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朔州市政工程资质代理(市政三级资质)


刘海滢在发布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23321”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和市中心城区核心首位度提升目标,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三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时期,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以及对右玉精神“六次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四位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落实“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 住房发展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住房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条三级件持续改善,住房事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资质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居住条件显著改善。通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等一揽子政策,商品房去库存周期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较十二五末缩短近50个月,满足更多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二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 107.4 亿元,商品房建成 48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7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5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15.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价格稳定在3200-4500元之间。在稳就业、扩内需、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三是住房保障日趋完善。全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建成 28531套,实现重点群体应保尽保全覆盖,形成了“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全覆盖”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改安置住房“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和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四是老旧小区改造全面铺开。全市共投资5.58亿元,对125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缺失、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服务缺失、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二)城市建设由粗犷发展向能级提升转变。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目标,大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宜居品质显著提升。一是清河行动成效显著。开展以“浚河、控污、固堤、绿岸、增水、兴业”为重点的桑干河清河三年行动,投入30.5亿元实施了118.3公里河道生活污水、煤矿黑水、农牧废水、雨季降水322项治理工程,劣V类水体、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初步打造了朔州特色滨河城市风貌。二是“两下两进两拆”成果明显。市中心城区开展“七街示范、全面整治”行动,累计拆除违建、危建165万平方米;拆除广告牌4143块,7万余平方米;施划机动车停车位7800余个,处罚机动车乱停乱放2300余起;增设共享单车停车点140处,新增停车位1万余个;管线下地157.7公里,有效解决各类城市乱象,城市品质进一步提高。三是城市双修示范引领初见成效。按照“着眼转型、紧扣品质、聚焦宜居”的思路和目标,实施了总投资5亿元的平朔社区城市双修工程,通过路网完善交通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环境美化文化彰显、物业提升平安社区等,着力打造最宜居、最具活力的城市社区。四是市政基础设施阔步前行。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的41.6平方公里扩大到2020年的113.60平方公里,翻了近3番。2市政工程020年底全市城市道路长度1102.76公里,比2015年翻了3番。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4121.17公顷,比2015年翻了4番。五三级是城乡居住品质和生态环境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44%,森林覆盖率达到 23.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4.25 平方米。七里河、恢河生态综合治理持续推进。


(三)建筑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建筑朔州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一是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增强。2020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73亿元,年均增长6%。2020年省外承包完成营业额8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建筑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2020年全市建筑业企业264家,比2015年增加86家。一级、二级企业明显增多,企业实力明显壮大、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以提升市中心城区核心首位度为抓手,全面推进“治旧、建新、补短、保安、提质、增效”六大城市建设行动,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治旧行动


1、老城及周边建筑风貌整治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中心城区核心首位度,在朔州老城改造工作中,结合老城发展现状,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用三年时间全面提升老城品质。一是修复东、西、北三大城门。上半年启动的北城门修复工程,力争年内完成,梯次推进东、西城门征拆建设工作;二是将在老城东北角区域,打造具有马邑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的商业街区,与老城原有景区融为一体,相互依托,构建浓厚商业氛围,带动老城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三是将在南城墙外南关村与恢河连接区域规划建设马邑小镇,把朔州老城、马邑小镇和恢河公园贯通为一体,扩大老城影响力,打造具有朔州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真正达到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吃得好、看得精、睡得香、购得欢。四是全力推进老城征收拆迁。朔城区投资近1亿元对老城东北角128户居民院落和位于环城马道上的27处临街商铺实施征拆工作,。


2、实施老旧小区和老旧片区改造


为了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全市共投资8.25亿元,从去年开始对全市222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其中125个于今年9月底可完工。今年全市实施的97个(其中市城区4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目前已开工89个,其余8个9月底前全部开工。


朔城区和平鲁区自筹资金对辖区范围内19个老旧片区实施改造,此项工作为全省首创。目前已完工15个。今年朔城区南关小康村北、北城街道西兴街、第八小学三期、北旺庄4个老旧片区改造,目前已全部开工,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


省委书记林武、省长蓝佛安在朔调研时,对朔城区老旧片区改造给与了充分肯定。副省长韦韬在朔调研时表示,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朔州老旧片区改造先进经验。


(二)建新行动


1、实施恢河新区建设


以恢河生态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北京电子城数码港、星悦港商业项目、大型水上乐园、希尔顿大酒店、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园区和朔城区一中敬德校区为中心的教育园区为依托,重点建设1平方公里的恢河新区,建成后将成为山西省北部地区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教育、科技文化传播的新型商业集群。


2、实施七里河新区建设


结合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七里河康养小镇建设,完善周边教育、科技、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设施配套,重点打造1.2平方公里的七里河新区。


(三)补短行动


1、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打通怡西路、怡东路、顺义路、朝阳路、振武街、友谊街6条断头道路,畅通市商务局东、友谊小区西、朔州职业技术学院东和平朔生活区等7条微循环,实施七里河村、古北街2处铁路道口平改立,不断完善路网架构。


2、完善市政设施短板。


对全市198公里雨污分流管网进行改造。其中,市中心城区43公里,目前已经完成39.2公里改造任务。同时对全市供热供水供气等老旧管网进行改造,计划投资5000万元,对市中心城区5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


(四)保安行动


1、实施保安居工程。


(1)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计划新开工棚户区住房改造2资质00套,续建工程基本建成614套,完成年度投资0.9亿元,租赁补贴发放395户。目前,已落实新开工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2个,共200套,正在抓紧推进实施,年底前完成。


(2)实施农村危房和抗震房改造。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对779户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和易致贫户住房安全进行再次摸排,目前,已经完成483户改造任务。全市5654户农村住房实施抗震改造,目前已全部竣工。


2、实施保安全工程。


(1)推进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市1230个行政村,共排查录入222484户,农村用作经营性自建房和非自建房在全省率先完成鉴定任务,两项工作名列全省第一。全市111个社区已全部完成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录入城市房屋72068幢,四类重点房屋排查录入39327幢,目前鉴定、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截止目前,开展安全大检查4次,检查项目30个,发现一般隐患37条,目前,已全部消除安全隐患。


(五)提质行动


1、市中心城区核心首位朔州度提升。重点打造30.02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品质提升,结合我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市中心城区共实施八大类38项提升工程。在城市建筑风貌管控方面,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提升城市重要轴线空间景观,打造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在城市更新行动方面,加强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推动发展城市新业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在生态环境提升方面,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修复河湖水系和湿地等水体,加强绿色生态网络建设,打造“朔州绿”城市名片。


2、房屋建筑质量提升。通过深入实施“四办法一标准”和779户农村易致贫户危房动态保障和5654户抗震房改造,提升农村房屋质量。城市房屋通过采用新型材料、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新办法,不断提高房屋质量。同时,为了深刻汲取襄汾“8.29”农房垮塌事故惨痛教训,我局牵头拟定了《全市农房建设管理条例》,目前已上报市政府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市人大将以立法形式颁布该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将对全市农房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增效行动


1.房地产市场全面提升。今年1-7月份,全市房屋施工面积48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6.2%,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26.2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全市新建商品房平均售价3650元,同比增长6%。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5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3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去库存周期7.9个月,保持在正常区间。


2.建筑业市场成效明显。今年1-7月,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55.32亿元,同比增长64.4%,增速居全省第一。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加14.2%。


今后,我局将坚定不移的落实市委“123321”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熊燕斌书记关于提升核心区首位度的指示批示精神,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努力提升市中心城区核心首位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努力为早日实现现代化的“能源绿都、塞上明珠”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记者提问环节,相关负责同志就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做了详细回答。


十八大以来,我市在住房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为目标,逐步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全市累计投资268.25亿元,开工建成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7.138万套,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3.333万套,36.6万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在住房保障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目标责任。我市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组,发改、住建、财政、规划、国土、房屋征收、审计、地税、人防等部门,按照分工分别承担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相关职责,共同研究解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主动提供服务,齐抓共管,形成了纵向职责清晰、横向部门协同的工作责任体系,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二是完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规定精神,根据我市的实际,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形成了“分层次、多渠道代理、成系统、全覆盖”和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改安置住房“三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大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来朔就业创业的高学历人才以及各类棚户区居民,实行了实物保障及货币补贴等多种方式的保障办法,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三是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手续办理。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手续办理周期长,手续不齐全的问题,我市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组工作小组市政工程各成员单位部门联动,各把一口,有针对性地与项目责任单位对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严格限时办结,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尽快交工。


四是加强质量管理,建设放心工程。我市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把规划选址、建筑材料、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强化过程管控,做到基本程序合法、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工程施工过程资料齐全、工程监管责任到位,真正把安居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五是完善分配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制定出台了《朔州市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准入和退出程序,建立了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部门联动机制,实行了“一申、三核、两公示”的准入制度,在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作用的基础上,住建局、不动产、民政、车市政管、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格审核,确保分配过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建立保障对象资格审核动态管理机制,对保障对象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处理,对不符合租住公租房或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及时清退。


今年上半年,我市建筑业产值完成30.04亿元,同比增长29.9%,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全省第5位。请问:市住建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如何持续促进全市建筑业这种良好发展态势?


从全省情况看,上半年,我市建筑业增长势头确实不错,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但从体量上来看,我市的建筑业产值、建筑业增加值、新签合同额及建筑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四项指标在全省的排名仍然靠后,说明我市的建筑业发展任重道远。从市场要素市政来看,我市建筑业存在:市场规模小、经济活跃度不高、本市建筑企业资质偏低、建设资金投放不多等问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从时间进度上来看,建筑项目合同签订、项目开工普遍集中在上半年,而下半年相对较少,说明我市下半年要保持建筑业良好的增长势头压力较大。


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市住建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精神,按照武跃飞副市长“五个加大”的要求,代理认真分析全市建筑市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部门的角度就是要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放”就是要“放低门槛、放宽条件、放软身段”,营造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给企业松绑减负,让企业轻装前行。一是要取消一些非必要的资质事项,降低企业入市条件要求;二是要简化企业申报材料,延长承诺事项期限;三是要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管”就是要“转变监管理念、改变监管方式、精简监管内容,减少监管频次”,使企业增效益,监管增效果。一是要整合监管事项,由多次多头检查变为综合少次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 监管等信息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三是要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从全面监管转变为重点监管。


在改善道路交通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一是打通断头路,全面形成“九纵九横”主干路网布局。打通顺义路、怡西路、怡东路、朝阳路、振武街、友谊街6条断头路。


二是畅通微循环。重点推进市商务局东、友谊小区西、朔州职业技术学院东和平朔生活区等7条微循环,疏通大街小巷,扩展交通空间,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提高道路的通达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