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北京连辉兴旺小吃店工商公示信息(开小吃店卖什么好)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当中,有一群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就是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下面,我们一起来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挨家挨户“敲”开工商特色民宿门

郑强:广州市从化莲麻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




2013年,在广州荔湾区民政局工作的郑强被派到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开展扶贫开发工作,3年半时间,郑强带着村民“走出去”,将优质资源“引进来”,带领村民开办民宿,推动莲麻村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扣着贫困村帽子的莲麻村蝶变成网红村,村里发展起旅游产业,村民收入翻了好几番。扶贫工作结束后,郑强毅然返回莲麻村出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继续协助村民巩固扶贫成果。


“带货书记”筑巢引凤归

何巧清: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新开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



2020年年初,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的何巧清被派到从化区城郊街新开村担任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深入走访,摸清村子的短板——产业不突出,年轻人返乡率不高。为此,她定下了目标——筑巢引凤归,打造更多的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工作、创业。筑巢有两步,一是活用村里村里资源,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二是借助直播带货的东风,推动村里产品电商化。


当好村企“纽带” 村民齐享民宿经济红利

肖丽:广州市从化良口米埗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



2018年,肖丽来到良口米埗村担任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在她看来,第一书记是一条纽带,将村委、村民、企业和政府联系起来,既是一个协调者,也是一个服务者。米埗村以建设高端民宿产业为主,引进了相关产业的企业,肖丽主动充当村委、村民、企业和政府联系的纽带,深入村民、企业内部走访调研,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用真情点亮“涣散村”

高书文:荔湾区派驻连州星子镇马水村第一书记



2019年5月,刚刚从部队转业到荔湾街道工作一年的高书文,在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毛遂自荐,来到粤北贫困山区清远连州市星子镇马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在部队近20年的摸爬滚打造就了高书文“既来之,则安之”的本领。从车水马龙的喧嚣城市到夜间只能听见昆虫欢叫的山区,高书文快速适应,他发挥自身协调办事能力强的优势,用真情点亮马水村的扶贫攻坚路。如今,这个曾经被定为“软弱涣散”的贫困村摘帽蜕变,各项工作都跨入全镇先进行列。


变身“摩托仔”,扎根山村五年

陈敬区:荔湾区派驻连州市大路边镇荒塘村第一书记



2021年是荔湾区桥中街80后干部陈敬区被派驻连州市大路边镇荒塘村担任第一扶贫书记的第6年。从2016年到2021年,从新婚燕尔到为人父,陈敬区在三年驻村期满后继续留任,把人生宝贵的5年扎在连州这个偏远山村。


五年时光,改变了陈敬区,也改变了荒塘村。荒塘村在荔湾的帮扶下,2019年底实现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从1万元出头增加至11万元,全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000多元增加到16000多元。如今,村里路灯、自来水、水泥路、党群服务中店心都有了,一切正走上向好的轨道。


扶贫“老手”履新记

林洪明:荔湾区派驻清远连州保安镇万家村第一书记



广州市荔湾区财政局派驻清远连州保安镇万家村第一书记林洪明不是扶贫领域的新手。他曾在荔湾区对口帮扶从化区吕田镇扶贫工作组工作,来万家村前还担任局里首任派驻万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联络人。


带着扶贫的经验和好对万家村的熟悉而来,林洪明从最擅长的基层党建入手,抓好村“两委”班子,带动精准扶贫。在荔湾区派驻连州市精准扶贫工作组、荔湾区财政局、保安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2020年4月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条件什么,万家村如期退出省定相对贫困村序列。


登上国际舞台的“大玉经验”

唐红:梅州市五华县潭店下镇大玉村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5月10日接替前任驻村干部正式来到大玉村,也是广州店卖市这批扶贫干部中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驻村干部之一。2019年度是儿子的高考年,她克服了;2019年丈夫得重病不得不作开颅手术,她克服了。作为“第一书记”,带领大玉村建立蛋鸭养殖基地建成,继续加大光伏发电规模。到2020年3月年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部达标,大玉村83户贫困户321人已经全部脱贫。


书记“疯傻把贫”把“拿下”

黄自军:南沙区派驻没梅州市蕉岭潘田村第一书记



广州市南沙区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公司部门主管黄自军到潘田村已经5年,起早摸黑、废寝忘食是他的日常。2016年新时期扶贫脱贫攻坚战打响,黄自军同志经主动请缨和组织遴选,开小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来到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潘田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在2019年第一轮三年的扶贫任务结束后,黄自军主动向单位领导请缨再留一轮。如今潘田村从以前一个穷困闭塞的山区贫困村到现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现代新农村。贫困户全面脱贫,潘田村集体经济收入相比2016年翻了6倍,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8万元。


“等工厂建好了, 就是带不走的扶贫队”

宋中华:黄埔区驻清远阳山江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5月,宋中华被广州市黄埔区住建局选派到江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北京在江佐村相对贫困人口“摘帽”之时,宋中华一直在思考,如何为江佐村打造更具持续性的长效扶贫机制。2019年9月,宋中华偶然间听同事谈起在北京考察时,发现当地建设工地采用的松钢网安全性和质量都高于普通防护网,而广东省内还没有这类生产企业。宋中华抓住了这个商机。在他的牵头下,从河北引进了安平县松钢网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00多万元在青莲镇建立阳山松钢网业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从河北省安平县引进一条全新的生产线,优先培训使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80人左右,年产值约5000万元以上,这也是广东省内首家金属防护网生产企业。


小小无花果,铺就致富路

李伟智:黄埔区驻清远市阳山县沙田村第一书记



走进清远市阳山县大峎镇沙田村,党群服务中心一侧连片的无花果基地引人注目。这是黄埔区驻沙田村第一书记李伟智倾注心血的结果,也是沙田村村民寄予厚望的“致富基地”。


李伟智出生于1989年。2019年,在这位年轻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沙田村迎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他带领扶贫工作组,解决了村里的饮水问题,落实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2019年11月,沙田村47户109人全数申请脱贫,沙田村也在2019年迈出贫困村行列。


把文旅产业引入昔日贫困村

罗洁丰:黄埔区驻清远阳山县沙寮村第一书记



在距离广州市黄埔区联和街道230公里,清远市阳山县小江镇沙寮村村口,有一座以这条街道的名字“联和”命名的江滨公园。


这座公园并非联和街道出资建设,而是为了感谢联和街多年的帮扶为沙寮村带来的变化和发展,根据广大村民意愿,由村“两委”干部一致决定,将其命名为“联和江滨公园”。


“这座公园的名字就是对我们帮扶工作最大的认可和支持。”黄埔区驻清远市阳山县小江镇沙寮村第一书记罗洁丰说道。这座公园是沙寮村近年来变化的一个缩影,四年来,在历任联和街驻沙寮村扶贫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座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罗洁丰自2019年“接棒”驻村扶贫工作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在致力于保障民生的同时,积极引入文旅产业项目,为沙寮村注入发展的新活力。


1700多个日夜,建设好“我们村”

陈智军:番禺区梅州五华县湖中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2016年5月5日,番禺区人社局干部陈智军来到梅州五华县湖中村,成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湖中村曾是没有工厂、商铺,只有荒废的山塘和林地的贫困村。在陈智军带工商领下,开展兰花种植、小龙虾养殖、富硒水稻、标准化养殖蛇(药用)、光伏发电、扶贫车间工厂项目,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7000多元大幅增长到53.21万元(全口径集体收入),蝶变为党建示范村。


2020年6月18日,湖中村整体实现脱贫。至今,陈智军和扶贫工作队同事已在湖中村工作了1700多个日夜。他说,自己已变成了一名湖中村人,“扶贫,要与村民交心。把这里当成自己家,才能建设好。”


要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队”

张伟:广州越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驻清远英德市鲜水村扶贫第一书记



2019年,张伟来到英德市鲜连辉水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兴旺。驻村一年多,张伟带领着村里的扶贫干部以及村委工作人员,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思路结合西牛镇发展蔬菜特色产业的规划,建设了菜干加工厂;还配套建设了120亩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除此,他还盘活信息了鲜水村合作社,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队”。


将高校智库带进粤北山村

郭迪杰:华南农业大学驻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礼堂村第一书记



河源市龙川县礼堂村藏在深山,与位于广州的华南农业大学遥隔300公里,将两地联系在一起的是每周驾车7个小时往返两地的华南农业大学驻礼堂村第一书记郭迪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迪杰翻着手机里的通讯录,“这是牛教授,这是水稻教授,这是茶花教授……”25个学院和教学部,99个细分专业,华南农业大学的驻村工作队伍背靠一个大型智库,这也是郭迪杰开展扶贫工作最大的后盾。


“跑步书记”让这个村集体收入3年扩大10倍

贾华格: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健康局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丰京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6年,贾华格担任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丰京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作为外派到地方的干部,他放弃在城市里舒适的工作、温馨的家庭生活,来到遥远的贫困村,一心为贫困群众谋脱贫。从办公室走进乡村,贾华格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通过双脚丈量村子每一寸土地,为村子和村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丰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41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村集体收入更是在三年内扩大10倍。


“点灯人”扶贫记:照亮贫困户的富裕之路

张杰峰: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办事处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茶背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2016年,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办事处开始对口帮扶茶背村。狮头鹅养殖振产业、扶贫车间促就业、亮化工程保民生……如今的茶背村已褪去贫困村的身份,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张杰峰2018年12月到村子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次年5月中旬开始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回首自己的扶贫工作,张杰峰称自己是“点灯人”,“从基层党建到产业发展,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从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到形成好理念,我只不过是为村子和贫困户点起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扶贫先扶智,阻断贫穷根

钟劲松: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埔园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8年,钟劲松新埔园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通过探索产业扶贫,不断优化“致富鸽”的养殖和销售链条,源源不断的鸽子给村子带来了经济收入。2019年,新埔园村相对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率100%。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钟劲松心怀梦想,通过开展教育扶贫,让村里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通过全方位摸排,2019年新埔园村秋季建档立卡家庭补助48人,没有因为贫困导致失学学生,入学率100%。


修渠修路因户施策 带领村民发展脱贫

陈赞行:越秀区驻清远佛冈县高镇村第一书记、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一级警长



陈赞行从2016年5月至今任高镇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高镇村是佛冈县高岗镇最大的行政村。走进高镇村,干净宽敞的村道几乎延伸到家家户户。提到这条3公里长的村道,村民们赞不绝口:“多亏广州来的陈书记,村里的道宽了,路灯亮了,村子变得漂亮了……”


精准扶贫,因户施策,陈赞行带着扶贫工作队用三年时间交出了一份让村民满意的答卷。2019年,高镇村相对贫困人口85户196人全部实现脱贫,高镇村退出相对贫困村序列,有劳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1025.39元到2018年16395.25元,同比增长48.70%。


五年扎根贫困村,让赤灵芝遍地开“花”

刘锦灯: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驻梅州市梅县区梅西镇白面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6年起,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政府对口帮扶白面村,作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刘锦灯通过发展赤灵芝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让村集体从零收入到如今每年有11万元的年收入。经过五年的努力,贫困户的生活明显得到改善。2019年白面村全村有劳力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2019年37户全部退出贫困户100%,贫困发生率0%。


退伍军人出身的刘锦灯如今已经44岁,今年是他在白面村驻村扶贫的第六个年头,他也是上一批增城区唯一一位主动留任,作为连续两批的扶贫干部,因贡献突出,在2018年获得了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优秀个人奖”。


从贫困村到广东厨乡,他带领全村贫困户实现脱贫

罗明翔: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驻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玉水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



“以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攻坚,让所有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玉水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罗明翔立志挑起这幅脱贫重担,事实证明他做到了。罗明翔利用在城管中队、国土所和农村发展与管理办公室部门主任等岗位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响应国家及各级政府号召,主动报名申请到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玉水村挂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职务。截至2019年底,玉店卖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37万元,全村贫困户顺利脱贫摘帽,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以“广东厨师之乡”的美丽新农村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尽管为了扶贫工作背井离乡,罗明好翔一直对家人心存愧疚。但看着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玉水村,罗明翔感慨,看到贫困户一人接一人脱贫,看着村子越来越好,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致富虾游进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四年翻十倍

顾建球: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驻雷甘村扶贫第一书记



“路通财通事事通,村子的道路一定要搞好。”2019年3月份,从增城区交通运输局来到雷甘村,公示心心念念的就是村庄的道路建设问题。为了让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增城区交通运输局加紧着手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2019年10月底,全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原本的山路全部变成水泥路,村道、巷道全部做了拓宽处理。如今的雷甘村村居环境全面改观,一条“望得什么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正逐渐显现。除此之外,通过搭建小龙虾养殖,推动村子观光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村子的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明显提高,2019年,雷甘村实现贫困户100%脱贫,村子退出贫困村行列。


让村民喝上了干净水 走上致富路

陈志龙:越秀区驻清远市清新区枫坑村扶贫连辉第一书记



来自越秀区六榕街的陈志龙在清远三坑镇枫坑村扎根五年来,推动建起了饮用水净化过滤蓄水池,让全村22个自然村4500多名村民喝上了干净安全的水。推进扶贫项目实施,让枫坑村逐渐走稳脱贫路,形成了“农综改 贫困户 专业合作社 基地 电商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产业模式。至2019年底,枫坑村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9235元,比全省脱贫标准线7598元高出20%,实现全部脱贫。陈志龙先后获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奖、“广州好人”称号、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


修复县道,沿线荒地全部出租

王文蔚: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道办事处派驻英德市石灰铺镇勤丰村第一书记



“勤三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方便了,村里企业的生意也更好了”“原先沿线自然村丢荒的土地全部出租,村集体收入提高了”“村道硬底化以后,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走公路了”……问及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英德市勤丰村村民们脱口而出的便是勤三路硬底化及路网完善,这也是扶贫第一书记王文蔚觉得最实在、最有成效的工作之一。


2016年5月起,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道办事处开始对口帮扶英德市石灰铺镇勤丰村,王文蔚驻村担任扶贫第一书信息记兼工作队队长。经过四年多的大力帮扶,勤丰村如今产业兴旺,医疗教育有保障,村民安居乐业,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52户103人全部脱贫,2020年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00多元。


种植水莲花开出幸福花,昔日贫困户“变身”培训导师

崔贤坤: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人民政府综治办派驻英德市中步村第一书记



2019年5月,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综治办任职的崔贤坤被派往中步村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以来,积极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持续抓党建带扶贫,大力发展造血式产业扶贫,办好各类惠民实事。如今,村道平整,路灯亮了,中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308人) 于2020年5月份成功退出,退出率100%,实现预脱贫目标。


崔贤坤带领扶贫工作队加强对前期扶贫生产项目中步村生态农业(大棚蔬菜)、光伏发电产业的扶持,入股相关企业,做好扶贫工厂等项目的跟踪管理。同时,延续发展开小传统种(养)植(殖)产业项目,促进中步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中步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8年底的14450元增加至2020年底的17625元。


野草堆中结出致富“果实”

连辉汉:海珠区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第一书记



连辉汉自2016年5月被派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独立带着三公示个孩子的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村民罗培章望着满种柚子的土地,见证着家园重建,逐渐脱贫致富。


据介绍,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位于茶阳镇西南方,连辉汉自2016年5月由广州市海珠区农业农村局派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昔日西湖村基础设施滞后,连水利灌溉都难,如今,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截至2019年底,西湖村3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派驻西湖村的四年间,连辉汉走过了西湖村每一个村口每一条村道,走遍了西湖村的山山水水。自2016年5月起,海珠区农业农村局定点对口帮扶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


他用4头小羊带动多户脱贫

谢华军:海珠区驻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村第一书记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海珠区驻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村第一书记谢华军主动放弃回广州过年。妻子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带上两个小孩来到到党溪村,陪同丈夫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


村内昔日建个平房要花十年的贫困户,被谢华军帮扶后成为致富带头人,带动村内养羊产业。正是通过就业和产业双轮驱动等精准扶贫工作,在谢华军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 2019年底党溪村51户相对贫困户、122人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身体力行扶贫,跌价苦瓜火速爱心接力

林骊桓:广州市海幢街派驻恋墩村第一书记



“恋墩村有24个村民小组,580户2706人,现在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户177人。到2019年底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出列,家庭人均收入13000元以上……”扶贫干部林骊桓说起扶贫的事如就如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他深谙,摆脱贫穷是每一个贫困户的夙愿,从大学毕业到基层街道工作,再到乡村一线扶贫,他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中了解到群众的疾苦。他坚兴旺信,青山绿水的乡村,更是一方富庶金山银山之地。


闯消费帮扶新路 为农产品拓销路

彭文超:越秀区驻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桂元村第一书记



彭文超是越秀区驻清远佛冈县桂元村第一书记,驻村不久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对桂元村新鲜蔬菜带来滞销的影响。彭文超长期在越秀区商务局工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努力巩固前期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工小吃作方式,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带领村民闯消费帮扶新路,通过引入广州销售企业和直播等方式为桂元村生产的新鲜瓜果、蔬菜等优质农产品拓销路。桂元村63户贫困户共142人已全部脱贫,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措施,村集体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棚下种菇,棚顶发电,两个项目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千元

毛小中: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道办事处派驻英德市石牯塘北京社区扶贫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贫困户口中的“毛队”,是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道办事处派驻英德市石牯塘社区扶贫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毛小中。驻村的四年时间里,毛小中克服自身病痛及家庭困难,带领工作队全心投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定帮扶措施,实施产业项目,发展公益事业,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高质量脱贫的目标。


鼓励发展养殖业,让贫困户腰板直起来

黄文明:小吃天河区驻梅州兴宁市黄陂镇寺岗村第一书记



黄文明是天河区前进街道办事处驻兴宁市黄陂镇寺岗村第一书记。2019年5月10日报到的当天,为了让贫困户更方便地联系,黄文明办理了当地黄陂镇手机短号。


黄文明在多次走访贫困户钟伟汉家时发现,其一家4口,仅钟伟汉的儿子钟益权1人有劳动能力,户主本人62岁,因慢性继发性肺结核,长期靠药物维持,只能从事简单的轻体力活,其妻也因年岁已高,丧失劳动能力。


走访过程中,黄文明多次鼓励其发展产业,2019年6月他开始学习养兔,引入5对种兔,制作简单的木制兔笼,由于资金问题,起初他没有挡风遮雨的棚子,只能在给兔笼加盖挡雨的木板和挡风的帐篷布。为增强他走向致富道路的信心,黄文明多次鼓励他扩大规模搭棚养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