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出版方会为了少付版税而谎报印量吗?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故事,说某著名作家,在一次活动间隙,场外抽烟的功夫跟编辑聊天,顺口问编辑,“怎么才能知道出版社报的印数是真的还是假的?”

印数对应的是版税结算,连这种称得上是“超一线”的大作家,都对出版社给出的印数犯嘀咕,我想很多作者都会对出版社的印数有疑问。

怎么才能知道出版社没有给自己少报印数,少结版税呢

或者说,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书的准确印数或者销售数呢

也确实有很多出版方,明明书出版几年了,就是不给作者结算版税。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比如合同本身约定不明确、书积压了没卖出去、编辑离职了、财务休假等等。一拖两拖拖到作者都忘了,也就没人提起这事。

那么作为写作者,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书真正印数是多少,知道出版方有没有瞒报印数,少结版税?有以下这些建议给你:

如何估算自己书的印数或者销售数

说到这里,还是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前段时间,写一篇文章,用到近两年一本畅销新书的销售数据,用我的经验估算了一下,离百万册稍有距离,但如果四舍五入,也可以说是百万的畅销书了,恰好认识此书编辑,跟他确认,在我估计范围内,但他还是很严谨的跟我说,不能用百万册畅销书,因为作者会根据这个来收版税。

这是一家比较大的出版机构,他们的严谨风格,给我留下挺深的印象,吹牛不上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么,除了跟编辑搞好关系,让编辑给你查查你的书的准确印数之外,还有啥办法能估算一下自己的新书印数或者销售数量呢?有人说了,编辑不是应该定期给你通报印数么,为什么还要搞好关系呢?因为在很多出版社印数和销售数字都是机密,必须要通过正式的版税报告或者结算版税时候才能够给出。那你平时要想多了解,除了搞好跟编辑的关系,还有啥途径呢?

《长安十二时辰》里,唐朝时就用大案牍术来追踪各种线索,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大数据来估算书的印数及销售数量呢?答案是可以的。

作者都很关注书的销售,最常见的就是经常去浏览当当,京东,天猫页面,对于大多数图书来说,页面上的评论,除了作为读者对书的评论建议,其实也可以用作估算销售数量

业内很多人,会把当当或者京东的评论数,乘以一个系数,来估算这本书的实际销量。天猫和微店因为一般都是实际销量,就不用系数乘了。这个系数具体是几,并不很确定,这个也只能估算到数量级,不能估算准确数,并且我了解到,这个系数有在降低的趋势。

原因在于,一方面系统会给默认好评,也就是之前有很多人买了书是不发评论的,现在电商的系统,如果你自己不提交,系统可能会给你默认一条好评,另一方面,电商对于超级畅销书的影响力在下降。之前图书的销售渠道,就是线下书店,线上电商。现在很多书线上除了电商之外,还有各种社群营销,微店销售,这些都影响电商的数据,可以说是一种数据的测不准原理。

当然这个系数一般是几呢?跟出版机构也有关系,看他们的营销能力,渠道能力,这两方面都比较强的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他们的重点畅销书,系数可能就会大一些,因为这些畅销书在所有的渠道都好卖。这个系数现在一般就是在 3 到 5 之间。越是大的出版机构,越是畅销的书,可以取大值,否则一般取中值或者小值。

还有几个问题,如果是评论数 200 之内的,就不用测算了,一般没什么意义,经常是首印数勉强卖完或者卖不完。您的这个书,是面向特殊群体,有自己的社群的除外。

其次,要了解有没有虚假评论,这个要咨询您的编辑或者营销编辑。确实有出版机构的风格是,重点书先打上 1 万个评论再说,那这部分就不能用系数乘。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书在电商网站上跟其他重点书捆绑在一起,你看不到单本书的评论数量,对于被捆绑在一起的书,评论数量估算这个也不适用。

最后要看是不是独家书,某些渠道喜欢定制一个独家版本的书,跟其他渠道不一样,那这个独家版本其他渠道是没有,这种书不可以用来估算整体的。

这个仅仅是一个估算值,别拿这个数去找编辑要版税,我可不认。

是不是听上去非常非常麻烦?我觉得也是。因为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并不会了解,这个出版机构他们的渠道能力,营销能力怎么样,更不用说后面的几点限制。这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

所以有这功夫您还不如跟编辑搞好关系,直接找编辑咨询。当然,我的建议,还是去找专业一点、口碑好一些的出版机构合作吧。

为什么觉得自己的书很畅销

结版税却很少?

这个要从几个方面来说,首先,觉得很畅销并不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情。

可能你的书出版后,你在朋友圈发了一圈广告,有 100 个人来跟你说,我买了你的书,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书很畅销,也有可能就真的只有这 100 个人买了。

还有个例子,可能不是完全恰当,比如你自己写了一个公号,除了标题党,你认认真真写写内容,你发到朋友圈,然后看看阅读量,大概也就知道了。即使你的公号经常 10 万 ,你挂个电商卖卖东西,转化率能算出来。你的书的畅销程度,也可以以此类比。

除了你自己的努力和拼命吆喝之外,也要关心出版社是否在用力帮你推广宣传了,这时候编辑很重要,但是编辑尤其是新编辑,他们在出版社里的话语权怎么样,你这本书在编辑部里或者在整个出版社里,是一个什么重量层级的作品,你也要大概了解清楚。

甚至还有时候,编辑和出版社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书就是卖不起来,这也是常态。毕竟二八定律在图书这个产品上,也是适用的,畅销书无论在某个出版社还是整体出版行业也就占到 20% 左右。这时候,记得感谢编辑和出版社,而不是指责他们没有帮你宣传。毕竟他们也为你和你的作品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那么为什么某些书真的挺畅销,影响力也挺大,但是结算版税还是达不到你预期呢?你还要关注一点就是有没有盗版书。

最近几年,随着文化和内容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从业者层面,都对盗版零容忍,版权保护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电商渠道的发展以及低价促销,我们也一直以为盗版消失了,其实并没有。在某些低端渠道,仍然能看到盗版的影子,甚至某明星电商渠道,近年来受到出版行业集体抵制,就是因为盗版猖獗,而平台方不作为。

还有就是盗版的电子书,这个也是一个源头,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盗版电子书有卷土重来之势,这个需要作者、编辑与出版方一起配合,打掉盗版源头,及时要求盗版电子书下架。

选对合作方

出版方和编辑是否专业,是很重要的。出版方是否是大的出版机构,曾经出版过哪些书,甚至重点书,看看他们在京东、当当、天猫是否有旗舰店,是否品种足够多,畅销书足够多。

大的出版方,意味着他们有完善的出版系统流程,有良好的营销发行渠道体系,而这样的出版机构,一般都有完善的出版、发行软件系统,任何一本书的出版、入库、出库、加印、退货都是有记录可查的。

选对出版方的还有一层含义是,要选对出版人。传统意义上,出版人一般是指出版社的社长/总编。我这里说的出版人是泛指,更多是指跟你合作的编辑,编辑室主任。对于很多编辑,则要了解 ta 的从业时间,负责过哪些书的出版,是否有成功案例等等。很多优秀的出版人,有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底线,不屑于去做隐瞒作者印数这种事情。

当然,越是大出版社、知名出版社以及大的出版公司和优秀出版人,对于作者作品的要求也会越高,这是肯定的。

正规出版社会不会瞒报印数

我的答案是不会。

虽然对于大多数出版社或者出版机构来说,印数都是绝对机密。

你要知道出版这个流程非常长。对于出版社和大型出版公司来说,印数的签批,不是编辑和编辑部主任就能确定的,还要总编、社长或者 CEO 审批,要出版部配合调纸,印刷,要储运、发行部配合入库和发货,最后还有财务部和税务、审计部门的核查和审核,尤其是这些都有纸质文件或者软件系统记录的。

对大机构来说,畅销书尤其是超级畅销书,基本上就是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摇钱树,印数当然是越多越好,这些作者也都是他们要拼命留下和维护的客户,怎么会瞒报、少结或者不结版税呢?很多都是要砸钱去预付版税的。而出版机构的品牌和信誉是他们能不能拿下重点作者,畅销书作者的指标之一。

有了这些完善的流程,小作者也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些大型出版社和机构会故意欺负你,拖拉或者效率不高可能会有,但是故意隐瞒印数一般不会有。

对于部分小的民营出版公司,会不会瞒报呢?

答案是可能会有,但是我也并没有证据。这方面即使对于业内人士取证也有一定难度。但我倾向于,对于正规的长期运营的出版机构,即使规模不大,一般也不会这么操作,除非那些想赚快钱,赚一票就走的。

重视出版合同

很多作者,尤其是第一次出书的新作者,对出版合同不太重视,或者说是不太明白该重视哪里。

出版授权的期限,如果对方要求无限期授权(也叫一次性买断),就建议你慎重考虑,当然买断的作品,也不涉及印数的问题,因为是一次性付款,对方印多少都跟你无关;要求授权期限 10 年以上的,都要慎重;

合同中除了约定版税率外,一定要求对方定期提供版税报告(也就是印数、销售数、退货数等关键数据),定期结算版税。出版行业中正常的要求,一般是一年结算 2 次;如果对方口头说结算没问题,就别写到合同里了,这种也建议慎重考虑,现在编辑跳槽频率不低,回头编辑换了,你跟出版方可以聊的,就只有手里白纸黑字的出版合同是凭证;甚至编辑没有离职,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合作关系恶化(这种也太常见了),你也就只能凭合同说了。

合同中约定首印数量。尽量把所有的条款都明确细化,并写到合同中,我知道对于原创作者,尤其是还不出名或者出第一本书的原创作者来说,这很难,毕竟出版行业虽然不大,也是一个成熟的工业化体系,并且出版机构一般都有自己成熟的合同模版,相对来说,只要你别提出特别无理的要求,编辑们也都能体谅。

作为作者,还应该怎么做

好的作者,主要的责任是生产出优秀的原创内容,如果一个作者要分心关心自己的版税结款,要整天跟编辑或者出版机构打嘴架,而不是用心去琢磨自己的作品和内容,我觉得您也可能走偏了。

有句话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在国外,作者都会有自己的经纪人,去与出版机构打交道,因为经纪人一般都有长期的出版行业经验,有自己对于作品专业的判断眼光与能力,也能帮助作者去甄别出版机构的情况,帮助作者去谈判,维护作者的利益,与专业的版权机构合作授权衍生版权开发。

国内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经纪人制度,但是已经有相关机构开始在尝试,希望能够为作者的版权开发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最后,给作者们的建议是,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用心打磨你的作品,好的作品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毕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出版之前,也曾遭遇数十家出版社的退稿;

毕竟,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从中篇小说发表,到影视大卖46亿多票房,也用了十九年的时间。



本文作者系北京行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行距文化传媒作为作者经纪人,为作者提供完善的版权开发服务,详情请关注公众号:在下版君。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做書课程,享限时特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