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试分析黄光裕内幕交易行为(黄光裕内部交易)


《人民的名义》曾有这样一段:


李达康和自己的好朋友王大陆,一起喝酒共叙往日。


酒过三巡后,王大陆向李达康埋怨:中国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里,就是在走向进监狱的路上。



2010年5月18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门口,人头攒动。


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昔日中国首富、前国美集团主席黄光裕的一审公诉。


很快,这位前中国首富的审判结果就出来了,判决书上写着:


黄光裕犯有行贿罪、内幕交易罪以及非法经营罪,被依法判处十四年有期徒刑,并处罚六亿元人民币,没收2亿人民币。


这封判决书洋洋洒洒地写了整整65页纸,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就花了整整半个小时。


据当时参加庭审的人说,黄光裕在听到自己的判决结果后,依然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淡定神态。


这位白手起家曾三次获得首富头衔的男人,在他最璀璨的时候,却沦落成身陷囹圄之徒。


所谓“天意从来高难问”,黄光裕在他四十几年的人生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起落浮沉?


01、李嘉诚的小老乡

在中国的商业历史中,前有晋商、徽商,后有温商和潮州商。


特别是潮州商人,更是如今中国商人里的佼佼者。


在全球华人富豪的前100名中,就有20%是潮州商人,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或许是潮州人特有的经商头脑和风气,少年时期的黄光裕最为崇拜的人就是李嘉诚。


虽然黄光裕出身贫寒,但是李嘉诚的故事,告诉年少的黄光裕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的真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勇于去拼,就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1985年,16岁的黄光裕和自己的哥哥黄俊钦一起南下,干起了“倒爷”的买卖。


他们利用当时中国经济双轨制的漏洞,从广州和福建购买各种商品运输到北京去卖,赚取其中的差价。


黄光裕至今都记得,他和哥哥第一次下火车来到北京,那时,天色已暗,整个北京都沉浸在一片雾蒙蒙的环境中。


黄光裕和他哥哥坐在一辆人力三轮车上,为了能找到一家便宜的旅馆,整整溜达了半个北京城(那时候北京还没有扩建),才找到一家最便宜的地下旅店。


从此,哥俩就分工,哥哥在北京销售,弟弟在广州进货,兄弟二人就这样开始了北京的创业之路。


对于这段创业史,黄光裕曾说:


就是这段时间内自己和哥哥一起卖服装,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而有了起家的本钱。


但江湖上的传言却是,在这段时间里,黄光裕靠走私起家了。


黄光裕出事之后,这段模糊不清的往事也曾一度成为了他的“原罪”。



02、时势造英雄

其实,在中国的八十年代,生产力远远跟不上人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家电,在很多地方还需要通过票来供应。


因此,很多人都通过国外二手家电的再次包装,以及走私一些家电,来从中获利。


黄光裕有着潮州商人特有的敏锐眼观,他看到了人们对于家电的高度需求。


于是,在1987年1月1日,他正式的打出了“国美”的牌子,主要的业务就是零售一些家电。


可以说,黄光裕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开创了很多商业的先河。


首先,他是第一个直接和家电制造商签订报销合同的店家,从而直接把中间商踢出了销售链;


其次,他也是第一个在国内通过利用当时的“大V”——《北京晚报》来给自己的家电商城做宣传的私企。


而这应该是当时中国最早通过“流量”来营销商品的方式,这种操作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黄光裕的精明和大胆。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黄光裕又陆续在北京开了几家分店,但是名字却都不一样。


因为名字不一样,使得广告词也要经常变动。


而很多顾客在熟知了“国美”这个品牌后,对于他开的新店就有点儿陌生。


想要让周围的顾客熟悉,就又要花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来维护。


于是,基于各方面的原因,以及黄光裕对于未来“国美”的战略安排,1992年,黄光裕的所有商店都统一改名为“国美“。


国美开始进入了连锁经营模式。


好好分析黄光裕的商业操作,就会发现,“国美”之所以能迅速扩张,从1.8亿元的销售额变为10.5亿,离不开黄光裕的决胜秘诀:


“抓住两头,排除异己”这八个字。



做生意就是要挣钱,那么,挣钱最大的环节在哪里?


“抓住两头”就是以最便宜的价格从厂家拿货,再以最合适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黄光裕凭借着迅速扩张的店面积累了相当大的客户群体,这使得他有足够的资本,在制造商那里,拿到独一无二的价格。


因为“国美”连锁店的生意火爆,很多商场都愿意让其入驻,但是要“国美”入驻,就必须答应他们至少三个月的免租期条件。


而“国美”会用两个月的时间来装修(装修费也会让装修公司先垫付),再用一个月时间把厂家赊出来的家电投入市场,以最快的时间获得利润资金。


黄光裕就用这样的手段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到了2008年9月,“国美”在全国开到了惊人的847家店面。


这样的操作,就像古龙小说《绝代双骄》里的绝世武功:“移花接木”和“嫁衣神功”。


而这使得黄光裕的“国美”账面上存有了大量的资金。



03、成也财富,败也财富

面对手中积累的大量资金,黄光裕敏锐的嗅到了机会。


他将“国美”店面的全部生意都交给了妹夫后,自己去了香港。


这次去香港,黄光裕是为了要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称为香港金牌“壳王”的詹培忠。


詹培忠


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香港拥有亚洲最健全的金融体系,很多“亡命之徒”就一直在香港不断的演绎着“大时代”。


而詹培忠则是这群亡命之徒中的“弄潮儿”,而且,这个詹培忠也是潮州人。


在詹培忠的帮助下,黄光裕成功地设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中国鹏润”,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随后,黄光裕只用2亿的上市公司中国鹏润,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便掏出88亿元。


而在2008年,黄光裕就以430亿的总资产,第三次获得了胡润财富榜中国首富的头衔。


有人曾开玩笑地说,胡润的财富榜其实就是一张“杀猪榜”,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自己草根出生的背景,以及这次事件,黄光裕开始疯狂地拉拢自己的保护伞,他相信,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终于,黄光裕找到了自己最大的靠山:当时任职公安部部长助理的郑少东。


至此之后,黄光裕觉得自己也是有背景的人了,他开始摈弃了一些他曾经为之骄傲的品质。


他开始妄想,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法律也会绕着自己走,但是,苍天又曾饶过谁?


2008年,黄光裕东窗事发,在11月17日被抓,面对这次“出事”,黄光裕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出去。


可一直等到2009年1月2日,郑少东和相怀珠被抓,黄光裕才知道,自己这次是跑不了了。


04、后话

黄光裕进了监狱后,“国美”这么大的摊子就全部丢给了他的妻子杜鹃。


而国美在激烈地竞争中也渐渐落入劣势。


特别不巧的是,在黄光裕出事的时候,正好是中国零售处在互联网大变革的时期。


京东、苏宁、淘宝,都在这次的大变革中弯道超车,一下子就把“国美”这个老大哥甩在脑后。


国美为了能够挽回自己目前尴尬的局面,就和亚马逊合作,并打算通过开微店的方式,吸引流量形成线上线下的营销体系。


但是很多事情,一旦错过了开始的时机,结局也很难再反超。


“国美”当年就是依靠自己独有的经营方式,获得了市场。


2010年之后,京东和淘宝迅速崛起,国美仅仅因为晚一步布局,几乎完全丧失了市场的话语权。


2016年底,杜鹃在国美30周年的庆典上,推出“6 1”电商平台,全面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再通过实体店进行线下体验。2017年,“国美”又提出了“家·生活”概念。


搞来搞去,其实弄得东西都差不多,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



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市场, “国美”已经不配和当年的老对手一同站在台上,仅仅是守成就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而已经快如一潭死水,轻易不会有大变动的中国零售市场又会因为黄光裕的归来产生什么激变?


这才是更值得期待的问题。


记得黄光裕进去之前说过:“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还是往前冲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