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两会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中宏网北京3月28日电 聚焦“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体制改革国两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二十二场在线研讨会3月28日下午召开。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经济学院教授杨志安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以下是杨志安发言:


  亮点一:财政赤字率下调与支出强度增加并存,呈现“逆三角”循环。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中国财政赤字率从上年的3.2%下调到2.8%。赤字率回调至3%以内,中央赤字及地方赤字分别为26500亿元和7200亿元,两者较2021年均有下降,有利于财政减轻负担,实现可持续运行,更好地防范财政风险,让财政政策的施行有更健康的基础。尤为突出的是,在调低赤字率的同时,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减税降费力度加大。金融这种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增速上升,赤字率下降,这看上去难以实现的“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财政支出增加--赤字率降低”的“逆三角”循环,在政府报告中很好地予以安排施行。这充分说明国家能够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指向作用,从容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那么,下调赤字率同时又增大财政支出,财力从哪里来,是否有保证?政府预算已经给财税予肯财税定回答。这主要是中央财两会政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定的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要依法上缴今年结存的利润,并且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同时通过实现经济稳增长的目标,税收收入也会进一步改善,增大财力财源,促进目标的实现。


  亮点二:财政支出规模扩大,“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牵引体制改革作用强。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公共财政支深化出预算同比增长高达8.4%,较2021年实现增速提升达8.1个百分点。政府性推进基金支出规模达到13.9万亿,共计新增近4.5万亿资金。在财政支出带动作用下,我国经济强劲增长有利于推动经济国内国外双循环,提升经济发展韧性。


  预算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稳定宏观经济出力。这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上给予了明确体现,其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等。这项政策将推动更多项目顺利立项和开工,进而推动2022年国内基建投资较2021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在建设过程中,要发挥重大加快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推进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运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使经济迈入新一深化轮的经济增长周期。


  亮点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留抵退税”一词备受关注。所谓“留抵退税”不是减税,而是类似于提前支付企业的应得退税。这种通过政府的财税活动给企业提供的现金流支持,对于帮助企业平稳运行有很强的支撑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定调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报告明确,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从先进制造业扩大到所有制造业;从制造业扩大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5个行业;从大中型企业扩展到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社会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利于给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注入确定性,提振市场预期信心,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亮点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金融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大幅度增加,保证基层财政的运转。


  亮点五: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全国“两会”指出,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强化绩效导向,坚持“加快资金跟着项目走”;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做到节用裕民;“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社会机衔接”。从根本上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为此,推进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全面实施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审,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实行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个别地方预算出现的结余和结转,解决预算审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全面实行预算支出“项目化”管理,健全“项目库”。强化预算法定约束。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既要抓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又要抓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同时硬化绩效结果运用,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