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建设银行坊前开户行查询(建设银行具体开户行查询)

势成鼎足的三说及其由来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太平广记》,明嘉靖45年刻本


说《取经诗话》是北宋中后期的作品,还可以从作品中获得内证。我们知道,佛教密宗宣称:观音菩萨因发誓要普渡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菩萨”的形象,遂成为观音三十三相之一,获得时人的景仰。密宗又十分崇尚大梵天王,他是佛教的护法神,唐玄宗曾诏天下城楼立像,即世所谓托塔天王,影响广被民间。密宗入宋以后,日渐式微。观音菩萨至南宋已多被传说为“彼美人兮”[18],大梵天王亦日趋亦儒亦道化而演化成“托塔天王李靖”。《取经诗话》中所写的护法神灵,其观音,不是“彼美人兮”,而是“香山千手千眼菩萨”;其天王,不是“托塔天王李靖”,而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凡此,说明它不太可能是“南宋人所撰话本”。作品中还有一段十分令人注目的话,它简直就是作者在大声疾呼,事见“转至香林寺受心经本第十六”,写定光佛授予《心经》后郑重嘱咐三藏:“回到唐朝之时,委嘱皇王,令天下急造寺院,广度僧尼,兴崇佛法。·”这段话是那么具有时代烙印,它告诉我们:《取经诗话》决不是什么“佛教极盛时期的寺院作品”,而是佛教蒙受压抑时期的善男信女们的思想反映。整个北宋虽未积极毁法,却一直以试经度僧制严格地限制全国僧数寺数,且崇道优于尊释,真宗与徽宗时尤甚。其善男信女们发为此言,不亦宜乎!所以,《取经诗话》极有可能来自仁宗年问寺院僧人的“俗讲”,而最后写定于“俗讲”僧人可以离开寺院到“瓦子”宣讲的宋徽宗年间,是北宋中后期的作品。


说世传本《取经诗话》非初刻本


综上所述,应有的结论是什么呢?应有的结论是:


认为早在晚唐五代便有“唐僧取经故事”,这无疑是可以的。但那是如同《太平广记》卷第92“异僧”中一类的“唐僧取经故事”,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取经烦猴行者”为其特征的“唐僧取经故事”。这一点,不能不明辨清楚。


欧阳修《于役志》所记扬州寿宁寺玄奘取经壁画,显然是取材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而所谓创凿于五代后晋天福七年的杭州将台山摩崖龛像唐僧取经浮雕,实际是明代中期的作品。


安西榆林窟三幅唐僧取经壁画,当绘于西夏晚期或鼎盛时期,相当于南宋中期或前期,其总体情节与《取经诗话》大致相符,但晚于《取经诗话》而早于《西游记平话》和《西游记》杂剧。


《取经诗话》作为“取经烦猴行者”故事的审美标志,它的成书年代,其上限不会早于北宋仁宗年间,其下限不会晚于南宋高宗年间,极有可能是北宋中后期的作品。它是两宋取经故事的弄潮儿,而不是其总汇。纵然今见“中瓦子张家印”本刊印于南宋晚期,亦不能把刊印时间与成书年代混为一谈。


况且,照我看来,世传本《取经诗话》非初刻,其初刻本当是十八节,而不是十七节。何以知之?这有其第十七节可证。


该节从“回到河中府,有一长者姓王,平生好善,年三十一,先丧一妻,后又娶孟氏”起,至“众会共成诗曰:‘法师今日好姻缘,长者痴那再出天。孟氏居那无两样,从今衣禄一般般。”当是初刻本“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该节从“法师七人,离大演之中,旬日到京”起,至“皇帝与太子诸官,游四门哭泣,代代留名;乃成诗曰:法师今日上天宫,足衬莲花步步通。满国福田大利益,免教东土堕尘笼。’太宗后封猴行者为铜筋铁骨大圣。”当是初刻本第十八节,不妨名之曰“法师入朝复旨成大道处第十八”。若然,则既合全书各节以话起而以诗结、一节叙一事的体例,全书节数又合“三”的倍数,而佛教是崇“三”的;再说,“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也不像是取经故事之末回的标目,其末回的标目当应点明法师入朝复旨成大道,于事理始为密合。


注释


[1]《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2]《文物》1980年第9期。


[3]《光明日报》1985年1月13日报导。


[4]《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3期。


[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295页。


[6]《鲁迅全集》第九卷,第70页。


[7]案:其初刻本疑为十八节,即此第十七节本两节,说详后。


[8]周绍良《敦煌变文汇录叙》。


[9]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见《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


[10]《小说识小》,转引自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第38页。


[11]《光明日报》1985年1月13日。


[12]北大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第135页。


[13]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第39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177页。


[15]《太平广记》卷第92“异僧”六。


[16]汪绍楹《太平广记》校点说明。


[17]《谈唐代民间文学》,载《新建设》1963年第1期。


[18]南宋甄龙友《题观世音像》诗云:“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于此可见南宋时人们心目中的观音形象于一斑。


载张锦池先生《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附录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