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财金2018年48号文件(财会2020 22号文件全文及解析)

据有关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APP数量为302万款,相比开展专项整治前的350万款APP下降了13%。这意味着说,在监管部门一系列整改后,有48万款APP已然“消失”。


1、违规或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2、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3、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图片来自网友“Braum先森”


那么,这些APP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这些招人烦的行为?到底图啥?


其实归根结底,他们想要的就是用户隐私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这些重要数据后,他们将相关隐私信息共享,也可以称之为“倒卖”,从中获利。这样的隐私信息共享,主要用于“精准营销”,几乎涉及了所有下游行业,由此,一个地下数据产业链形成。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刚登录某些APP浏览过某件商品后,相关“精准推送”就在其他APP上不断弹出,甚至一大堆的推销电话找上门来,其中还充斥着各种诈骗电话,这一切都是个人信息泄露所致。


然而由于违规成本低,使得近年来数据“黑产”愈发肆无忌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有20.4%的网民表示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


而中国互联网协会对外公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20)》则显示,近一年网民由于诈骗信息、垃圾信息和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导致遭受的经济损失人均124元,总体损失约805亿元。


为解决上述难题,近年来工信部开展了相关问题治理工作,特别是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


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16批次集中抽测,检查139万款APP,通报了1407款违规APP,下架377款拒不整改的APP。


而今,随着《数据安全法》的正式通过和即将施行,这也宣告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得以完善,并从数据安全与发展、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政务数据开放多个角度对数据安全保护的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进行规定,构建起一道全新的数据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屏障。


愿对那些窃取信息和骚扰式“推送”的打击来的更猛烈些吧,还广大网友一个晴朗的网上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