行构建了统一生物识别平台,充分应用指静脉、人脸识别、静默识别、图片防伪、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形成根据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安全级别,采取不同生物识别手段,防范业务风险、改善客户体验。我行对客推广使用“指静生物识别”代替银行卡、存折等实体介质,并替代密码。客户可在我行任一网点柜面或智慧柜员机以单一客户为单位签约录入指静脉信息,并绑定一个或多个个人名下的本行个人结算账户或银行卡。客户在我行营业网点只需指静脉关联账号后即可通过智慧柜员机开展一系列非现金交易,也可在柜面办理现金取款、转账汇款、业务签约等特定业务。


我行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柜面、移动展业平台、直销银行开户、手机刷脸转帐等业务场景,用以验证是否客户本人前来办理业务。同时,利用成熟的人脸特征值提取和相似度匹配技术,解决了客户因为年龄、妆容和发型等变化而未能通过身份核验的困扰,有效提升客户身份验证效率、安全性及准确性,并为黑名单和犯罪嫌疑人影像的自动识别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


为了防范人脸活体识别已经出现利用翻拍照片、视频进行人脸识别欺诈,以及通过录制的视频进行活体检测欺诈的恶意行为,改善活体检测需要客户做出点头摇头、眨眼等动作,客户体验不佳。我行创新应用了“静默识别 图片防伪”技术。在远程中心,展业平台、自助柜员机、柜面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电子渠道运用,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防范欺诈风险。


(四)OCR识别应用。一是在事后监督领域。通过OCR识别技术,自动对营业网点影像化的电子凭证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交易信息,与后台系统中记录的流水信息进行比对,实现事后监督凭证的自动化处理。二是在移动展业领域。为提升客户经理在移动展业上的获客体验、提高我行移动进件效率,引入电子影像OCR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客户的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证等证照信息,减少客户经理手工录入工作,缩短客户等待时间、提高进件效率。二是在网点服务领域。通过OCR技术,对营业执照、票据等进行识别,减少网点客户等待时间,提升柜面业务处理效率。


(五)人工智能应用。我行人工智能应用重点是在语音、语义、机器学习方面进行探索应用。在语音语义方面。我行“语音交互”在智慧柜员机平台上的运用(一期)正式上线投产。通过先期建立的近两千三百条的“语料库”,实现了对智慧柜员机13个交易功能及所有公共交易功能的交易导航跳转,基本满足了客户除交易密码外的全语音操作需求。客户靠近智慧柜员机,柜员机利用附带的红外感应设备唤醒语音采集设备,并通过语音提示引导客户说出其业务办理需求,如:我要开户、我要转账、我要签网银。系统根据对识别到的语音片段与语料库进行比对,按照置信度排序,按置信度最高的匹配项跳转至相应交易界面。另外我们还探索将智能语音技术运用与监控预警提示上,再借助于智能知识库技术,实现运维事件定位和处置判断。


(六)影像化应用。依托于我行Hadoop平台通过HDFS存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是实现影像化大规模应用的基础,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有:一是柜面凭证无纸化。我行投产了柜面凭证无纸化项目,实现个人业务场景140个交易全面无纸化,包括个人客户大部分业务免填单、客户电子签名、凭证电子化等全电子功能,并通过柜外清设备向客户展示其所办理业务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同时实现了个人业务从介质到流程再到机制的全面“革新”,有效防范了内部作案风险,大大提高了柜面服务效率,既践行了绿色环保,又为我行大大节约了凭证运营成本。二是理财双录、核保核签双录。录音录像文件保存至分行缓存服务器,同时异步保存至总行hadoop平台,并实现精准检索和快速调阅。三是远程审批授权。在我行远程中心实现远程授权、远程征信审批、远程开卡等业务都依赖于业务资料影像化,实现每月远程处理业务量7万多笔。四是后督影像化。事后监督系统对交易电子凭证等业务影像资料做调阅和识别,有效提升监督效率。


(七)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了解决我行营业网点少、覆盖面不足的劣势,我行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优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基础设施,提高业务办理的速度、简化流程,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目前,我行电子渠道服务替代率已达到97%,也就是说97%的业务可以通过网银、手机等渠道办理,不需要去柜台。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获客难题,我行重构了移动展业平台,帮助银行把柜台带到社区、商圈等物理网点之外,覆盖我行所有小微贷款和小额标准消费贷款产品,实现业务产品的现场办理和有效交互,提升客户经理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率、拓展展业半径、增强客户数据收集能力、改善业务流程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了物理网点移动化,降低客户经理对物理网点的依赖,构筑我行轻模式下立体营销体系,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获客方式。


(八)智能运维应用。我行自建了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将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基础软硬件、应用系统等各方面生产运维数据归集整合,打破以往竖井式的运行监控分析模式。通过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算法,实现监控预警信息压缩收敛,提高生产事件准确度,提升故障定位效率,通过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实现容量预判,由被动运维转变为主动运维。我行研制了数据中心容灾一键切换平台,整个切换过程的实现可视化,包括预计耗时、实际用时、执行时间比、当前任务、主机信息、数据容灾状态等关键信息的实时动态展现;借助于APM实现了全行交易实时统计分析的可视化,包括核心系统交易视图、自助设备交易视图、电子渠道交易视图等,直观展现我行业务系统运行的整体状况;


(九)千人千面精准营销应用。我行手机银行“千人千面”实现了按不同区域、新老客户、风险等级、行为偏好定向展示营销产品、开展差异定价、权益回馈等精准运营的现实需求,“千人千面”通过数据能力实现用户分层,通过产品能力实现业务创新,通过系统能力实现定向展示,通过运营能力实现策略配置,提升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触达、重复营销和转化,降低对非目标客户的干扰,打造专业的银行形象,培育客户忠诚度。




四、项目过程管理



五、运营情况


项目投产时间:2019年10月9日灰度试运行;12月9日正式对客运营。


新版手机银行自对客运营后陆续举办“5.0焕心体验”、“手机号支付签约有礼”、“明康汇鸡蛋免费领”、“65稠行金融节”等一些列活动,以活动为纽带,抓客户转化和新增客户同步签约,持续做大基础客户量,同时借助互联网节日营销氛围,打造稠行周年日线上品牌活动,充分利用线上传播能力,推广提升我行手机银行活跃度和知名度,在2020年度取得了较好运营推广成果,日访问量同比增长108.26%,日活客户数同比增长199.17%,应用商店APP排名同比提升425名。




六、项目成效


(一)用户体验


近年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不断提升,特别是生物识别、OCR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大大提升了渠道端的客户体验效果。例如指静脉技术创新应用,让客户办理业务完全摆脱了物理介质的束缚,具有极大的便捷性;人脸静默活体识别技术,不需要客户配合点头眨眼等动作,完全在客户无感情况下完成验证,在简易型和舒适性上较大提升;语音语义技术应用,让客户可以全程无需手工操作就可自助完成业务办理,通过客户语言内容可直达交易功能点,准确快速;OCR识别技术在移动展业平台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的应用,高效采集证照信息,大大减少客户手工输入量,提高客户办理效率。


(二)营销推广


1.在大数据精准营销方面。通过生成客户画像、建立模型,构建客户、产品、服务等信息标签体系,维护好存量优质客户、挖掘低价值客户、精准定位新增目标客户。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根据客户画像进行精准的推送,实现在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端,客户登录系统时根据客户喜好推送匹配的产品信息;在网点端,客户办理业务时,根据客户所办业务和客户资产情况,及时推送营销信息到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


2.在移动营销方面。借助移动展业系统,实现物理网点移动化,降低客户经理对物理网点的依赖,提升客户经理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率、业务拓展半径、增强客户数据收集能力、改善业务流程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包括技术框架升级、UI全面改版、移动开卡流程优化、移动信贷增强、移动营销推送、客户经理工作台等功能,特别是市民贷、村民贷、公积金信用贷、个人消费性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融易卡、市民贷配套融易卡、安心贷、抵全贷9款移动信贷产品,大幅提高了展业能力、办理效率和使用体验。项目于11底推广试运行,12月交易量36.78万笔,较同期增长178.63%,其中移动信贷业务505笔,较同期增长152.5%。


(三)数据应用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数据源、数据模式都会有所不同。在风控大数据领域,目前内部数据主要有客户属性、客户行为数据、资产信息、业务信息、行内贷后表现数据、终端信息数据、其他数据等,征信数据有客户属性、负债数据、逾期记录信息、负面信息、查询数据、其他数据等,外部数据主要有工商数据、司法数据、对外投资、企业舆情、行政处罚、税务信息、反欺诈数据、结算数据、监管披露数据等。在营销大数据领域,目前主要还是充分挖掘内部数据,包括客户信息数据、客户行为数据、资产信息数据、交易信息数据、终端信息数据、其他数据等。


(四)风险管控


一是通过对接工商、司法、舆情、税务等外部数据,优化评分卡模型,完善反欺诈规则库191个,建立反欺诈模型20个,变量数据759个,实现信贷风控模式向智能化、模型化、系统化转型。二是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强化了交易安全验证体系。在柜台和智慧柜员机上部署了活体指静脉技术,实现了无卡、无密的支付创新同时提高支付安全;在移动展业、手机银行、智慧柜员机、营业网点等渠道全面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全年共完成人脸识别228.44万次,通过技术手段防范运营风险;三是通过“一键切换”平台建设,实现同城数据中心快速切换,包括了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电子渠道业务数据库在内的26个应急切换场景,同城容灾切换操作对业务影响控制在2分钟以内,大大提升了我行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处置能力和业务连续性水平,在业务连续性方面保障了信息系统技术风险的可控性。




七、经验总结


本文完整版在金融业数字化创新知识服务平台 - 金科创新社案例库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